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甄贺轻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甄贺轻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受到普遍关注。
        身份证号码:13012819760316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受到普遍关注。主体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要做好主体结构施工工作,保障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满足施工标准要求,保障建筑的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繁荣和发展。但是,随着当前阶段人口上涨速度过快,城市人口涌入过多,使得城市土地资源更加紧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矮层建筑物提升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把握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会导致整个楼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威胁到居住在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1建筑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的主体结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量。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物功能的多样化,建筑主体结构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和质量,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建设是基于地基之上的,因为建筑物的地基是建筑物的荷载和阻力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支撑整体的建设工作。整体的建筑项目由建筑的地基和建筑的主体两部分组成。因此,保证建筑物地基和建筑物主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在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的话,就会对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垂直度等,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1)重视标高线的设置,要对标高线进行精确的定位,在标高线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还要能够利用水准仪对标高线进行二次测量;(2)为了使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得到保障,对于主体结构边角柱的设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位,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可以利用重锤或者是激光仪来对垂直度进行进一步的测量;(3)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轴度的控制,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测量点,通常会使用激光经纬仪来对其进行引测。
        2.2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占据重要位置,其不但与施工进度有关,还和施工质量有莫大关系。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对一些薄弱位置进行防水处理,比如房屋的阴阳角,在正式施工前,务必做好附加层。另外,在对建筑底板上的钢筋进行绑扎时,若想避免钢筋碰掉砂浆的保护层,或是刮掉墙内的防水层,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绑扎前,务必布置好临时使用的纤维板,以起到保护防护层的作用,应使用随拆纤维板和随浇混凝土的办法。待外膜完全清理掉以后,则进行外墙防水工作。此项工作需要严格依据外墙内贴的方式进行,拆除墙底压顶的保护装置,随后做好防水接头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地下室的施工裂缝,施工人员要应用2cm厚的钢板止水带来处理裂缝,若是在施工中碰到地梁则会影响钢板止水带通过,这时需要绕行,保证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可以满焊,没有一点缝隙。
        2.3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施工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固结和施工质量的优化至关重要。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对用于墙结构、梁结构和柱子等的模板材料进行选择和控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坦,且要确保其无突起或明显的裂缝。还需确保外墙模板的长度比内墙模板的长度长,然后使用海绵条检查模板与墙体之间的附着力,以防止淤泥在浇筑过程溢出。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采用举升墙的先进模板技术,严格控制模板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并避免钢筋裸露。另外,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覆盖绝缘层,可以有效防止模板拆卸时的粘连现象,以提高对模板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要减少拆卸过程中对模板的损坏,所以应特别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免雨天损坏绝缘层并影响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
        2.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属于重要工序之一,在绑扎钢筋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内容和施工规定要求,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钢筋绑扎规格和形势。为了能够确保钢筋绑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需要在绑扎顶板和梁等水平构建钢筋时,能够提前铺设模板提供行人通过,钢筋绑扎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要详细检查绑扎效果,及时处理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手续,并在施工处挂出标识牌。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产生的交叉点,需要全部使用铁丝完成绑扎,双向受力的刚健昂也需要进行全部钢渣,确保绑扎的铁丝呈现出八角形的形状。在施工中如果施工结构和形势比较复杂,施工人员需要仔细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的正确顺序,施工人员要跟技术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共同探究钢筋绑扎顺序,排除质量问题出现几率。
        2.5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
        2.5.1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在建筑中若底板需要铺设混凝土管道,那种在实际建筑中要选择“边浇筑边拆管”方式,且在混凝土浇筑中多选择“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浇筑,每个作业面均要分为前、中、后三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建筑中一边进行浇筑,一边抹平地面,针对实际得出的标高、厚度等建筑数据,在建筑中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数据合理性、准确性,且在建筑中要确保小白线标高及建筑表面平整性。
        2.5.2墙体浇筑
        在对建筑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通常要从墙体的一侧开始,应用循环浇筑的办法展开。且每次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能高于1200mm。只有等到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停止后,才可以继续进行浇筑工作。其在终凝混凝土以前,还需拉线抹平混凝土的上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聚性。对于附着在模板或是钢筋上的混凝土浆,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将其清理掉。
        2.5.3顶板浇筑
        顶板混凝土的浇筑与墙体的一致,也需从一端开始,但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要及时进行振捣、抹平,并选择“赶浆法”进行浇筑。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不管钢筋还是混凝土的施工,都有许多要求和方法。另外,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各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2]姜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3):171+173.
        [3]王义红.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1):111-112.
        [4]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5]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