安敏杰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地优化升级,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使得企业信息传输和接收的效率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产业的附加值得到提升。现阶段,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也朝着现代化的趋势发展,使得工业技术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人工劳动成本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其安全性以及市场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本文主要基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1 引言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其不仅能够使得企业信息传输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还能通过智能化技术降低生产建设中安全风险,进而为企业创设一个高效、智能的环境。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实际上也拉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基于生产需求进行优化升级,进而更好地推动工业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2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运用
2.1运用于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24小时的监控系统设置,使得发电厂的运行状态能够实时展露,进而更好地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的方式实现对发电厂的智能化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传统发电厂运营中出现继电器控制系统出现灵敏度降低问题而作出的优化,进而降低由于线路老化以及设备灵敏度问题而导致效益问题。继电器控制系统通过对传统发电厂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同时将控制系统升级为PLC,进而提高发电厂故障监控自动化水平,由此能够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进而提高企业建设生产的整体效益水平。
2.2运用于水泥设备检测
在粉体技术以及实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发展的背景下,将智能检测仪表融入到性能检测中,能够更好地基于水泥厂的表征状态以及生产信息进行自动化控制。在水泥机械检测中主要对压力(p)、料位(L)、流量(F)、温度(T)、成分(A)进行检测,在传统的人工检测中难以实现精准度的提升,同时由于检测的项目内容较为繁杂,其中需要投入的工程量也相对较大。而现阶段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检测仪表将能够通过微电子技术实现远程操控,同时通过调频雷达缆式导波雷达的料位计以及脉冲雷达实现对工业领域性能上的精准检测。
2.3 运用于电网调度
电网调度是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网调度中需要对其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检测实现调度设备管理。电网调度主要对站端以及电厂系统控制中心进行数据的收集和优化,由此将电网运行的实际状况展现出来, 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案建立。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对电网调度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做好相关的应对策略,由此更好地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
3.1 呈现信息集成化特征
时至今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日益得到了实践运用,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对设备的空调设备、电气以及整车系统实现智能检测,其中常用的为电阻测量技术,通过万用表判断导线的工作状态,以此更好地判断内部系统运转情况,同时通过诊断仪中的数据流参数值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加便捷地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在进行操作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降低拆卸步骤,以此更好地避免对设备故障造成二次伤害。例如,在进行设备电流检测的过程中可用模拟传感器与设备的控制电路控制系统进行连接,通过对数据流变化情况的检测,进而判断传感器的异常情况,由此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确保自动化控制体系的流畅性。
3.2 网络架构不完善
现代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网络架构的支撑,而现阶段的电子工程建设由于网络供应商的质量有所差异,进而导致在硬件设施方面难以与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匹配。其次,由于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通过不同构件的组合实现便捷化以及高效性性能的提升,因而在不完善的网络架构下将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
3.3 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企业运的过程中往往将DCS 系统运用于事务的处理中,但现代的DCS 系统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上依然沿用传统的仪表设备,进而导致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在事务的处理上也难以提升整体效率。除此之外,部分生产企业高频率地运用DCS 系统,致使后期维修的时间成本和费用不断增加,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4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4.1 市场产业化
在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也日益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进而推动控制系统实现优化升级。传统的自动化系统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相关研发人员还对其进行功能上的拓展以及研究,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市场交流频率更加频繁。其次,企业生产还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外包模式上的拓展,基于部分闲置的机械设备进行经济效益的发掘,使得企业的市场自主选择性得到增强。在未来发展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给未来电动化设备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就需要专业、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4.2 模块化和逻辑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运用程度,在未来的系统优化中将呈现更加明显的模块化建设以及逻辑性,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未来,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实行模块化设置是具有一定的工程量的,因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将需要对配件以及接口实现有效连接,由此实现功能上的优化升级,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性得到增强。在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它更新换代的次数很多,目前在国内,相关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这将对后续的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基于不同环境下的工业模块建设将产生积极地效益,使得其中的模块化体系得以实现。
4.3 安全化
机械设备主要运用于大型的工业生产建设,由此在交叉作业的过程中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到机械设备操作中,将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投入,进而使其操作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提升。在未来的研究运用中,将出现更多不同领域学科的融合,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模拟人脑进行生产建设,使得机械替代员工成为可能,实现完全智能化生产链的构建,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奠定良好基础。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拉动的背景下,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将能够更好地缓解生产制造与人力资源成本之间的矛盾,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现阶段,我国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运用上已经呈现了智能化、高效化以及现代化的特征,在未来系统优化设计将朝着安全化、市场化以及模块化的趋势发展,进而为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质彬. 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J]. 电子制作,2017(02):187-188.
[2]贾庭.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及其发展[J]. 智库时代,2018(49):146+154.
[3]贾俊轩.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及发展趋向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0):121+179.
[4]吕颖利. 简析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J]. 南方农机,2019,50(2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