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同时也为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老龄化背景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之下,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的空间设计要求能够更加具备人性化和和谐化,从而提升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总体质量。在进行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空间设计时,要把握住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点,从而使我国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更加成熟化和规范化,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幸福感,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老龄化社会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目前很多家庭都存在着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而且年轻夫妇还要进行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还要负担自己的下一代,出现很多矛盾问题,使一些年轻人受到生活的压力,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大致分为:社会养老与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就是老年人到服务机构进行居住和养老。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居住进行养老。但是较多的老年人由于受长期传统观念影响都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这使得老年居住宅设计要满足居家养老住宅的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对住宅进行专业的、人性化的设计,保证老年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二、老龄化背景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1、功用性
老年人由于年龄偏高,其行动迟缓,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消除地面所有的高差,使老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要合理慎密地布置室内每一件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要适当减少室内家具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老年人房间的面积,从而降低老年人行动的能耗。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空间。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以及门开窗面积、形式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2、安全性
老年住宅设计要从老人的安全、舒适、方便出发。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脚动作逐渐变得不灵活,所以住宅内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槛;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门最好是推拉式。由于生理老化,老年人的判别力、行动力急剧减退,因此,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从而使老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3、健康性
老年人的健康卫生状况最为重要,所以在住宅设计中要注意使老人的居室、厕所、浴室、厨房容易清扫。老年人喜欢清净,要注意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居室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在热环境方面,老年人由于脂肪组织的减少,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这就需要在房间朝向设计和室温改变方面加以考虑。周边的环境建设对老年人也特别重要,要创造一个老年人特别喜欢的休闲散步的绿色环境,有通达的道路和文化娱乐的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要使老年人能看到青年人和幼儿的身影和嬉戏,从而为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4、隐私性
老年人是比较害怕孤单的,但有些个人生活和交往是不想要别人知道的。
因此在住宅设计中,不仅要为老年人提供与人交往互动的氛围,也需要注意保证老年人的隐私。二代居的模式不仅保证了老年人的独居部分,而且也注重了晚辈与老人的关照。这种住宅中有共用的家庭设备,也有老年人独立使用的设备。邻居型的居住形式,就是通过一个公共的门将住宅分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保证隐私性。老年人的身体从健康到衰老,其需求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住宅设计中,需要注重隐蔽性,增加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使得老年人的衰老过程得以延缓。
三、居住空间的设计
在进行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的居住空间设计时,首先要根据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的地形位置,使居室能够具有良好的朝向和更多的日照时间,同时居室之中应该能够保持空气的流通,防止过多的噪音污染。在整个居室的设计之中,应该满足无障碍设计的总体要求,为一些使用轮椅的老年人留出更多的避让空间。同时,在日照时长和温度调节上,要进行更多的可控性设计,使老年人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光线的调节以及温度的调节,从而满足老年人对于光和热的实际需求。居室到卫生间的距离应该更加恰当,同时其空间尺度应该将轮椅的移动和回转空间进行有效考量。居室和卫生间的出入口不应该存在高度差值,同时不建议采用内开门设计,一般会选择外开门或者折叠门设计,同时要具备外部开启装置。卫生间地面的防滑系数要高,同时采用不易积水的地面设计,在卫生间内应该设计安全扶手,从而使卫生间的使用能够更加安全。同时,作为居室的延续空间,阳台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便捷性,解决阳台与居室之间的高度差值问题,更加方便老年人的进出和移动。同时,阳台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开秋冬两季的主导风向,阳台的视线要尽量保持通透和开敞,使老年人在室内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
四、住宅建筑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1、绿地环境系统
第一,环境可识别性。因记忆力与视力逐步下降,老年人迷失方向的几率越来越高,所以要不断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可考虑通过一些醒目的标志来提高老年人对环境的辨识度。第二,休闲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场地要满足为老人提供下棋、晒太阳以及聊天等活动,借助长廊、大树荫、花架等确保夏季有充分遮阴,冬季阳光充足。第三,植物配置。在配置植物时应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尽可能的选择种植深秋红叶、紫荆、紫薇等,以引起老人联想,提高生命活力。
2、公共服务设施
第一,体育设施。在社区内应当安设若干便于老年人活动的体育设施,比方说压腿杠等,从而迎合老年人的锻炼需要。第二,公共厕所。在设计时应重点顾及老年人上厕所的便捷性,在室外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段、绿化区以及组团绿地上科学布局必要的洗手间与公厕。第三,医疗门诊。确保老年人身强体健,就必须要建设好医疗服务设施与紧急急救设施,同时配备在老年常见病患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与较高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第四,文化设施。在精神层面老年人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有必要设计展示栏、宣传栏等文化设计,积极宣传老年人保健知识与科普知识等。
五、结束语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之下,对于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老年人的住宅建筑设计要求能够从安全性、舒适性以及适用性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质量,为老年人带来更加方便的居住环境,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相关建筑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对老龄化社会背景加以重视,从而提升老年人的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潇衍.关于老年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5:57-58.
[2]巩继红.关于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7(05).
[3]何斌.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机构)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