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洁生产为根本的农药研发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姚文权[1] 王金欢[2] 杨建平[2]
[导读] 摘要:在现代农药制剂研发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农药质量,实现农药制剂清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  251600 山东万豪肥业有限公司  251600
        摘要:在现代农药制剂研发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农药质量,实现农药制剂清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农药交叉污染到构建农药生产标准体系以及构建农药制剂清洁标准值体系系统论述了实现农药制剂清洁生产的理论措施,希望能对以清洁生产为根本的农药研发探讨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药研发;清洁生产
        1.前言
        在农药的研发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剂型,而清洁生产是进行制剂加工过程中的根本要素。因此农药制剂是否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做到了农药清洁生产。
        2.农药交叉污染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制剂产能年增长速度得到空前的发展,完成了年产150万吨到500万吨的飞跃。然而根据实际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消耗的农业量在150万吨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农药生产出现大量富余,由于农药消耗的速度远远不及生产的速度,因此农药制剂在国内市场出现饱和,农药制剂企业要想实现继续发展,就必须打开国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从而避免出现发展滞留的情况。
        国际市场对农药制剂的要求远远高于国内市场,再加上我国不少农业制剂企业在农药机制生产时仍采用的是传统模式下的作坊式生产,因此在农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极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现象,发生交叉污染的农药制剂显然无法难以通过国际市场标准,因此制约了我国农业制剂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所以从改进农药制剂生产模式与生产技术入手,通过实现农药清洁生产,从而解决我国农药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交叉污染问题,提高我国农药制剂的质量,为我国发展农药出口出口事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农药交叉污染就是在农药生产过程中或着运输过程中由于其他物质的掺入,从而造成农药制剂某些性状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由于对农药制剂造成的污染现象。就目前而言,农药制剂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一共有八种:第一种是在除草剂中混入了杀菌剂或者杀虫剂;第二种是除草剂中混进了其他类型的除草剂;第三种是低毒性的农药制剂中混入了高毒性的农药制剂;第四种是杀菌剂或者杀虫剂中混入了高生态毒性杀虫剂;第五种是对植物有生长调节能力的杀菌剂混入种衣剂;第六种是农药制剂中混入可致使作物发生敏感反应的物质;第七种是种衣剂中混入生态毒性杀虫剂;第八种农药制剂中混入了能够影响其化学性状的物质。造成农药制剂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生产农药的器具与设备污染、人为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生产环境比较脏乱以及自然条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造成的污染。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顾问冷阳认为农药制剂交叉污染的产生存在两种行为,即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行为,其中无意识行为主要是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所造成的,而有意识行为往往是有预先规划的行为,其目的是在于添加其他物质从而提升农药制剂的效果。但是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产生的交叉感染,都有可能使植株在使用农药制剂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当农药制剂发生严重的交叉污染时,甚至会违反相关规定与引起法律上的纠纷。
        3.建立农药生产标准体系
        大多数农药制剂企业在成产农药时往往是多种农药制剂同步生产,这就增加了农药制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农药产品的污染源可以来源于其他的农药产品任何一种构成成分。因此在多类型农药制剂生产的企业内部,对其生产设备与生产模式进行改造,是避免发生农药制剂交叉污染的主要措施。就目前而言,国际农药制剂生产研究方面对基于清洁为根本的农药生产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种趋势下,国内也必须跟上步伐,利用生物学测定技术,有针对性的将产出的农药制剂被交叉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将农药制剂的纯度控制在可接受的清洁标准值的安全范围之内,将农药制剂因为交叉污染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运用过程中带来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从事农业制剂生产的企业在初期建设生产线时,应当保证一条主线贯穿,目的是避免出现各种类型的药物之间出现交叉感染,除此之外,对降低在农药制剂生产过程所需要用到的各类辅助材料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大幅度降低了各类辅助材料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在控制农药生产方面,为保证生产流程的清洁性,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生产线的定向运输,即保证生产农药制剂所需的各种物质与材料有各自独立的程序以及生产流程线。避免出现由于生产物质材料溢出,从而引起不同的生产流程线之间出现物质材料的混杂的情况发生。再者,生产环境不符合标准也会引发农业制剂交叉污染,因为工厂生产车间会存在一些能够影响到农药制剂纯度的药物,因此对工厂生产车间的某些药物浓度也需要作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把药物浓度控制在不会对农药制剂造成交叉污染的范围值内。除此之外,对所有能够造成农药制剂交叉污染的物质与材料进行严密的监控,确保这些物质不会在不同生产流程线或者生产区域之内发生传播混杂的情况。
        与此同时,在以清洁生产为理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农药制剂生产体系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一支针对本企业产品结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通过研究与分析工厂产生出来的农药制剂成品并进行检测,来判断按照上述生产体系生产出来的农药制品是否符合清洁度值的要求,并将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估的指标。通过基建以及改造,设立能够使企业生产出来的农药实际能够达到相关清洁要求的产品生产流程,在规范化、科学化农药制剂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加大对农药制剂生产设备的投入,通过更新或者改造保证工厂内用于生产的各项器械设备,保证器械设备各项功能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由于器械问题造成的农药制剂生产产品不达标的情况发生。合理规划农药制剂生产的公共总体布局,并且设计与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手段。
        4.构建清洁标准值体系
        由于目前为止,农药制剂产品与污染源农药制剂产品之间的清洁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在农药制剂产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农药制品污染其大部分情况都是交叉污染,因此单一的清洁标准值对应关系显然不能满足评估需求。为了检测并确定不同农药制剂污染类型各自对应的清洁标准值,就需要利用生物学检测技术对相应的交叉污染类型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出准确的清洁标准值,完成构建属于自己的清洁标准值体系,并以此清洁标准值体系来实现多农药制剂生产与调控的指导以及管理。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农药制剂生产的企业对于构建属于自己的清洁标准值体系意识非常淡薄,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建设专业的农药制剂清洁检测团队,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对出厂农药制剂的检测上就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具体问题的结果反馈,没有切实的参考数据以及指导意见,就算改进农药制剂生产流程也难以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达到国际要求的质量水平。因此要督促农药制剂生产企业构建属于自己的清洁标准值体系,应当加强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清洁标准值体系的重要性认知,进而由上至下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积极组建专业的生物检测团队,通过产业结构以及、管理模式、生产流程的优化升级,借助新型技术全面促进农药制剂的质量提高,为打开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丽,王士海.农户农业清洁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对比分析——以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农药技术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8,No.303(05):22-29.
        [2]王雪峰,袁珊珊.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00(007):106
        [3]蒋一明,羊一舟.农药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化工管理,2018,000(013):115-116.
        作者简介:姚文权(1982年10-)男 陕西省西安市 汉族 本科 副总经理 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农药、肥料生产研发、制造
        王金欢(1981.02-)男 山东巨野 汉 本科 副总经理 山东万豪肥业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肥料生产研发、制造
        杨建平(1978.12-)男 山东 汉 大专 副总经理 农学 山东万豪肥业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农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