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黑龙江省益邦消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 要:近年来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高层建筑的兴起,也使民众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高层建筑物中裂缝问题,需要重视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实现对温差及沉降问题的有效控制,全面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文中从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要点,并进一步对高层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物变形和裂缝问题较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引发的混凝土裂缝及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并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在梁、板和墙等结构中预留一定的宽度,等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以此来解决混凝土裂缝和结构沉降问题。后浇带设置时具体可以将其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以此来解决高层主楼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等问题,以此来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在具体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具体需要将结构划分为若干部分,首次完工的内部构件完成收缩后再进行后浇带施工,并将所有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在温度较低情况下可以在在浇筑时将一吕粉渗入混凝土中,以此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度。
2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施工要点分析
2.1合理设置宽度及间距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会运用到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在保证建筑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一般情况下后浇带预留宽度宜控制在70-100cm,在实际施工时具体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同时还要合理预留后浇带的间距,以30m-40m为宜,通过对后浇带预留宽度和预留间距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应用的有效控制,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
2.2 设计断面形式和拟定浇筑时间
在具体针对后浇断面进行设计时,需要与混凝土断面相对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在较大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并实现对浇筑作业时的直缝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后浇带浇筑时间的控制,由于主体结构与其他部分施工沉降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会在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部分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2.3 垂直浇筑施工
采用垂直浇筑施工可以缓解施工裂缝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充分搅拌混凝土,实现最优的混凝土配比,检验是否达到初凝状态,用手指适度按压,查看表面是否有明显指纹痕迹,为了保持混凝土的纯度,随后还需要进行水压冲洗,清理干净多余的浮浆和残余物。垂直浇筑作业过程中,应用后浇带模板填补施工裂缝,采用垂直浇筑的方法,合理解决施工裂缝问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模板拆除处理,人工凿毛,把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的毛面,再次处理缝面。
2.4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钢筋处理直接关系到后浇带的质量。在具体针对钢筋进行处理时,需要断开后浇带梁板受力钢筋,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要做到贯通。
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受力主筋,后浇带的加筋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原配筋率的30%以下。在具体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需要增加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垫块及马凳的用量,确保钢筋网片高度和保护层,后浇带范围内的马凳和垫块也需要进行加密设置。对于后浇带有附加钢筋要求时,在后浇带两侧进行钢筋绑扎作业时,需要一同针对附加钢筋进行绑扎作业。
2.5 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后浇筑施工操作中,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65d时能闭合浇带,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目前较多楼层建筑高度较高,大多都是应用后浇沉降带,在施工操作活动开展之前,要对裙楼与主楼进行划分,等到楼层地基沉降之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时,再采取浇筑措施。对浇筑时间进行控制,分析施工成本要素、施工时间、施工难易度。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温度等诸多影响要素进行的分析,对自然条件进行探查,避免恶劣天气对混凝土浇筑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完成浇筑施工操作之后,要结合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对养护时间进行控制。
2.6后浇带施工缝后期处理与保养
混凝土初凝之后,要对后浇带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捣措施,促使浆体材料与骨料能相互结合,混合型材料能相互融合。完成相应的浇筑施工之后,要及时做好连接位置拆除工作,对后浇带施工位置杂物进行清理。可以在后浇带周边布设相应的挡水砖,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应用各类布料等覆盖物在施工区域进行铺设,合理控制养护时间。如果是在混凝土结构两侧位置布设后浇带,需要将养护时间进行延长。
3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3.1后浇带接缝形式需要符合施工图要求
在进行后浇带接缝施工作业时,具体要利用堵头板,并根据接口形式进行相应凸条的安装。对于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时,接口处没有设置支模而设置了自然优秀干部坡槎,这样会增加施工缝浇筑难度,而且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也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3.2使用无收缩混凝土
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可以选择无收缩混凝土,将适量的微膨胀剂掺入其中,做好混凝土振捣和养护工作。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后浇带使用的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拌制,保证拌制的均匀性,以此来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3.3后浇带施工时跨内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
后浇带混凝十浇筑之前,后浇带跨内的梁板的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壁受力状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当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75%时,则宜安从上向下的顺序拆除。这个过程中一旦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模板和支撑,则会导致板边开裂,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4结束语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后浇带间距和宽度进行规划和控制,并根据图纸要求来完成模板安装,确保模板拼缝的严密性。在具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缝隙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处理表面的浮浆及松动的砂石,并采用凿毛的方式来增强新旧混凝土面的黏结度,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初猷.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94.
[2]吕世生.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机械,2019(05):74-75+78.
[3] 荣继高. 探讨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浇带技术应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0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