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董增惠
[导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迅猛加快,使得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应用
         
        董增惠
        身份证号码:21032319811109****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迅猛加快,使得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应用,与此同时,使网络通信更加普及,网络信息化已经遍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网络数据安全问题也频繁发生,网络通信中的安全问题时常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政府个人和企业等重要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在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通信中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一些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关键词:网络通信;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引言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使信息数据日益成为人们使用频繁的信息流通形式,然而,在各领域对数据信息依赖度逐步增加的今天,数据信息的安全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通信企业和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不得不将工作的重心逐步向数据信息安全方面倾斜,这主要是因为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之中,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媒介实现着快速交互,而与此同时,网络通信也正在成为黑客、木马和病毒通过不法的手段,大量窃取信息的公共场所,这就使得通信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的突出和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网络通信中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重要意义
        网络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空间,在网络空间内,任何人都有研发网络信息以及开创网络信息的权限,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对于网络活动的参与性,但是从现实应用的情况来看,网络空间的这一特点也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维护网络数据安全。不法分子在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违法操作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盗取他人信息来谋取非法利益,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展开诈骗活动,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现阶段,各个领域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而在此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来传播病毒信息,导致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安全。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在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的过程中,还会导致企业重要信息泄露,致使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者还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要想最大限度保障网络通信平台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对网络通信环境进行优化,使网络信息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保障用户在网络通信空间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网络通信中数据信息安全的保障技术
        2.1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技术
        防火墙技术通常会使用在网络的对外接口处,主要是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检测,通过修正各种数据流,以达到确保网络安全的目的。防火墙的使用会极力避免黑客对现有的数据信息的修改,就像一道网络安全的屏障,对确保网络通信数据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入侵检测技术是对内监控信息数据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内部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从而形成一种内外的全方位保护措施,达到对入侵攻击的有效拦截效果,以提升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而漏洞扫描技术则是在系统配置进行优化升级的条件下,扫描出涉及安全隐患的漏洞,自动模仿安全程度较低的黑客攻击形式,探测出网络中的明显漏洞。
        2.2网络信息加密处理技术
        加密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增加网络通信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据信息在传输、传达、接收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为信息盗取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1)网络通信加密手段是一个动态的加密方法。在网络传输有关数据的过程中实行传输数据线上加密工作。使用这种加密手段可以实现密钥时刻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使用者需要解密有关信息时,也需要处于动态分配数据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升,出现数据泄密的情况很难发生,在通信的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2)加点加密技术是目前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普及,可以使得信息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传输加密的状态。网络通信的数据信息使用中,一直处在解密和加密交替的情况下,可以真正实现对动态数据的全方位保护,还能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点加密技术的核心部分是密码装置。该项技术在明码传输的使用中运用的比较多,如果系统代码被成功破译,那么信息的安全就会有明显的隐患。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对这项技术进行不间断的优化,提高技术的使用效果。(3)数据端加密技术数据端加密是二次加密。经过加密的信息和数据在传送的过程中进行加密,二次加密后信息传输会更加安全。这种加密形式需要有硬件技术的参与,最大程度实现暗码操作的安全性。使用数据端加密可以避免单方加密以及普通软件加密而有的安全隐患。这种加密方法不但可以实现难以破译,还能将传输通道进行改进,实现数据信息在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传输,可以最大程度保障信息的安全。
        2.3IP地址保护技术
        要加大对网络交换机的管理力度,做好管控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升在树形网络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实际传递数据信息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交换机会被设置在IP结构的第2层,在此基础上,切实达到有效保护用户IP地址的目的。除此之外,要想有效保证网络通信活动开展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安全,做好针对路由器的保护工作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路由器的保护,使访问地址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有效减少不法分子攻击用户IP的情况出现。在保护用户IP安全的过程中,物理层是最基本的切入点,要以用户传递网络信息的需要为前提,建立明确的网络信息控制标准。在网络通信传递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在采集网络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安装网络控制芯片的方法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数据信息,做好针对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信息传递的优化配置工作。物理层以及网络层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采用流量管控的方式或是数据检测的方式来进行,在此基础上,使网络系统中链路层信息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在处理和回复错误数据的过程中,此项工作主要是在传输层进行,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数据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以及精准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IP保护技术是对用户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安全保护的最基础手段,其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当用户在进行网络通信的过程中,常用IP地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达到对用户进行提醒的目的,使用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进行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2.4身份识别验证技术
        目前身份识别最为常见的方式为网络软件和系统进行信息安全验证。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密码或者验证码来进行验证通过,虽然操作简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我们无法保证是不是被其他人盗取信息进行验证登录。所以随之而产生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用户在网络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入侵。网络技术人员需要运用多种网络信息的安全保障制度,实现网络通信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德光.浅析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J].科技咨询,2015,13(31):15-16.
        [2]赵红霞.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13):205-206.
        [3]芦奕虹.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8(10):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