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61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铁交通系统的快速建设,增加了地铁车辆运行的负担,引发严重的车辆故障,制约地铁交通系统的发展。文章针对影响地铁车辆维修的因素及对策作了分析,以供广大同仁研究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辆维修;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分,因其运行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不仅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提高对地铁车辆有效运行的重视,分析存在的各类故障,确定其发生原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及时消除存在的运行隐患,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1.地铁车辆维修的基本模式
1.1目前,国内外各地铁的车辆维修模式不尽相同,但大致一致。
1.2日检。日检主要是指从外部检查车辆车体、控制装置、各种电气装置、转向架、空气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铰接装置、车门、车体、车灯、蓄电池箱等关系到正常行车安全的部件,并处理司机报修和危及行车安全的各种故障,保证次日列车的正常运营。日检工作一般安排在地铁运营结束后车辆入库后在列检库进行,每日一次,不计检修停时。
1.3月检。月检主要是指对车辆主要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和保养,对接近使用寿命的部件进行更换,对牵引电机、控制装置、铰接装置、各种电气装置、空气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车门、车体、车灯、照明、蓄电池箱等部件进行清洁和必要的试验检查等,并对危及行车安全的各种故障进行全面修理。月检工作一般安排在运营时间在月检库进行,每运行 1 月或者 1 万公里进行 1 次,以先到者为准,检修停时 1 天左右。
1.4定修。定修,又称小修,主要是指对车辆局部解列、更换和检修不良技术状态的零部件,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对电机、齿轮箱和轴箱等清洗换油,对计量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查维修,并对地铁车辆的整体技术状态进行检测和调整等,完成静调和试车,达到定修标准。定修工作一般安排在运营时间在定修库进行,每运行 1 年或者 10 万公里进行 1 次,以先到者为准,检修停时 10 天左右。
1.5架修。架修,又称中修,主要是指对车辆整体解列,对转向架部件分解、清洗、检查、修理,对整车电气线路整理检测, 对轮对、电机、齿轮箱和轴箱等进行清洗检查,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试验,对车辆外表补漆,对内装进行修补,并恢复车辆整体主要性能等,完成静调和试车,达到架修标准。架修工作一般安排在运营时间在架修库或厂家进行,每运行 5 年或者 50 万公里进行 1 次,以先到者为准,检修停时 35 天左右。
1.6厂修。厂修,又称大修,主要是指对车辆整体解列,对车体和转向架整形和探伤检测,对整车电气线路重新铺设,对轮对、电机、齿轮箱和轴箱等进行分解修理,对制动系统进行分解检修试验,对车辆外表喷漆,对内装进行更新,并完成局部技术改造, 恢复车辆基本性能,达到或接近新造车的水平,完成静调和试车, 达到定修标准等。架修工作一般安排在运营时间在大修库或厂家进行,每运行 10 年或者 100 万公里进行 1 次,以先到者为准,检修停时 60 天左右。
1.7在线临修。在线临修是指当正线列车出现不会对地铁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的小故障时,直接在运营线路上解决故障,恢复车辆性能,不计检修停时。
1.8场内临修。场内临修是指在列检库发现地铁车辆故障隐患或者正线列车出现较大故障不能在线临修必须回段厂进行维修, 检修停时依据故障性质而定。
2影响车辆维修模式的因素
2.1人力因素。在生产管理过程中 [2],人力资源的问题是最大的难点,同时也是管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使得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使维修工作的完成得到有效的保障。
2.2经济因素。
企业的维修资源配置以企业的财务实力为基础,在对城市地铁车辆进行维修资源配置时,企业的财务实力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对车辆维修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就会选择比较便宜的维修方式,既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又达到了地铁车辆维修,保障安全运营的目的。
2.3环境因素。维修工作当中的软、硬环境是维修环境当中的两点。软环境就是指一种把维修文化作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环境, 比如说维修方法和政策、维修的理念、维修文化等等; 硬环境就是指在维修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境,比如说工作车间环境、空气环境等等。
3地铁车辆故障的诊断
目前,在地铁车辆故障的诊断中,FMEA 诊断方法的效益较高,其在地铁车辆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可分为 3 个部分:①确定故障诊断的目标。地铁车辆故障具有复杂、零散的特点,维修人员较难在短时间内直接判断故障。因此,需要在故障诊断时明确故障目标,同时,了解故障的影响程度,这有助于制订故障维修方案。②诊断故障类型。FMEA 系统内有专业的诊断框架,维修人员利用 FMEA 系统可判断故障类型。③分析故障危害。不同车辆故障的危害程度不同,FMAE 诊断出故障类型后,需要分析故障的危害级别,以便于维修人员规划维修时间,主动保护地铁车辆系统,提高地铁车辆维修的水平。
4地铁车辆故障的维修技术
4.1在对地铁车辆故障诊断和分析后,要对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以方便地铁的继续运行,减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技术就是目前一些对地铁车辆故障进行处理的有效的先进的技术手段。一般可以分为维修模式、维修方案、维修技术、以及最后的效益评估四个方面。
4.2地铁车辆故障的维修模式。地铁车辆故障的维修模式主要是针对一座城市对管辖内所有地铁维修的目标维修说法,便于地铁管理、维修部门对地铁的监管。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是全效修维修模式,其主要是指在地铁年度对地铁的检修任务不按照原有的计划集中进行,而是拆分为数个单独的检修模块。这样的维修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高峰期地铁车辆不够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合理配置资源,使得整个维修工作更加全面、高效。
5地铁车辆故障的维修方案。在地铁车辆故障正式维修之前,首先,要根据对故障的分析设计一套合理、高效且低成本的可靠地维修方案。一套可行的维修方案将对降低地铁车辆故障发生频率,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地铁车辆故障的维修技术。无论对故障分析的如何具体, 其主要目的都是要通过维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因此维修技术才是整个环节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在故障确定后,主要可以通过 5 个步骤来对故障进行维修。第一,结合对地铁车辆故障的分析,明确维修的目的以及维修技术的要求;第二,合理拆分维修单元,分配维修任务,降低整体维修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第三, 维修人员根据地铁车辆故障信息,合理分配人员并确定维修故障类型,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维修;第四,结合故障级别,采用数字模型模拟分析,确认有效的维修方式;第五,利用全效修维修模式,合理安排维修周期及资源。
7维修技术的效益评估。维修技术的效益评估主要工作包括对维修方案的评估、对维修技术的评估、对故障发生频率以及维修成本的综合评估等,同时需要根据维修人员对地铁车辆的故障维修记录,优化设计维修方案,方便总结改进同类故障的维修技术,更好、更高效的进行地铁车辆的维修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地铁作为城市重要轨道交通,且因为其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其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点。因此需要对地铁车辆运行故障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原因,并选择合理的故障诊断技术,制定高效的检修方案,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故障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陈帅. 地铁车辆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探讨[J]. 科技与创新, 2018,11.
唐金鹤. 地铁车辆牵引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和系统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3.
林华荣. 地铁车辆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探讨的分析[J]. 工程技术,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