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的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触及到很多的施工技术以及多项施工环节,其中土方填筑施工过程就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全面提升对土方填筑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环节品质控制的重视程度,继而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品质。在目前社会大环境对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提升基础上,唯有将土方填筑施工工作做到位,才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品质,同时对其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土方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引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史可谓悠久。土方填筑作为水利工程中修建渠堤、堤防的重要工程,至今为止发展时间较长。土方填筑与其它工程相比,其易受到地形、土料性质、土层分布、机械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施工环境、工程种类,需要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与此同时,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施工机械设备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土方填筑工程的发展。
1土方填筑施工中的基本原则
鉴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求,进行土方填筑施工时要严格遵循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尤其是土方填筑方案和程序。如在进行土方填筑时,要做好前期的施工准备,对水利工程中需要填筑的基底进行质量验收,判断要选取的土料材质。做好前期准备后,需要根据现有的地形以及选取的土质进行一定的碾压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土方填筑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进行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当确定土方填筑施工方案和程序后,对填筑工艺进行确定。这要求土方填筑的施工工艺要依据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强度和施工目标来确定,并且要求每一工作面上的填土按照土方填筑施工工艺的原则进行,以最大程度保障土方填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在进行土方填筑施工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尽可能就近取材,减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破坏。土方填筑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具有自身的特点,并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土质条件进行确定。之所以土方填筑施工要坚持就近取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施工环境越近的土质材料能够更适应施工环境,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土质材料的就近取材、挖填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质运输成本,进而在减少土方填筑施工强度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除此之外,通过对工程附近的土质进行开挖、回填,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强度。
2施工过程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要点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在进行土方填筑施工过程中就应该将施工要点把握好。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多的困难,在此过程中应用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就一定要将清理工作做到位。在进行清理时,可以选用专业的机械设备来辅助完成,然而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量比较大,唯有采用专业化的机械设备才可以提升清理的效果。在进行清理过程中,应该先将检查工作做到位,对细节位置一定要加以重视,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清理品质。除此之外,在土方填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也是特别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要想提升土方填筑施工的整体施工品质,就应该全面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这项工作内容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在采购施工材料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与材料供应商做好沟通,一定要确认好所要采购的施工材料数量、规格型号以及材料品质等多项基本信息,以达到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具备标准,全面将提前备货工作做到位,唯有加强了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品质。
2.2水利工程施工土方填筑施工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具体施工时,土方填筑施工应该严格按照挖填相结合的基本施工原则。
真正意义上将土方平衡以及按照施工具体规划所对应的具体施工标准来进行,此外还应该全方位思考工程土方以及计算出土方填筑总量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以防有二次倒运的情况出现。还应该重点关注内容是土方填筑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在施工整体布局以及施工进展速度等方面的控制也应该提升关注程度,继而从总体上提升土方填筑的品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土方填筑施工时应该全面按照就近取料的基本原则来进行,这也是推动土方填筑施工正常进行的主要方式,根据工程施工的成本以及施工规划进度进行施工,就近取料原则可以最大限度上提升土方填筑的整体施工效率,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除此之外,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应该将施工重点放在均匀施工方面,人工操作与机械设备相配合进行施工时,应该增强检查力度,检查土方填筑的均匀程度来提升整体的施工品质。
3土方填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土方填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用于河道治理工程土方填筑的施工材料应符合工程标准的要求,不得以不合适的填筑材料来代替,禁止入场使用,用于垫层的碎石其颗粒等级应与施工标准和图纸相符,不同的碎石其颗粒含量也应控制在不同的范围内,如针片状的垫层料其颗粒含量需控制在10%以内,对于不合格的填筑材料一律不得用于土方填筑工程中。此外,还应对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控制,这就需要质控人员就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测试,通过随机取样来测试现场含水量并经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保证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如取料场地的材料,其自然含水量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含水量时,应调整取料场地的填筑材料的含水量,通过加水或翻晒等方式来进行含水量的调整,需现场通过试验来进行最终确定。
3.2填筑材料的运输控制
土方填筑材料需要从取料场运往施工地,对用于运输材料的车辆,应保持车厢和轮胎的洁净,以免将车厢及轮胎上沾染的土壤带入垫料材料和土方填筑区域内。填筑材料应堆场挖掘再进行装载后运输和卸载,避免流动过度水分含量发生变化。用于垫层的填筑材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颗粒分离。反滤材料运输途中保持湿润并对卸载的高度进行限制。
3.3雨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土方填筑的施工过程中,自然天气是无法改变的因素,并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要求造成影响。因此日常应关注天气状况,事先部署好相关的处置措施。如遭遇下雨,需在雨前对作业面及时压实,施工时为避免作业面积水需将其做成向外侧倾斜,同时也可对作业面采取覆盖的措施来防止雨水向下渗透。当降雨量大于10mm/d时,务必停止施工作业。雨季停止施工,为避免雨水对坝面的冲刷,应在表面铺设一层保护层用以保护坝面,雨停复工后再撤除保护层,同时调整填筑面的含水量,保证含水量在合格范围内,通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并做好记录以备查。
4结语
综上所述,土方填筑作为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稳定性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技术的运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由于水利工程对各施工阶段的质量都有较高要求,通过对土方填筑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土方填筑施工质量,降低因不规范技术操作带来的工程问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节约。
参考文献
[1]张万里.龙溪水治理工程中河岸坡填筑与防护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0):56-58.
[2]潘亮亮.河道治理工程土方填筑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0):287-288.
[3]杨小明.河道治理工程堤坝施工的技术细节[J].绿色环保建材,2018(5):169+172.
[4]马洪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