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玉新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玉新
[导读]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身份证号码:23233019890809XXXX  152400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首先介绍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价值,其次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最后提出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促使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与工程项目在不断地增长,伴随着出现了一些列建筑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人民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最终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随着国家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有效方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能够预防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从而发挥出提高建筑项目质量的作用。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价值
        在建筑工程中开展管理工作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想要做好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首当其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遵守国家相关建筑条款条例,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方案。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导致原有的传统管理工作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需求。因此成为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急需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
        建筑工程钢结构质量管理项目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往往工作量很大。其中涉及到了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要管理层能够统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充分考虑到各种要素对于施工项目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案。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导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钢结构施工项目难度大、施工项目多,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要求高,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满足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不重视,一些指定的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导致执行效率不高,员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行为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效率不高。企业在监管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疏忽,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导致一些项目的质量很难满足相应的要求。
        2.2监督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关联紧密,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很有可能导致其他环节发生问题。监督机制的作用,就是确保工程流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都能满足要求。不过,一些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对监督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施工现场没有落实到位的监督管理工作,致使施工现场的一些不合规操作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经常造成质量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3建筑工程项目外部施工环境管理缺乏规划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工作必不可少,是施工过程科学有序规范化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外部施工环境中,需要对施工环节与步骤进行正确良好的管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性,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而当前建筑行业的普遍现状是,在外部施工环境中缺乏科学正确的规范。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导致入行门槛降低,造成施工人员或团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项目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导致整体项目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并不具备建筑资质,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进行项目建设,实施项目施工。这种问题的出现对建筑市场产生严重的扰乱效果,导致建筑行业不健康发展,致使建筑行业出现不良竞争的状况,并且建筑工程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出现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

因此,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建筑单位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同时,需要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意识,增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3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3.1提高对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的重视度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在明确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下,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会得到质的突破,呈现完善发展状态。简单而言,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应要设置建设目标,进而可以使得施工质量有所依靠。管理工作人员应要明白经济效益的提升只是建筑工程的前期表现形式,而建筑在后期的正常使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才是最终目的。在综合性目标设置过程中,需要依托不同阶段的实际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工期而言,则需要按照平均的标准和施工条件,合理设置,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追赶工期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设计内容较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因此需要详细了解施工方案,进而可以合理安排管理工作人员。
        3.2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有“规矩”就必须先建立生产规矩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责任与义务明确化,才能使管理人员在执行时有本可依,使建筑商在施工中有本可奏。完善管理机制要求端正施工方、监督方的思想态度,建筑商要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使建筑商明确质量和责任是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监督方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执行,做到公平公正,从进料到施工,直到最后竣工一直如此。
        3.3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建筑工程领域再合适不过了。尤其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建筑需求。比如,当今发展势头良好的智能建筑,就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支持,同时辅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形成完善的智能建筑施工体系。企业可以定期为员工开展先进技术学习大会,通过聘请国际具备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员工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认知,并认清自身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企业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先进设备的装配,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3.4优化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管理
        让建筑工程各部门和各成员在统筹规划下进行管理,分工有序,相互协调,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在具体做法上,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整体协调,要从建筑工程管理的顶层设计入手,对建筑工程中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等方面进行宏观规划和部署,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工程标准进行管理,在各部门通力配合下保障项目按时完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管理工作人员的人力、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可以有效了解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宣,刘艺峰,艾泽华,王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1):124.
        [2]孙晓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0):132.
        [3]樊云龙.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9):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