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方正校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摘要:钢筋混凝土在坚固度、持久性方面表现较好,现代建筑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混凝土结构当中钢筋保护层实际厚度会对混凝土结构、承重力以及构件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混凝土结构当中钢筋保护层在厚度上的合理性能够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因此针对保护层厚度实施检测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与混凝土在温度线膨胀系数方面基本一致。钢筋抗拉强度较高,属于柔性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强,属于刚性材料。运用机械咬合方式或者是凝结作用可以使钢筋和混凝土有效粘结。就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钢筋混凝土广泛运用于建筑结构当中,而钢筋保护层的实际厚度和建筑质量与安全联系紧密,因此需细致检测钢筋保护层实际厚度[1]。
一、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钢筋保护层能够避免钢筋被锈蚀,使混凝土和钢筋的耐久性得到充分保证[2]。在防火要求高或者是高温环境中,混凝土实际导热系数不大,保护层可以避免构件中钢筋温度过早达到熔点进而使强度失去,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实施的必要性
钢筋混凝土构件要想在使用时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就需钢筋保护层在厚度及位置上和实际要求相符,否则将会使安全质量受到不良影响。当厚度超出设计当中要求的厚度时,就会使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受力截面减少,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使构件开裂实际几率加大[3]。对于梁板类构件来讲,如果底部受筋力出现保护层过大情况,会使梁板底部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构件承载力有所减小。而在保护层过小情况下,混凝土将难以充分发挥约束钢筋的作用,进而使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抗压能力受到不良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钢筋抗拉力较强,混凝土主要发挥抗压作用,抗拉力承受能力不强。只有在混凝土和钢筋有效配合的基础上,才能使混凝土紧握钢筋,促进二者性能充分发挥,进而使构件承载力得到充分保证。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有效实施策略
1.检测准备
首先,人员准备。厚度检测属于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因此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需充分了解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对检测单位具体概念有清晰认识,掌握着建筑方面的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理论层面的知识和检测需求相符,并且检测人员需具有良好现场问题处理能力[4]。其次,现场准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工地中往往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存在,因此在检测工作开展之前需和相关人员将沟通工作做好,了解相关的资料内容,如检测部位的相关施工图纸,并且对检测构件进行清理,将构件中存在的杂物清除。最后,设备准备。检测工作往往会在现场进行,因此需将检测时使用的设备准备好,并且根据相关规范将检测数据充分记录。
2.检测方法
首先,确定检测数量与方法。在检测工作实施时,需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针对检测区域进行共同商定,板类、梁类构件需在百分之二以上,构件数量需达到五个以上,并且梁类构件在比例上应高于百分之五十。就梁构件来讲,需针对受力方向为纵向的钢筋实施厚度检测。就板构建来讲,样本需超出六根,并且范围需大于一米。就检测部位来讲,需选择影响结构承载力以及耐久力的部位。其次,对检测过程进行控制[5]。选择好构件之后,需将检测部位的浮浆以及杂物清洗干净,将检测仪探头与检测仪主机使用数据线接好,然后将电源打开,对检测仪进行清零处理并且预热。清零过程中,探头最好不要与金属物体之间距离过近,需将施工图设置好钢筋直径,充分了解布置走向,然后实现对被检测钢筋的初步定位。就探头位置来讲,需和钢筋轴线之间保持平衡,扫描钢筋时,需和钢筋轴线实际方向之间保持垂直,当听到仪器发出滴声之后,钢筋位置会恰好在探头下方。
在此情况下需将扫描速度放慢,然后运用往回方式进行扫描,将位置标记好。根据以上描述的步骤逐一将其它相邻钢筋标出。在进行保护层厚度测量时,一根钢筋需测量两次,钢筋直径在16mm以内的,保护层厚度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不大于1mm,否则获得的监测数据为无效。所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需进行相关计量校准,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如果检测时误差较大,需找到误差较大原因,对此处进行重新检测,仍然和要求不符时,运用局部开凿方式进验证[6]。保护层厚度在小于探测仪的最小区域范围时,需在探头处进行垫块的加设。运用这种方法时,针对垫块选择问题,需优先对和垫块相适应的仪器进行选择。在选择垫块为自制情况下,需保证其表面的光滑性与平整性,厚度存在的偏差应低于0.1mm,这样才不会使仪器受到电磁影响与干扰。计算保护层厚度时,需扣除加热块厚度,并且在原始记录上进行明确反映,运用局部非破损与破损方法校准,校准时相同批次检测点需大于6个。
3.数据分析
当检测完保护层厚度之后,需将相关数据计算好。如有垫块,则计算时需将垫块厚度去除,然后进行详细统计,计算出平均值。在实施破损校验情况下,需将校验结果作为数据再修改时的依据。
4.检验结果处理
进行检验结果的主要对象为不合格构件。一般来讲,出现不合格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在构件厚度不足的情况下,其整体承载能力会受到影响,混凝土比较容易出现开裂,且钢筋易会在此情况下被腐蚀。在此情况下,不仅会使钢筋实际使用时间缩短,也会使钢筋实际承载力减少,进而使构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是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在厚度过厚的情况下,钢筋如果为纵向受力,会使保护层厚度与钢筋合力点到达构件截面的距离有所增加,进而构建在截面高度上有所减少,最终影响构件整体承载能力,最终使其产生安全隐患。针对不合格问题,需积极运用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保护层厚度过厚导致检测不合格问题,设计人员需进行重新验算,并且将与要求不符的构件向责任方退还。然后责任方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保护层厚度过薄导致检测不合格问题,需进行加固处理,先运用粗糙化方式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然后对其表面抹灰,提高砂浆实际强度,也可以在构件底部进行钢丝网片的增设,促进其抗裂性的提高。一般来讲,在保护层过薄情况下,粘接性不会太好,需运用高压设备对细石混凝土方面的材料进行喷射。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讲,钢筋保护层的实际厚度会对其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却往往会对这部分有所忽视,进而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工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钢筋保护层实际厚度对工程的重要性,根据具体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做好这方面的检测工作。同时,对每一份施工图纸都需认真查看,借此了解钢筋方向、间距等多方面问题,保证检测工作在实施时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俊.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与检测关键思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2002.
[2]谢贤阳,程正茂.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42-143.
[3]黄永猛.探析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J].建筑•建材•装饰,2019(7):135.
[4]罗建才.结合工程实例谈建筑结构实体检测[J].四川水泥,2019(11): 315.
[5]陈涛,张敏,翟超.无损检测技术在既有地铁结构现状检测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9,41(8):115-118,129.
[6]李天博,尹玉瀚,李晨晨,等.基于软测量的钢筋混凝土内部钢筋检测算法分析[J].施工技术,2019,48(6):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