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鹏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受益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家居、汽车等领域的智能化趋于成熟。相较此,工程建设领域智能化应用水平明显落后。但武汉火神山的云监工案例,让社会看到了老基建融合时代迈向智能化模式的可能。本文主要研究智慧项目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可行性应用,并分析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 智能化;智慧项目;工程建设;可行性应用
前言
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万物互联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智慧家居、无人汽车等概念的落地,使智能互联的目标率先变成生活生产的现实。一直以来传统工程建设领域被认为是老基建,模式守旧且革新缓慢,很难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受益。新冠疫情爆发后,应国家紧急需要建设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云监工和互联形式将工程进展实时传达给全国民众。抗疫前线的可视化平台向民众展示了远程智能的优势,也为智慧项目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推广创造了契机。借此必须加快推动工程建设与信息智能技术的融合,加快智慧项目各项功能模块的应用推广,提高项目智能化施工水平,加速项目监管和安全生产的智慧化转型。
1.智慧项目可应用性主体功能模块
1.1 综合事务智能管理:
1.1.1 办公应用云平台
所有项目员工通过实名制注册登陆手机云办公平台APP,通过开通的权限,可实时查看项目动态信息、近期工作计划、安全质量宣传,查询员工个人信息(薪资社保、岗位调整等),发起个人事项(请假等)的申请并定向审批,同时可以网上专向推送工作简报汇报。此款APP应该包含人事、财务、安全、质量等各责任部门,将项目部与每位员工深度在一起,通过云端实现实时在线办公。
1.1.2 智能在线会议系统
目前大部分项目部基本实现配备一套简易会议系统的要求,满足基本的在线语音、视频连线需要。但智能化会议系统应具备不同权限,实现会议设定并自动定向推送、邀请参会等功能,并如期智能发起讨论组和群聊会议(受邀人根据时间安排,由系统自动接受或拒绝)。同时会议期间屏幕自动录屏,实现离线存储,不必担心错过重要议会。
1.1.3 智能登记准入系统
目前少部分项目配备门禁系统,仅为准入作用,达不到智能互联。员工进行系统实名制登记,进入办公区及施工区门禁时,可刷脸、指纹自动准入及智能打卡(根据新颁布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权益保护,可实现对农民工群体的实名辨识管理)。若结合温度检测功能,可检测员工体温状况。人事、财务、医务处等办公后台可自动拉取汇总信息数据,同时筛选员工群体,方便精准管理。
1.2 施工现场智慧物联:
1.2.1 视频监控系统智慧互联
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智慧项目的关键基础。目前部分项目仅仅出于周界防范的目的配备视频监控,使用目的单一,不成系统性,发挥不出智能互联的效果。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画面3D组态、人机定位跟踪、火情等危险因子的预感功能。
从项目全局出发,如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中应用到的,利用广角镜头的视频监控能清晰看到施工现场的情况,另外,将各个机位的镜头拍摄的画面的能实现在后台组态,达到3D全景的效果。从各系统区域出发,视频监控系统需要与周界布控、门禁、照明、烟感火情检测、人员机械等实现交互,实现外围巡视警戒、门禁刷脸准入、反馈照明启动、捕捉火情位置、定位作业人机的功能。
1.2.2 照明自动控制系统
公共建筑及新型办公场所照明已基本实现声控、光感等方式的智控。但施工现场受作业环境嘈杂、构件遮光等条件影响,照明需与配套系统相互辅助实现智能化。与区域进入监测系统信号互联,在环境可见度低时触发,在非常规时间内(如下班时间、烟感报警时等),人员进入时自动投用。
1.2.3 烟感火情智能捕捉系统
施工现场对热敏感、易燃易爆的重要构件,需设置烟感监测探头,对区域内的烟感火情信号实时传输,智能捕捉潜在或正在发生的危险因子,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触发消防喷淋系统及厂区语音广播的联动反应,警示人员撤离,并在监控画面中定位发生点,精准应急处理。
1.2.4 机械编码智能监测系统
对于大型项目,施工机械一般需多机种、多台班配合作业,对不同机械进行可辨识化注册编码(可实现区分租赁及自有),通过定位共享和数据传递(即将投用的北斗系统和5G定会在施工机械导引方面实现更精准的交互)可检测每台机械的投用情况,监测机械分布,协助项目部机械调度。新冠疫情后我们便用“挖掘机指数”来监测全国层面工程建设领域的复工复产情况。
1.3 智慧安保系统:
1.3.1 人员分布情况监测
借助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环等)对入场员工进行位置定位和跟踪保护,后台可实时掌握人员在场数量以及作业面分布情况,协助人员调度。同时借助可穿戴设备可实现项目指挥部与个人的信息交互,如信息指引、警戒提示等。
1.3.2 区域警戒入侵报警
施工现场经常要划定一些危险区域,如大型机械作业半径内、暂未封闭的孔洞周边等,利用位置定位测距的功能,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可穿戴电子设备自动发出入侵报警。
1.3.3 起吊台面智能成像
吊装作业属于危险度较高的作业,在设施逐步成型的施工现场,起吊视野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有起重工指导,也存在一定危险。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捕捉到的画面,将吊臂周边的情况智能成像,操作员通过显示屏的信息反馈,实时掌握吊臂周边的具体情况,提高起吊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2.智慧项目可发挥的重要作用
2.1精细化管理,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智慧项目的云端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只需在线发起业务申请,精简流程。各责任部门利用权限可以浏览信息,在后台智能拉取各自需要的数据,进行信息筛选汇总,省去人工统计时间,在工作汇报、人员出勤、农民工专项付款、体温检测等方面的精细化划分管理,促进项目管理水平转型升级,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2.2全局云监工,实时掌控工程最新进展
通过远程云监工的方式,公司总部可实时准确掌握项目的最新进展,实现远程监督指导。项目部能精准的掌握人员、机械的实时状态,实现有序的在线调度,合理配置资源,减少人员机械的空窗期,提高人机利用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2.3精准防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的智慧互联和安保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厂区内的危险因素,追踪事故发生的源头,记录责任证据。如当危险区域非法入侵、火情、有毒气体泄漏时,监控画面和报警广播会准确反馈,指示人员撤离,触发消防、照明等系统启动,同时快速定位危险点,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突发事件中,通过智慧监测的辅助能够解放人入场排查的危险,通过声音、画面的显示定位,做到精准应对。
2.4配套系统化成型,带动产业链发展
工程建设领域实现智慧互联是趋势发展,而且相关配套可以在项目间重复利用,有其长期的价值。智慧项目成型推广后所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办公平台应用、视频监控、智慧穿戴设备、导航定位、数据处理、电子显示等,可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智慧项目配套设施的组建是未来一些公司发展的新机遇。
结语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推进老基建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势在必行。针对这种趋势,我们要立足老基建的现状,提高建设单位的智能化转型,加快智慧项目各项功能模块可行性应用的落地,大力推广施工现场智能物联,借助智能互联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工程突发安全风险,灵活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争取未来可以让工程建设领域跟上智能家居及智能汽车领域的步伐,将智能化变成生产建设的现实。
作者简介: 崔少鹏, 本科学历,毕业于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5年获烟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项目控制工作。现任项目控制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