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污染成为头号问题,风力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以分布广泛、无污染、可以再生等优势在我国发展迅速。为了提高风电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必须要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把握质量安全管理要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中的各类风险因素,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关键词:风电工程;安全管理;
1 风电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在不同的经济条件、政策和自然条件下,导致不同区域的风电工程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安全管理模式,原有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安全监管需求,所以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对风电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风电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是风电工程顺利施工的保障,只有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才能够降低风电工程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对于风电工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风电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风电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风电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他们是施工现场的主要参与者,但是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由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没有接受公司定期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素质普遍不高,对安全施工知识的认知度有限。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有些施工单位也没有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施工交底,导致施工人员不知道如何安全施工,从而给风电工程施工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2.2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风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根本还是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样能保证各个施工环节可以落实。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这种专业性不仅仅包括对管理学方面的专业性,还需要对风电工程的相关技术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达到管理规范的实际要求,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与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某方面的缺失,能够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当前风电电力专业化人才的缺失是导致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发展迟滞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风电工程建设企业也缺乏一套有效的培训制度。
2.3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化
在实际的风电项目建设管理中,有些管理者只关注投资决策环节,对质量安全管理没有关注,只是形式化,这样导致质量安全管理效果无法到达预期。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风险发生时无法达到预期安全管理的效果,编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则可以使管理工作的执行具有制度依据的支持,管理工作也更加具有科学性。在风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是所有工程开展的核心。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工程施工案例现状来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反映出了风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的形式化,安全管理制度的的不健全。
2.4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力度的缺乏
施工单位和现场施工人员之间还有包工头的角色,一般都通过包工头间接传达给现场施工工人,这也造成指导效果大打折扣,安全生产无法按照预期进行。包工头承接项目的目的是盈利,这样会使包工头节约成本导致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按照规范执行,这是施工单位无法改变的事实。
2.5 自然灾害风险
风电项目施工中自然灾害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沿海地区多为雷电、台风、海啸和盐雾等,而北方地区多为雷电、暴风、洪水和沙尘暴等。风电设备和部件是暴露在外界的,且所占的面积很大,容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蚀。
当前风电项目设计虽注重提升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因自然灾害致使风电设备受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3 风电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投入、提高技术专业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风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息息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应掌握扎实。风电工程企业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必须对施工项目的技术人员培养增加资金投入,使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素养得到提升,并招纳技术型人才,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满足风电工程在进行建设时对于人员的需要,降低风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几率。
3.2 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就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建设进度。为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进场时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可以建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并定期观看公司安全宣传片。除此之外,施工前还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提升其施工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电力工程在施工阶段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
3.3 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主要是正式施工之前,应当由专业施工人员对具体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分析其施工难度系数,施工期间存在有哪些安全隐患,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具体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规范各项操作。施工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准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举行安全事故演练,通过多种方法渗透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3.3.1 机械、人员进场的检验
机械和人员入场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有效的把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安全管理人员要对现场特殊作业人员和起重机械进行资质审查,严禁“无证人员”违规作业,组织开展入场考试,人员准入的重点是四种人员:起重司机、安装、起重作业、机械管理人员。机械管理、操作人员要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严格按照机械准入制度,准入机械证件齐全,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标准要求,拆装过的起重机械,要重新验收和检验;新购置的起重机械有生产许可证和型式试验报告;机械进场的主要条件:主要受力构件不得变形;安全限位装置齐全、灵敏;零部件不得锈蚀;有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资质和规定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特种设备应有安全许可证。
3. 3.2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在曾经合作过的企业中通过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发生的次数,选择能长期合作的企业,能够做到专业化的施工。长期合作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帮对方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这样长期合作可以减少交流障碍,并不断积累经验,用专业化解决施工单位资质不高、专业人员不足、配合不好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得到保证。
结束语:
随着风电工程项目的迅速发展,对于针对质量安全管理更趋于专业化、多样化发展。通过分析风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点,并针对其中的要点进行具体对策,制定健全的安全体系、科学的项目方案,有利于完善实际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模式。优化和提升风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利基础,从而促进风电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军. 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2014(12).
[1]王 勇. 风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分析[J].风能,2012(9).
[1]朱奇桓. 浅析我国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