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 朱英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朱英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
        淮北兴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软土地基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在施工中为了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分析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价值与意义,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软土地基的勘探分析,采取合适的工艺方式,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质量控制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探;处理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中重要推动力量,维护着我国农业灌溉、防汛排洪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就更显重要。水利施工本身环节多、工期长,质量管控难度很高,又容易受施工场地地质水文等情况的影响,比如软土地基的处理,就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直接的关联,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合理,自然容易造成整个结构的变形,所以更需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加强质量管控,降低安全问题发生几率[1]。
        1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类型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的选择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现阶段主要应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如下。
        1.1砂石与砂换填垫层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要根据要求对厚度3cm的软土地基处理,综合砂石以及换填垫层技术进行处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要根据地基表层的软土层的处理,通过稳定性与强度较高的材料做好填层的敷设处理。在应用软土地基的换填层材料中,主要应用卵石、砂石等材料,这些换填材料进行垫层的敷设处理,容易碾实处理,其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压缩性,可以有效地增强地基的强度。通过换填垫层以及砂石技术可以降低地基沉降度,达到增强地基承重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进行膨胀土的预防处理,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冻伤等问题,在处理中效果显著。换填施工中要根据要求做好地基的夯实处理,在地基上形成一个较好的持力层,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提升整体抗变性、稳定性的目的。在填换中如果出现了空隙性的问题,要应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排水处理,保障软土地基可以在短时间凝结,避免出现软土地基冻胀等隐患问题。施工之后要根据要求进行夯实,在换填施工之前要做好杂质的处理,排除在坑中存在的积水、浮土等杂质。在进行填料的处理中,要将其均匀的搅拌处理,保障整体的平整性。进行换填土的处理中,要根据要求进行处理,保障积水全部排除。做好浮土的清理处理,充分的搅拌填充材料,根据积水要求铺平。
        1.2化学固结法施工
        化学固结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合理的加固处理。在施工中配合应用各种新型的材料,可以提升应用的质量以及效果。在实践中,主要应用的方式主要有高压喷浆法、深层搅拌法以及灌浆法等方式进行处理。其中灌浆法主要就是通过电化学、液压以及气压的原理进行处理,通过在裂缝以及控制中注入固化的浆液,达到改善软土地基物理性质的目的。深层搅拌法在施工中,利用固化剂进行搅拌,在搅拌均匀之后在软土地基中应用实现固化处理,进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固化剂主要就是石灰、水泥,在施工中做好材料的选择以及处理,增强黏土的结合固化能力,达到增强整体承载力的目的。但是此种方式在应用中施工成本较高,要根据实际的状况合理的选择[2]。
        1.3强夯法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强夯法可以将饱和度低的地基进行加固。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应先以高能量夯击2~3遍,最后再用低能量夯击1遍。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引进了强夯法,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强夯法不仅具备使用机械设备简单的优点,而且还能快速有效地推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进度。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要根据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其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要根据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有效地避免各种安全隐患问题[3]。
        2.1设计方案
        在施工中要根据地基结构特征合理地进行设计分析,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在施工结束之后要做好验收管理,做好细节的管控以及质量监督,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要及时返工,进而充分的增强水利工程质量。(1)分析软土地基承载负荷力。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中,施工人员要对土体结构的参数进行分析,了解水平剪切力、土体结构承载负荷力、土壤热化效应指标等各项参数,通过分析了解其具体的状况,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处理方案。(2)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要重视软土地基处理能力,根据要求进行地基的试验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分析地质结构条件、地下水文状况等多种因素。通过对各项资料的分析,选择符合工程需求的施工方案,不断地完善工作,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4]。
        2.2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中,要严格地执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1)做好前期准备。在项目施工之前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结构特征、综合水利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方案、技术措施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审核。在实践中要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根据要求进行原材料、半成品以及设备等各方资源的整合管理,根据施工项目要求做好准备,严格落实各项施工内容。通过做好前期准备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施工隐患问题,进而充分的保障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要避免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主要就是因为在施工中气候是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关键内容。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分析天气变化状况,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分析。(2)严格控制施工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隐患问题。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及文件进行项目的各项内容管理。做好项目的立项、开工以及竣工验收管理。在施工中要严格设计审批的制度要求,根据项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要求,基于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进行完善的质量评定管理,工程为通过验收禁止进入到后续的施工。
        2.3完善施工验收与监督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严格遵守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以及建设监理的制度。在实践中要做好工程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明确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根据要求进行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控制以及管理;做好资格审查以及管理,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资源的配置以及管理[5]。
        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必然要作为重点施工环节,对于水利工程整体稳定、功能发挥以及长久运行都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详细分析三种处理技术,对于常见软土地基处理而言基本可以满足需要,此外还有如高压喷射注浆法、排水法等处理技术,也能发挥良好的加固作用,至于具体选择何种技术,更应结合实际施工状况考虑,并不断提高设计方案,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完善施工验收与监督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吴建良,朱方荣,吴振华.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218+220.
        [2]吴淞,辜禹峰,刘毓川.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20,39(01):41-43+47.
        [3]江锋.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管理微探[J].建材与装饰,2018(48):285-286.
        [4]姜福东.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及质量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4):3-4.
        [5]童健.水利水电中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