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7期   作者:贺东东
[导读] 在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劲头迅猛,作为其重要分支的计算机技术,也是
        贺东东
        临汾市气象局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劲头迅猛,作为其重要分支的计算机技术,也是在飞速发展。现在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而网络安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其常常存在于各大网络技术中。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气象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入运用信息技术,让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安全可靠也是使得气象信息工作变得稳定和和安全的重要基础,不仅仅能够提升气象信息工作的效率,也能够促进整个气象行业的不断迈进,让气象工作更好更快的实现信息网络化。
        关键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技术分析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也在高速发展。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样的,在信息化时代,气象局的各项工作也逐渐开始信息化,保证网络安全对于保证气象业务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十分重要,也能有效提升气象业务工作效率,促进气象业务不断发展,从而更快地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
1网络现状
气象部门设备繁多、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大业务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公文邮件系统、气象数据库系统、地方气象资料引接系统、各类自动观测及探测系统CAMCAST系统、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等。而气象网络结构在前期建设的时候,由于各个系统的建设独立进行,没有做合理的全局规划,网络结构设计采用二层结构,各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各个用户终端直接相连到相应的交换机,且在交换机上并没有进行严格的VLAN划分,导致各个终端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存在部分网络与其他网络在没有有效安全隔离的情况下直接相连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气象业务工作的安全运行。
2影响网络安全的常见因素
        2.1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计算机应用中,安全问题是越来越突出,由于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难度。另外在计算机使用中,用户通常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系统保护,但是由于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升级病毒库,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2.2病毒入侵
        在当前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当中,造成网络安全问题最常见的因素就是病毒入侵。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病毒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网络病毒等,一旦气象信息系统被病毒入侵,就可能造成气象信息和资源的损失,同时危及信息安全,因此气象部门还需要更加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在气象信息网络当中,引入更多网络安全设备,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从而更好地保证信息安全。
        2.3安全监管不足
        在气象信息网络管理中,由于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一些工作人员不按规定来使用网络资源,结果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如果这些安全隐患扩大化,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对气象信息网络的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在日常网络管理和维护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系统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查,没有对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了恶意软件攻击,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造成了很大安全隐患。
        2.4网络结构隐患
近几年随着各类气象自筹科技项目的新开发,一个项目的开发往往需要来自不同局域网内的气象资料,如气象台短临天气预报预警系统项目中,系统需要采集气象局各类数值模式预报资料、雷达观测资料
        、观测场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

而这些数据分别来自不同的局域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观测场数据通过串口方式接入系统,区域自动站数据则通过移动运营商4G信号无线传输,而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和雷达观测资料接入则在内部局域网中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直接从相应的系统通过路由器、交换机引入。这导致不同局域网的交叉,给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某个系统被病毒入侵,则整个网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另外,气象部门内部局域网很多服务器都习惯采用网络共享文件夹的方式来访问,一旦服务器上感染病毒,则会导致病毒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扩散,这会威胁到气象信息资料的安全,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气象信息网络瘫痪。
3关于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一些策略
        3.2做好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风险评估
        在气象信息网络管理中,做好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性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对气象信息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中,需要做好各类业务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一是要接受风险,如果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影响比较小,可以选择接受风险。二是需要降低风险发生机率,对各种风险进行合理分析,然后根据本单位设备、网络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机率,保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3引进先进的网络控制技术
气象网络安全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每天要检查大量的信息网络设备,面对海量的气象信息,而且气象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数据也是非常多的,在对这些工作环节进行信息化处理之后,要更加重视他的网络安全问题。所以为了使得气象信息网络更加安全可靠,就可以引进一些网络流量的控制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气象信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各种数据的正常传输、存储。在多数情况下,当信息网络设备和气象数据没有被病毒入侵的时候,他们可以进行正常工作,并且能够很好地与局域网内部系统进行交互和匹配,如果遭受到任何一种病毒的入侵,那么对整个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将流量数据控制系统引进来之后,气象信息技术保障部门就可以时刻对设备、信息流量来进行更好监控和管理,如果出现任何的问题,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然后迅速地按照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3.1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在日常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不断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以此来保证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促进气象行业的发展。
        3.4采用先进的入侵检测技术
        对于一些病毒的入侵,也是影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方面中的之一。所以气象部门要时时刻刻加强对病毒入侵的检查。这时就可以引进一些病毒入侵的检测技术来更好地对网络信息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来进行检测,并且也能对气象工作信息中的各个数据和文件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测,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病毒入侵的现象,从而进行及时的检查,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害发生。
结束语
在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工作中,保证各项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定期对各类设备和资料数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隐患进行及时的检查,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更好的将网络安全工作落实,保障整个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江彩英,郭晓佳,谢丹,林凯特.深化市、县级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治理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2):131-134.
[2]李鹿,陈炜光.浅谈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及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9):34.
[3]曹龙全.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及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2):29-30.
[4]彭志强.浅谈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及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8):127.
[5]郭凯忠,张俊红.浅谈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及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20(0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