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铮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也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当前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工程方案,以此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但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为保证建筑项目整体达到合格标准,应确保工程的主体部分结构质量过关。同时,随着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不断增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也随之出现,并逐渐加重,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应确保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实际性与稳定性,使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效率全面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针对建筑物质量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工程建筑物的刚度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整体的检测来确定建筑物的质量,确保全体住户的安全,目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到建筑物检测方法非常有效,但同时检测方法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学习研究,才能使得主体检测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1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包括众多方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检测、对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检测等。总之,质量检测尤其是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做好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好坏和建筑物的寿命周期息息相关,一个好的主体结构能够使建筑物在规定年限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体结构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载体,做好建筑物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鉴定基本依据,也是建筑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
2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基本特点
(1)合法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由国家发起、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落实的主要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依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全过程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也受到法律的保护。(2)公平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执行相关的检测的工作,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环节的严格控制工作,具有着公正性的特点。(3)真实性。检测部门的最终报告,是在真实的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工作的真实性负责。(4)准确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部门的工作,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工作,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保证。
3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存在的检测问题
3.1缺乏技术指导
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会受多种因素阻碍,从而影响建筑结构的质量。而质量监督部门在检查出问题后,通常进行批评和指出问题,未给予专业的技术指导。施工方缺少施工技术指导,会影响建筑工程结构质量。
3.2质量检测无监督重点内容
检测部门在检测中对检测区域进行事无巨细的检测,此种检测看似合理,但却缺乏检测效果,使用的监督方法和检测手段单一落后。部分质量检测部门实施公示检测内容和定点督查的方法,致使施工单位做好准备工作,投机取巧,经常会有蒙混过关的情况。检测技术和手段也无法满足检测指标,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不符合标准。
3.3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相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和理念方面的缺失,尤其是在当下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对于质量和技术设备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试验检测分析的准确性。然而相应的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工作却存在着资金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在设备的更新使用上存在着困难,进而使得整体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检验检测的实际要求进行误差的缩小工作,但是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发展缓慢。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4.1明确工程质量的检测内容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包括钢筋数量及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砂浆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等。在检测之前需要对检测的目的进行明确,并确定检测内容,因此在检测工作准备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当根据检测内容选择相关方法,对仪器进行检查,保证带齐需要的设备并查看检测环境是否满足检测内容的要求,保证检测结果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4.2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法律依然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因此法律的进一步细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根据我国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建设流程和生产体系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监管工作的标准进行执行,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的落实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完善和建立起建筑工程的责任体制,并通过追溯制度的确立使得安全问题的处理有据可依。尤其是在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中,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资源浪费进一步减少,也使得各个部分的工作更加合理化。
4.3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1)建立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需要加强资金方面的引入工作,使得检验工作面逐步扩大,多型号、多功能的新型设备的使用,也就使得标准化的作业体系得以建立,提升检测工作的准确性。(2)定期开展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的工作。设备的使用具备一定的损耗,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配备专业的检修、维护工作人员使得设备的工作条件不断优化。(3)引进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智能化分析装置,进一步提升工作精度。另外,检测工作人员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构件的抽查的工作,检验工作中需要确定好抽样的数量,以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差较大的负载构件为基本的原则,样本需要具有代表性,进行随机抽检的工作。例如,在混凝土试块的检测中,需要检测强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压性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对于材料进行检验的工作。可以采取动态监测和静态检测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抗压强度的测试。动态检测法:在起振器脉冲、共振的作用下。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进行测量;静态检测法:通过超声脉冲法、回弹法、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
4.4注重从业人员的培养
作为检测工作的执行者,检测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检测单位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水平与素质,并加强责任心,提高使命感。主管部门应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测队伍,在培训中心不断加强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提高职业素质,使其在工程检测工作中更加谨慎认真,以此提高工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因此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工作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加强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确保能够实现及时有效的检测,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2]孔繁榕.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居舍,2019(24):42,60.
[3]汪天舒.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