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9期   作者:薛凯
[导读] 在机电工程项目中,综合管线变得越来越复杂
        薛凯
        山东海那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在机电工程项目中,综合管线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不对相关技术加以优化创新,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果,在综合关系项目中设计的专业众多,给排水、消防以及空调等需涉猎其内,如果不能平衡好施工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在这种背景喜爱施工单位采用BIM技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BIM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筑综合功能的不断提升,建筑相关工作人员对机电工程的综合效益也越来越关注。综合管线的设计是关系机电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将BIM技术应用到机电工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减少工程失误,避免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投入,优化综合管线的设计,提高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本论文将对BIM技术的概念及具体应用作简单阐述。
1  BIM技术相关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IM技术能够使建筑的所有相关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并储存于计算机数据库中,借助软件工具把涉及建筑工程的构件以模型的方式高度信息化、参数化。BIM技术具备可视性、模拟性、协同性、优化性与出图性等特点。通过BIM可视化平台,项目相关人员能够更直观、更便捷地管理机电工程项目,并对出现的综合管线优化问题进行及时的协调,提高机电工程建设效率。
2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的重要意义
        现代机电工程中综合管线布置是工程中的重要内容,管线包含的内容众多,比如其中给排水、强弱电桥架等管件的综合管线布置对工程进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注意到这些方面,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展情况,综合管线内容众多,所以处理这部分工作时,必须要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及时的根据工作情况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工作中出现二次施工以及现场冲突的情况。使用BIM技术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三维建模,模拟现场施工情况,发现现场可以利用的有效空间,将其引到工程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管线的优化工作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净空高度,提升建筑的观感以及使用性能,为施工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科学布局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净高度,减少工程施工的重复性,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对于特殊区域的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管线和预留洞的科学设置,还会减少机电与土建等专业层面上的施工矛盾,提高工程内部协调性,优化建筑结构的内部施工活动,从而减少由于工程设计缺陷导致的工程损失。针对各机电设备的具体功能数据,要及时审核、留底,在日常工作中定期监测,保证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的顺利性。
4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4.1BIM模型创建
        基础模型搭建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对构件统一命名的规则,以确保模型信息的交互与通用,便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检测,对管线碰撞进行快速定位。同时,还应确保模型建立中精确度较高的参数,推进机电工程综合管道的安装施工。在建模参数精度方面,以建模建构增加材质类型为例,将材料的类型、用途等参数添加到机电模型中,可以对图纸进行的全面检测,避免施工材料总量计算错误。


        4.2管线的碰撞检测
        该流程的实际操作如下:①根据上述采集的各项信息完成建模,并完成建模;②对提交的各项成果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成果进行初步修改,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③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管线的碰撞检测试验,输出此次试验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④发现检测报告中的不足之处,对3D模型进一步优化提升;⑤重复上述4个步骤,直至管线碰撞的检测结果达到要求为止。相关工作人员根据BIM碰撞检测完成后的各项信息开展实际施工现场复测工作。当现场复测后的实际埋设情况与综合管线碰撞检测试验结果不相符合时,需综合对比分析,对错误的部分予以订正,使得管线碰撞检测结果真实、可靠,能够同实际埋设分布地点没有原则性的差异。开展复测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早期施工方案设计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破坏,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工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成本,进而为下一步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3项目各个系统搭建工作
        在现代化建筑设计过程中,机电工程一般首先进行土建模型确立,给建筑创造出立体感,在土建模型的空间基础上,再进行后期各个工程系统模型的建立,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再进行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设计,直观上管线的设计更加的方便、快捷。建筑工程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工作,主要基于cad设计图纸的录入,通过系统呈现出工程管道走向三维效果,使工作人员更好地检测管线走向的科学性,提高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有效检测综合管线使用材料的具体性状、质量,加强管线颜色分类区别,提高各个工程系统管线的辨识度,方便工程竣工验收与后期保养维护。
        4.4管线空间的优化处理
        该流程可直接运用Navisworks软件中的冲突检测功能。利用该软件可对不同专业工种的管线进行参数调整,以便便捷地完成检查工作。该流程是在复测作业完成之后开始实施,主要是对不同管线碰撞的情况进行分类记录与处理,以期实现综合管线的优化调整。对部分管线较少通过肉眼即可观察记录的简单项目,可通过相关软件直接进行操作修正。对于那些管线数量较多且较为复杂的碰撞点则需要在构建的3D模型基础上,借助于Revit同步之后再完成管线碰撞检测试验。对于那些综合管线布置相对密集的区域,管线之间碰撞的可能性较大,因而需对其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管线碰撞的情形有:①主体结构同管线之间的碰撞;②不同专业工种管线之间的碰撞。文章中所说的管线空间优化主要是对管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碰撞进行处理,优化调整一般需遵循“电让水、水让风、有压让无压、重力排水管优先”的原则,合理设置好管道的排列顺序。在这一原则下,设计人员能够保障排水系统管线、暖通系统管线、消防系统管线等的布设符合规范和工程要求。
5 BIM技术应用前景
        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暖气、空调、排水等的建筑设备越来越健全,在工程中各种综合管线穿插走向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科学的排列区分,保证机电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提高后期设备维护保养的便利性。通过BIM技术应用,针对建筑构造建模,模拟管线走向设计,预先检测线路碰撞情况,使工作人员更有针对性的改进优化方案,提高管线走向的科学合理性,这是BIM技术目前在机电工程方面最普遍的应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科学、高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3D建筑模型的搭建,4D、5D技术正在逐渐普及,更好地展现建筑工程的总体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沟通以及工作的效率,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要能够正确认识BIM技术的优势与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运用该项技术,以更好地推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兴运.建筑工程机电安装管线的综合布局[J].山西建筑,2018,44(36):110-112.
[2]刘正杰,吴青东,邸丹,郭亚章.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支吊架设计与安装研究[J].安装,2018(12):44-46.
[3]张浩.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