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李鑫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鑫
[导读] 摘要: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
        身份证号:37078419911227XXXX 潍坊市华夏建安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安丘市  262100
        摘要: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基础材料,其施工技术及质量会较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科技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
        关键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1实际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1.1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这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浇筑技术。待第一层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后,就需要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灌注浇筑操作。此时最先浇筑的水泥还未凝固,所以继续浇筑不会影响到整体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想要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则必须要按照先短边后长边的顺序来进行浇筑,主要是为了让混凝土可以在后期凝固过程中形成水平方向的施工缝,提高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这一技术被应用到了面积适中且厚度较大的浇筑作业中,需要对其做好区分。
        1.2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通常情况下,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只适用于开工后混凝土供应较少、混凝土厚度适中且施工面积长度较大的浇筑作业情境。施工中,若要使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需要先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末端进行浇筑。之后在混凝土初步凝固时,才能够开始进行第二次浇筑作业。需要强调的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并不适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通常情况下,顶层完成浇筑后最底层同样不会凝固,这便是可以进行多次浇筑的主要原因。相关案例证明,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有助于提高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1.3斜面分层浇筑技术
        与前两种技术相比,斜面分层浇筑技术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除此之外,它还适应于倾斜角超过30°的坡面混凝土浇筑。需要强调的是,施工过程中若选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则每一层都不能浇筑到头,而在进行下一层的浇筑作业时还需要再将上一层的空缺补齐,如此便可以构造出阶梯式的浇筑层次,从而提高整体浇筑质量。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环节
        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原材料准备阶段时,应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严格选用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以后,施工人员应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中的实际环境条件得出最理想的配合比。首先在保证配合比的前提下,也应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成本,确保整个施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其次应注意混凝土集料实际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应科学的测量实际含水量,然后根据配合比适当调节混凝土中的掺水量。确保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比例都满足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2.2混凝土搅拌环节
        确定好配合比之后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施工。施工人员首先应注意各个材料的投入顺序,一般投入顺序是石子、水泥、砂、水。如需加外加剂时,应将每一次搅拌需要的用量提前准备好,并与集料一同加入,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其次,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不能低于1min,以各个材料能够充分搅拌均匀为准。第三,为保证搅拌完成的混凝土符合相关要求,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各项指标合格之后才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3混凝土浇筑环节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概况对浇筑的用量、时间、运输情况以及构件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出一个最佳的浇筑方案,确保人员可以按计划有序开展浇筑工作。一般而言,浇筑施工人员振捣操作可以通过插入式的振捣器来完成,在过程中需要分层开展浇筑与振捣工作,确保浇筑厚度满足要求,避免出现下层混凝土凝固前尚未浇筑完上层混凝土的情况。


        2.4混凝土养护环节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后期的养护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避免因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湿度,降低其表面的散热效率和水分流失效率,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因为水化反应引发结构裂缝问题。在控制表面湿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塑料、草帘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影响混凝土结构紧密度,确保混凝土不会产生干缩裂缝现象。在控制表面温度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水洒在混凝土表面,确保表面温度符合要求,同时保持其含水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3.1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落实,能够很好的改善质量管理效果,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因此还需要将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人员表现情况进行明确,根据员工表现给予必要的奖励跟惩罚,这样才能够让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来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管理效果。
        3.2强化施工环节的监控工作
        只有构建相关的质量监督以及检测小组工作,强化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施工的规范性跟合理性。在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对施工的具体操作进行明确指导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项施工管理规范,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做好施工流程的优化管理,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
        3.3做好人员素质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只有把握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但是在现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都会选择农民工来进行施工作业,这些农民工的专业技能跟素质不足,也就难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施工人员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工作,提升所有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在遇到了突发情况之后,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也能够及时进行应对以及合理解决,从而保障了整个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3.4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
        在当前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参与施工的员工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对项目的规定标准来制定这一项目的施工流程,在完成整个流程的最终制定之后,需要进行技术的交流工作,也就是设计员工需要对设计的流程对参与现场施工的员工进行讲解,说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施工的前后步骤。在现阶段,技术的交流与项目的设计在整个工作的中是比较重要与基础的,对后期的建筑施工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建筑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因此,建筑物的修建质量与安全性是人们最关注的事情。而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时的最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其质量与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施工的时候重点关注,认真对待准备预施工的整个阶段。
        参考文献:
        [1]朱书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9,16(26):163-164.
        [2]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13):160-162.
        [3]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10):193-194.
        [4]刁广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75.
        [5]张晓慧.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7(0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