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运华
身份证号:23018219781011****
摘要:现阶段,对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主,高性能混凝土自身有着非常好的耐久性,进一步保证道桥强度,还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为施工单位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章对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道桥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道桥修建完善了交通网,提高了产品流通速度,使得各地互通有无,促进了地区经济进步。道桥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支持,施工技术不到位将会降低道桥的使用周期,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为此结合实践经验,着重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推动道桥质量提升,获得更好的效益。
1混凝土结构概述
在现代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比较常见。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砂石、水为主要材料,同时还有其他辅助材料,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性能更加完善。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有其自身特点:第一,混凝土结构可塑性很强。只需要利用模板就可以塑造出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第二,混凝土结构非常坚固,在经过多次振捣和夯实后,就可以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固,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与抗爆性能。第三,混凝土所需材料非常常见,更容易被采购,而且在运输时比较方便。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多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加水混合而成的,故这种混合的比例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区分的。一般的混凝土用于道桥工程时,都要先经历一段时间的测试,这种测试是为保证工程的抗压性和稳定性的。所以说,混凝土前期的测试阶段,就可以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配比调和混凝土,然后进行对比,综合选取最适合的混凝土配合比,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2混凝土拌和
拌和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拌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其试验工作,对混凝土的拌和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原料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对于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不同的运输过程,包括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是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制作,将制作好的混凝土输送至施工场地,优点是运输距离短,对混凝土配比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缺点是制备的混凝土原料需要长距离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长距离运输是在一定的混凝土制作场地内,将混凝土按照要求制作好,通过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场地,虽然解决了原材料运输产生的扬尘等问题,但是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显著加长,导致运输过程中混凝土配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优化运输方案,尽可能使混凝土不发生掺杂或泄露。
2.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配置之后,还需要做好其浇筑以及养护工作,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目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主要是通过分层浇筑以及连续浇筑的方式来进行,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来进行,并要预留一定的施工缝。预留出来的施工缝也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不得出现随意浇筑的情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振捣器的深度跟混凝土异性进行严格控制,做好混凝土铺设厚度的严格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缩短层与层之间的间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以及运输工作,这样才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来为后续的养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来满足混凝土后续施工的具体需求。
例如冬季可以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抬升,而夏季则需要避免阳光直射混凝土,低于5℃时则不需要再对混凝土表面浇水。
3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准备
混凝土配置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保障混凝土配置的各项原材料符合相应的要求和规范,对骨料、外加剂等的选择要选择质量良好及信誉良好的商家,并在采购回后进行良好的存储;另外,要对混凝土的中转材料模板进行充分的检查,并进行完全的清洁和湿润,采用脱模剂辅助混凝土浇筑的正常进行;再者,要制定严格的经专家论证确认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尽早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预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混凝土浇筑的各项原材料比例要严格确定,并及时根据外部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3.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房建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落实。这个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也能够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主体责任。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项流程。在这个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我们可以设立监督检查小组,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每项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及时指出问题并寻求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最后工程效果的最优解。
3.3控制裂缝
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裂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制订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体系的要求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材料及施工技术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例如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及配合比等。加强对外部影响因素的监控,桥梁施工周期性长,无法规避冬期施工,因此能做的就是严格控制温度,使用物理方法控制温度差异,在缝隙中添加碘钨灯,包裹薄膜等。在不同时间浇筑时,需要控制在同一温度上。在灌浆前要填补裂缝,并做好清洁。
3.4混凝土防水工程
根据市政道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在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横向、纵向浇筑的方法,逐层浇筑,在这过程中混凝土所形成的坡度在1∶8左右最好。在对每一层进行浇筑时,要保证厚度合理,在600~1100mm左右较为合适。为了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可以在第一层完成浇筑后,利用刮杠刮平,然后在凝固后在进行第二次施工,这样还能够避免混凝土因为脱水而干裂的问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在混凝土凝结的十二个小时内就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春冬可以保持在5h左右,夏天要稍微短一些,在3h左右。
3.5提高施工人员能力
施工团队要提升人员的能力,在施工之前召开施工技术分析大会,明确施工中需要的技术,不断引进新的施工理念,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流程,并且进行施工安全教育。还要购买安全防护设备,给予工作人员全方位的保障。施工团队可提高招聘标准,提升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
结束语
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真正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施工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结合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和相应的材料,推动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保证我国市政道桥施工建设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郑家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12):81-84.
[2]周岐.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地产,2019(24):143.
[3]朱晓颖.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9(24):112-113.
[4]刘瀚文,王宝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54.
[5]李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应用建议[J].智能城市,2019,5(2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