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工程,对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中,也不可忽视其中潜藏的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在节水灌溉项目上存在不足,这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在节水灌溉效益上降低,也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因此还需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现存的问题展开探讨,以高效节水灌溉为目的,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有效措施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常年面临着水资源供应不足、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全面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看到农田灌溉方面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现有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结合实际适当优化,从而提高技术运用效果,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高重视的当下,对于农业产业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提出优惠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这对于提高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的便捷性,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控农田用水,改善农田水分状况。节水灌溉项目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以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灌溉的高产高效。
3 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1 喷灌
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都需要相应的水资源输送渠道作为支撑,因此,在喷灌渠道运用节水技术十分有必要,也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重点。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喷灌渠道主要由石块和防渗材料等砌筑而成,并且使用混凝土进行表面的平整。在此结构中,防渗材料起到了良好的水资源防渗作用,可以控制70%~80%的水资源下渗量。为此,农田水利工程在建造喷灌渠道的时候,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渠道走向,既要保证喷灌面积,又要保证渠道总长度尽可能地小,同时还要使用U型渠道,通过长度以及截面积的有效设计和控制,有效减小喷灌渠道水断面,减少水资源与空气的接触,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量。喷灌渠道防渗技术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控制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下渗的问题,弥补相应的水资源损失,从而确保农田灌溉区域内的水资源充足,保证灌溉的有效性。
3.2 微灌
微灌即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全面积湿润的灌溉相比,微灌只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因此又叫局部灌溉。按灌水时水流出流方式的不同,微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出流、涌泉灌等,其中滴灌应用最为广泛。滴灌就是利用直径10mm左右的小塑料管将水送至作物根部附近的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具有精细化特点,并且可以和施肥结合在一起,是干旱地区最为有效的灌溉方式,它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灌溉效率,也能够最大化地节约水资源,实现增产与节水的双重目标。
3.3 滴灌
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而言,可用水源常常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所以在农田灌溉中,可引进滴灌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借助于管道系统和毛管上安装的灌水器,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缓慢均匀地滴入到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这样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也更加有利于用水量的节约(滴灌比喷灌节水33%,比畦灌节水81.60%)。
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具体应用中,可按照实际需求,通过固定式灌溉法和移动式灌溉法来进行灌溉。通常情况下,农作物更加倾向于自动灌溉,以此来保障农作物需要水分时得到及时灌溉,这样不仅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也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用水量。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很容易出现管道堵塞情况,所以在具体应用时,需先将水中杂质清除,做好管道的疏通,再开始滴灌,以此来保障灌溉质量。
3.4 智能化渠道灌溉技术
在当今农业生产技术和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农田灌溉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全渠道灌溉控制系统在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都得到了科学利用。这种灌溉方式主要是将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作为依托,可在目标范围之内自动进行农田灌溉,在满足农田用水需求的基础上,让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在进行水资源的运输过程中,智能化渠道的应用也可以让水资源浪费情况得到大幅度降低,以此来实现农田的高效节能灌溉效果。因此,在近年来的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能灌溉中,智能化渠道灌溉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能灌溉中发挥出了充分的作用。
4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4.1 合理配置水资源
农田灌溉中利用的水资源占据较大份额,为了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水资源利用上应不断提高利用率,这还需要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项目的优化发展,通过节水灌溉项目设计中合理配置水资源。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规划设计中,需要做好区域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从而对区域用水情况进行了解,科学设计与调配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水资源分配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如对水资源总量进行科学测算,控制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对区域用水进行配额设计,起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使得农田灌溉用水量得到明确规定与规划,在高效管理与水资源合理配置中,提高节水灌溉项目水平,促进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2 强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也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有专门的人对技术的运用、灌溉渠道、管道的通畅情况等进行实时的管理,以此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运用,确保农田灌溉的有效性。为此,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要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对日常灌溉技术的运用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要保证技术运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技术运用的持续性,以此才能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科学性,保证灌溉效果。
5 结束语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增大,工程分布逐渐广泛,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不断凸显,其中作为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节水灌溉项目更是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节水灌溉项目应以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节水率与水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在农田灌溉用水上做到科学设计,根据农田水分状况、农产品灌溉用水需求、农田种植密度形成节水灌溉设计,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增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165.
[2] 梁小霞.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39.
[3] 孙万海.探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88.
[4] 蒯忠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41-43.
[5] 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