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付世泰
[导读]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之也带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付世泰
        身份证号:37078419900314****
        潍坊云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之也带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础部分就是地基基础工程,该部分工程质量对整个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有直接性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前言: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建筑领域的发展更为迅速,而社会的发展也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更严格标准。基于此,在实际施工中只有科学根据工程实际选择相应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挖孔桩施工技术
        在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部分的工程施工中,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其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其具有操作性强、承载力强的应用优势,另外施工时间相对比较多,需要的成本支出也非常低[1]。从本质上来讲,挖孔桩施工技术就是通过挖孔的方式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前,首先要做的是对地表进行平整处理,然后根据工程设计方案中相关要求来确定挖孔处位置,从根本上避免挖孔位置偏差过大,为有效避免偏差过大,施工人员一般以十字交叉的方式来确定挖孔处,同时还要明确桩径参数信息,以此更好的保证地基工程质量,确保之后的施工作业有序进行。
(二)抛石挤淤施工技术
        所谓抛石挤淤,就是在进行地基基础部分施工过程中,将石头抛向下方土体内,对于所抛掷的石头直径参数应根据当前工程要求来确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确保石头本身使用性能,例如石头硬度、抗风化性能等。严格控制施工中用到的石头,其根本在于防止后期应用期间石头发生风化演变成土壤,无法保证淤泥排出效果,甚至逐步成为淤泥土壤中一部分组成[2]。基于以上,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石头抛掷所处方向应根据土层坡朝向为基础,对频率域重量进行有效控制,若土层比较低时,可采取两侧抛掷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很好的控制土质摩擦问题,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淤泥排除成效。除以上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防止后期施工出现淤泥回流情况,还应在地基所处区域周边进行隔膜设置,避免因淤泥回流问题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三)强夯实施工技术
        在正式开展强夯实施工作业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基基础进行预压处理,安排专业施工人员借助推土机对平整地基开展预压施工,然后根据相关施工要求以及试验结果等来开展夯实位置以及测量作业。若地基中存在含水量比较大情况下,通常情况下采取砂石对地基进行填充处理,在处理时使用砂石、粗砂等材料对进行地基垫层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地基陷落等情况,确保相关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下;然后再对其开展排水处理。除以上之外,还需要重视对空隙水压的处理作业,通过对其开展强夯处理后进一步强化整个地基承载能力。
(四)静压力桩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也随之有了创新发展,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该技术就是借助配重装置以及静压力桩设备将桩基打入地基中[3]。

从整体上来看,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应用优势:其一,应用静压力桩施工技术时需要用到的混凝土材料比较少,同时也不会在施工期间产生噪音问题;其二,在操作上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简单得多,对施工人员专业方面的能力要求也不高,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从整体上来看,运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对保证地基稳定性、安全性有积极性意义。但其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开展该技术应明确土层排列以及桩基数量两方面参数内容,以此从根本上保证最终工程施工成效。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一)强化勘查作业准确度
        在正式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作业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工程所处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勘查作业,明确施工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信息等,并出具相应的勘查报告。除以上之外,要想有效防止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施工所处区域当前地形信息、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行相应勘查,全面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二)科学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在正式开展房建工程地基基础部分的施工作业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分析当前建筑结构基本应用需求,以此为基础来保证整个工程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地基基础施工作业期间不会出现破裂情况。基于以上,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前,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勘测报告中关于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详细分析,并计算当前地基基本压力值,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应多次、全方位进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最终结算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保证地基承重能力在相关要求范围内。在实际施工期间,若发生建筑沉降、倾斜等情况下,应立即停止作业,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根据工程现状采取相应解决策略,尽最大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三)合理进行地基基础类型选择
        从根本上来讲,建筑物负荷力都是从基础向地基进行传递,而地基基础主要有独立和筏形两种。在进行地基基础类型选择时应根据当前工程实际进行选择,相比较之下,前者独立基础所需成本支出相对比较低,但其在承载方面的能力稍弱于后者筏形基础,若施工中地基比较差且建筑比较高情况下,最好选择筏形基础,虽然筏形要比独立基础成本支出要高很多,但在施工效果上更占据优势。基于以上,在进行基础结构选择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从根本上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除以上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房建施工为软土地基情况下,承载能力相对比较弱,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必要加固处理,以此确保基础结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监管力度
        因地基基础施工本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征,因此完成基料填埋、混凝土浇灌作业后,相关质检人员很难通过基床土质特征、钢筋搭接质量等开展直观检测。基于以上,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根据相关标准对施工中各项行为进行监督,并将此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才能进出场地,对施工中存在的不规范施工行为,监督人员应对此提出警告,要求其严格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以此避免最终施工质量与理想施工质量偏差过大而影响整个工程施工。除以上之外,监督人员还要对已完成工程量进行质检,若存在不合格之处,严令拆除重新处理,并确定施工责任,以此避免今后施工出现同类情况。
        总结:综上所述,从房屋建筑工程的角度来讲,要想切实保证最终工程施工质量,其基础就在于地基基础工程,因此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结合当前工程实际选择相应的地基基础施工基础,充分发挥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作用,同时加大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力度,以此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卓景波.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 建筑与装饰, 2020, 000(005):P.139-139,143.
[2]吴鹏飞.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 建筑与装饰, 2020, 000(007):P.124-124.
[3]刘东亚.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 中国房地产业, 2020, 000(003):P.16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