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王新纲
[导读] 目的 针对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
        王新纲
        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 鹤岗市 154100

        【摘要】:目的 针对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及5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诊断,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共54处病灶,MRI误诊4处,特异度为88.0%;7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78例,MRI诊断恶性为76处,敏感度97.1%。时间—信号强度虚线呈现流出型,血管影增多,ADC图呈现低信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病灶数目以及边界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乳腺癌诊断;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valu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50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of breast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Mri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54 lesions in 50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cancer. MRI misdiagnosed 4 lesions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8.0%.Among the 7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78 were lesions, 76 were diagnosed as malignant by MRI,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97.1%.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dashed line showed outflow type, increased vascular shadows, and ADC diagram showed low signal, and 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Conclusion MRI has high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especially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number of lesions and boundary.
        【 Key words 】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Clinical application of


        目前,乳腺癌在成年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有主要地位,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以及身心健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绝经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尤其较高。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危害性较大,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疾病诊断技术,对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诊断率。基于此,为探讨研究核磁共振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MRI)对病情进行检查,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及5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诊断。70例乳腺癌及5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4岁,平均(48.5±2.5)岁。患者均出现乳房肿块以及疼痛不适等症状。
1.2检测方法
        采用3.0T超高场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患者俯卧线圈正中,双乳自然下垂与线圈空洞内,使胸部紧贴线圈,保持不运动状态减少伪影。首先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后分别使用FSE序列进行横断面和矢状面平扫;之后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利用三个b值,分别进行0,400,800扫描,得出DWI图像并同时生成ADG图;最后采用抑脂T1EI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以P<0.05表示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50例乳腺癌良心病变患者共54处病灶,MRI误诊4处,特异度为88.0%;7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78例,MRI诊断恶性为76处,敏感度97.1%。
2.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病灶的形态学表现
        与良性病灶相比,x2检验显示恶性病灶边界模糊,病灶内部淋巴结多成肿大状,内部信号强化不均匀。时间—信号强度虚线呈现流出型,血管影增多,ADC图呈现低信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雌激素的变化是致使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外部因素,此外基因突变、遗传因素、外界刺激以及饮食均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则表现出乳头溢出、区域淋巴结肿大、疼痛、肿块以及乳房皮肤改变等。在乳腺癌早期如及时发现治疗,患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效果。中医采用四型辨证治疗乳腺癌,分为肝气郁结型、冲任失调型、毒热蕴结型、气血亏虚型、分型辩证治疗治疗效果更突出。
        目前,常规检查对多发性小病灶以及致密型乳腺等的发现存在极大的限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时一项从人体中通过核磁共振现象获得电磁信号,之后重建人体信息的显像技术。铸件厂恒伟乳腺影像学检查中的主要手段。MRI可以提供较医学影像学中其他成像技术较高的信息量,且具有很高的优越性。病灶的直观、准确定位可以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完成,同时能够显示伴有局部或远处侵犯病灶;人体无需受电离辐射损伤;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可以形成多种图像类型以及多序列成像,可以为确诊病变信息提供较多丰富影响资料。
        本探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50例乳腺癌良心病变患者共54处病灶,MRI误诊4处,特异度为88.0%;7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78例,MRI诊断恶性为76处,敏感度97.1%。时间—信号强度虚线呈现流出型,血管影增多,ADC图呈现低信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病灶数目以及边界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娜,阳青松,陆建平.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2(9):193-198.
[2]邱毅.探究X线钼靶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J].2019,18(6):23-24.
[3]欧国军,张旭.核磁共振结合彩超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准确率[J]. 中国社区医师,2018,24(3):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