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我国之前建设的大多数公路因为深受投资额度、建设条件、理念、服务需求等各种元素的束缚,大都存在等级不高、指标偏低的状况。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化发展,大众对于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公路显然无法实现当前的交通需求,大大约束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化发展。在考量到当前世纪诉求和工程造价实用经济效能的基础上,旧路改扩建成为解决交通巨大压力的一大有力举措。在这一背景下,公路改扩建项目在全国范畴内展开应用,本文也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化发展,居民车辆的保有量与日俱增,不少早前建设的高速公路都没办法满足当前的诉求和设计服务需求,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改扩建施工。但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和其他新建工程存在不同之处,施工时道路干扰因素过多,必须要配合恰当的交通组织方可实现道路的最终整改。在这方面我国已进行过研究和探索,不过大部分状况下还是依循工程经验来订立方案,而方案本身是否合理不具备相应的量化标准。这是后续工作要重视和强调的地方。本文的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想要借助于交通组织和设计,保证施工期间高速公路的畅通,使其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从而减轻对于交通的负面影响性。
1、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的意义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当中,大多数工程和此前线形是较为统一的,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要对线形加以调整。不管什么方式都可能会对通行能力带来较大的影响。比如主线桥梁改造,不管是加固施工还是进行拆除新建,都会对正常的交通运行和秩序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互通中也要考量到沿线周边的经济发展具体情况。改造时要在原址上改扩建老互通/新建的互通加以移位处理。老互通改扩建上,构造数量势必会大幅增加,且公路位置偏复杂化,施工时所受的制约因素也偏多,对车辆通行的顺畅安全都会带来不利影响。鉴于上述问题,交通组织方案的科学合理化至关重要,能够对施工流程加以优化,保障施工的高效性,在不对交通通行秩序造成阻碍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可大大削弱施工带来的社会性负面影响。
2、交通组织设计准则分析
交通组织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下述几点准则:其一,不可对交通造成中断影响。施工期间对于现有道路交通不可造成中断化影响,要确保每一个时段的道路都能畅通。部分拆除、吊装等步骤,由于需要对主线交通进行中断数小时,所以对此可进行集中化安排,或者对区段展开分类施工处理。其二,影响最小化准则。要把对当前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无论是影响的强度还是影响的时长都尽量最小化,换句话讲,施工期间要保障老路最大的通行能力,对于路段长度、影响时长尽量不要进行连续化影响。不但要尽最大努力削减对主线交通的影响,还要控制好对被交路交通的影响性。其三,科学可操性准则。要参考和应用科学的理论,像交通分配理论、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等来确保交通组织方案的科学。高速公路扩建改造交通组织方案要贴合实际,从建设项目本身内容着手,联系具体方法、周边路网条件等展开,实现和区域路网容量的顺应,使得交通组织方案具备可操化特征。
3、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举措探究
首先可以强化交通统计数据的创建力度。借助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量变动状况的研究,我们可知,高速公路上,研究多是以OD数据、收费站出入口流量数据为依据,路段交通量数据只是一项参考指标。究其原因是区域路网是实行多路径交通流分配的,路段交通量是根据最短路径展开分配的,交通流分配会过度集中到特定路段中,造成路段交通量和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所以,路段交通量要进行认真鉴别,要借助于现场实际调查来确立每一条路径的具体分流比重情况。普通公路多数具有交通量数据不精准、部分数据残缺等问题,这一点上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力度,对数据采集录入加以严苛把关,保障其基本精确度。同时在设备有问题和障碍的观测段上设立相应的观测人员来予以挽回损失,确保可以实时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
其次,要对交通分流进行合理规划。其一对车型进行分流。参考交通流理论研究我们知道,会对道路通行能力造成影响的元素有非常多种,不过当中尤以大型车的混入率影响程度最严重。大型车辆行车速度通常都不快,从而使道路车流速度的离散性大幅增高,使得交通流的行驶质量大幅下降。之前改扩建或者大修工程施工的经验也证实了,对行驶速度不快的大型车辆展开分流之后,道路的通行质量、服务能力都会获得明显的提升。其二是分流的路径。依据前面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车流类型的探究结果我们可知,高速公路担负的交通流可分为三类,依次是过境型交通、沿线城际间短途交通、沿线结点对外出行型交通。比如长途过境交通对于通行速度敏感度较高,所以常常挑选交通量偏小,道路条件相对优越的平行高速公路或者高等级公路作为分流道路,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过境交通诉求。与此同时顾及到大型货车对施工路段的影响性,常常以平行高速公路来对大型货车进行分流,从而提升项目路施工过程中的服务质量。而对于中短途城际交通、短途区间交通,因为对绕行距离的敏锐度更高,所以常常借助于和项目同一通道中的国省道加以分流,分流能力相对而言并不高。其三,分流的节点问题。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是把互通式立交当作分流的节点。施工期间会对交通量展开实时检测,同时依据交通量的大小来对分流节点加以调整。此外在恰当的地点运用可变信息标志牌来设立分流的引导点。每一个分流节点都是下面一个分流节点的引导点。如此能够有助于驾驶员筛选恰当的路线,从而最大化利用好现在的公路网络,疏解交通拥堵状况。而且这也是交通管理部门对施工路段展开交通管制,加强分流引导的有力举措。
第三,临时设施的设计。主要指的是临时交通标志和隔离设施设计。临时交通标志包含有指示标志、施工区标志、警告标志等多种。必须要依据不同的现场情况展开实际化设计。标志设计要参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老路加宽路基施工到达特定阶段时可对原来设立的标志进行拆除,而由于新的标志并未设计完工,所以要以临时标志来替代一下。这种情况适用的标志有以下几种: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施工区标志等。其中施工区标志必须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和现实诉求进行设计和设立,以防出现重复化应用情况。临时隔离设施包含有锥形路标、防撞桶等,要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其他规定展开设计设立。
结语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发展为我国交通线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交通组织的科学合理化,在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最大化维护周边交通线路、经济发展运行的顺畅无阻,从而实现改扩建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涛,杨森顺等.浅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J].西部交通科技,2019,3(04).
[2]王晓,杨绍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优化设计[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03).
[3]李静.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29(12).
[4]贺海.津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J].中外公路,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