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菌芝多糖的抑菌活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高建 张萌 任习泉 郭晨晨 许海燕
[导读] 目的 研究桦菌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菌芝多糖对
        高建 张萌 任习泉 郭晨晨 许海燕*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医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目的 研究桦菌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菌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桦菌芝多糖抑菌能力对四种受试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最低浓度为2.5 mg/mL;当浓度达到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桦菌芝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关键词:桦菌芝;多糖;抑菌活性
        桦菌芝(Phropolyporus fomentarius),又名木蹄、木蹄层孔菌,真菌多孔菌科,褐层孔属植物木蹄的菌体[1]。在中医药领域,因其具有消积,抗癌的功效,被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小儿食积、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2];通过查阅文献可知[3],桦菌芝中的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多糖、三萜类、酚类、蒽醌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等。在其化学成分中,人们对对多糖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方面,对其抗菌作用鲜少研究。
        本文对桦菌芝多糖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为桦菌芝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补充了资料,也为其多糖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试药与试剂
        桦菌芝购自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经陕西中医药大学杨新杰副教授鉴定为多孔菌科桦菌芝的菌体。
        供试菌种:大肠杆菌(CMCC(B)44102)、金黄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杆菌(CMCC(B)63501)、四联球菌(CMCC(B)72743),均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青霉素钠(A090702511),购自河北新张药股份有限公司。
1.2仪器
        FZ102型植物粉碎机; FA1004B型电子天平;80-1型电动离心机;DZKW-S-6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KO5200DE型超声波清洗器;恒温培养箱。
2实验方法
2.1桦菌芝多糖的制备
        称取预处理后的桦菌芝药材粉末20 g,按照课题组之前所做实验响应面法优化华菌芝多糖的超声辅助工艺条件[4],料液比为1:25加蒸馏水,超声20min,超声温度60℃。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200 mL,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向其中加无水乙醇进行醇沉,使其含醇量达到50%,置于冰箱中4 ℃低温避光保存48 h,醇沉液离心20 min,转速5000 r·min-1,弃去上清液,利用蒸发皿蒸发沉淀中剩余溶剂,即为桦菌芝多糖。
2.2抑菌活性测定
2.2.1菌种的活化
        平板划线培养,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四联球菌,枯草杆菌四种菌种,在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7 ℃,倒置培养24 h,连续2~3次。
2.2.2供试品、对照品的制备[5]
        精密称取适量桦菌芝多糖溶于无菌水使其浓度达到10.0 mg/mL,用于抑菌活性测定;另取适量桦菌芝多糖加无菌水配制10.0 mg/mL的多糖样品溶液作为母液,采用连续稀释法,配制成5组不同浓度桦菌芝多糖提取物溶液,用于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称取10mg注射用青霉素钠干粉溶于100m L氯化钠注射液中,得到浓度为10mg/m L注射用青霉素钠溶液为阳性对照。
2.2.3抑菌活性的测定[6]
        采用滤纸片法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可反应桦菌芝多糖是否具有抑菌性。用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作为空白对照,青霉素钠为阳性药物对照。
2.2.4最低抑菌浓度测定(MIC)
        取 10.0 m 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00.0μL菌悬液(105~106CFU/m L)和2.0mL已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桦菌芝多糖溶液加入到已灭菌的锥形瓶中,37℃下振荡培养24h后于51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吸光度为0的培养基中加入的提取物溶液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3桦菌芝多糖的抑菌能力
3.1桦菌芝多糖对细菌的抑制效果
        经对桦菌芝多糖抑菌效果研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四种菌均具有良好抑制作用,且对前三种细菌抑制作用较为明显,突出表现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抑制直径接近阳性对照,抑菌直径达到12.24 mm。虽对四联球菌抑制较弱,但可证明桦菌芝多糖具有抑菌效果。
3.2桦菌芝多糖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通过表2可以看出,桦菌芝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5 mg/mL,对枯草杆菌的MIC为2.5mg/mL,对四联球菌的MIC为5.0mg/mL,说明桦菌芝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四联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弱。从表中也可看出,随着浓度的增大,桦菌芝多糖的抑菌活性也随之增强。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桦菌芝多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利用滤纸片法,以青霉素钠作为阳性对照,对桦菌芝多糖进行体外抑菌能力测试,并测定出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桦菌芝多糖抑菌能力对四种受试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2.5 mg/mL时具有抑菌作用;当浓度达到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桦菌芝多糖提取物在体外抑菌性实验中均显示出良好抑菌活性。本研究可为桦菌芝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艳华.桦菌芝抗肿瘤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孟祥云,汪永锋,杨丽霞,等.中药多糖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8):3504-3509.
[3]周欣,付志飞,谢燕,等.中药多糖对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9,41 (3):145.
[4]张彦洁,章丽雅,吴菁,等.糖生物学与免疫调控的病生理意义及进展[J].生命科学,2013,25(1):24.
[5]尹显楼,詹济华,谭洋,等.铁苋菜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9,35(06):172-176.
[6]金黎明,陈苛蒙,包艳春,等.核桃楸皮多糖的抗氧化及抗菌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18,43(10):247-250.
        基金项目: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1913123023)
        作者简介:高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药学2018级,E-mail:?1509213657@qq.com;
        通讯作者简介:许海燕(1977—),女,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副教授,硕士。E-mail:xpzwd@126.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