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廷梅
[导读]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近年来,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
        李廷梅
        身份证号码:37072719731106****
        摘要:随着国家建筑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近年来,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结构类型,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和效率,对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为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土木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从土木建筑的建设角度看,由于该工程类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提升,并满足人们在不断提升的经济环境下对生活质量的各类要求,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就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施工技术以在保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性与功能性的基本需求。
        1混凝土的相关概念
        作为整个土木工程建筑中最主要的一门技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整个工程的实际质量以及工程进度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如今,很多房屋建筑都会使用混凝土,我们有必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规范化设计,尤其是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极限、抗震设计等都需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混凝土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原材料,它往往是利用砂石、水及水泥通过一定配比得到的,在其中往往也会加入一些其他的辅助物质。在整个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有着相当大的优势,而形成这些优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组成原料非常丰富,并且价格也较为便宜,整个混凝土的加工工序也不难,同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其还有抗压性、耐压性强的特点。正是以上这些优势,使得混凝土技术在现在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2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
        2.1温度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表现主要在于:当温度骤然下降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但是其内部温度下降速率较低,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距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痕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2材料配比的影响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具有严格的规范及标准,同时也需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计算、施工等能力。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粗集料的干净、干燥程度,要求粗集料内不应含有杂质。同时,混凝土材料的供应商资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材料,如果供应商资质不足,提供的材料内混有过多杂质,将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需要经过严密、科学的计算,通过粗细骨料的精准配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硬度。
        2.3混凝土自缩
        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会在材料中加入硅灰,搅拌后混凝土的结构容易自缩,甚至会断裂,严重降低土木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同时,当混凝土处于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时,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现象会更加明显,继而引发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框架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结构的使用功能,还应针对框架架构进行持续的优化设计,将合理的框架结构作为提高整体结构质量与应用效果的重要基础。框架结构是施工技术方便运用的重要前提,其既包含建筑物长、高的比例设计,也包括纵横墙面的设计内容。

只有在良好的设计方案下才能实现调节结构、降低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风险的技术应用目标,提高结构刚度的同时也能保证其承担的载荷分布合理性。想要开展合理的结构设计工作,不仅应计算结构的基础深度数据,还应对出现的沉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降低结构应用的安全风险,提高其应用可靠性。圈梁与构造柱同样应作为结构的设计重点,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为其稳定性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隔热也是建筑中的设计重点,其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可以采用沉降验算或是沉降量控制等方式优化整体结构,从而起到隔热效果,为框架整体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抗裂性能技术
        混泥土裂痕是严重影响工程建筑混泥土结构质量的原因,在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抗裂添加剂等,通过添加剂与混凝土的结合,改变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使用混凝土抗裂添加剂时,需要控制添加剂的比例,避免添加剂对混泥土的强度等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混泥土原料中,加入一部分纤维成分,通过纤维对混凝土形成的内在拉力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同时也能够使混泥土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混泥土在施工中以及后续的使用中出现裂痕。降低混凝土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优化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配比,也能够在控制混泥土裂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消除混凝土裂缝所造成的工程建筑安全隐患。
        3.3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土木工程建设环节,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是决定工程质量与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决定着前期的初凝时间,也与后期的养护环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视程度十分有必要。在应用浇筑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施工环节:第一是开展工程项目时,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情况摸底工作。在前期的工程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人员应提前清扫施工现场,保证现场施工环境的整洁以免影响浇筑质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做好浇筑表面的保湿工作并对预定的浇筑位置进行提前处理;第二是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的施工模板进行反复核验,包括尺寸、规格、参数以及各项应用指标等,若现场有施工条件可以做小范围的模板试验以保证其应用效果,使模板施工过程与设计施工方案要求相符;第三是施工人员应以施工图纸为遵循的施工原则,一切施工操作都应按照施工方案中所标注的施工环节要求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施工规范性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第四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根据设计方案中的施工要求控制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采用内部架设水管的方式实现结构内部温度的快速降低,继而掌控混凝土温度应力,以最大限度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风险。
        3.4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首先,温度与湿度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与保湿工作。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材料配比不同,其对于养护时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整个土木建设施工过程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但在整个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不断加强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的研究方法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确定。土木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升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设工程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可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4.
        [2]刘丽.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146,154.
        [3]吴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99.
        [4]彭国运.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0(2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