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探索 张宣伦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宣伦
[导读] 摘要: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
        新疆生产建设团第二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水利信息化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用在水利上达到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随着信息化在水利各领域的不断应用,必将助推我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当前已掌握的信息技术来开发水利相关信息资源,不仅要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同时还要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进而全面提升水利建设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效益。
        1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1.1管理方面
        当前很多的单位都已经发布了水利信息化管理和协调部门,并且在第一时间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方法,但是达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有的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将这些制度进行使用,有的部门任务不清,不知道自身应该做些什么,这些信息化规范无法有效的进行使用。水利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很多的不团结情况,一个部门都在做自己份内的事,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一切管理都很混乱,造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1.2资金方面
        近几年来,虽然已经加大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投入,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原因没办法解决,比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仍然格努上其他建设的需要等等,这样就让水利信息化建设收到了阻碍,没有办法让效益得到正常的发挥。
        1.3资源方面
        水利信息化发展是需要信息进行共享,资源有效的整理的。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原因在一直影响着水利信息化建设,比如项目比较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等等,这样的话就没有统一性,资源没有办法得到合理的整理,无法让水利信息化建设发挥真正的作用。
        1.4人员方面
        长期以来,历经长时间的不懈努力,虽然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一队水利信息化建设队伍,但是这支队伍还存在着众多的不足。水利信息化的这支队伍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关的奖励制度,这样就会造成人才流失的非常严重,同时也一直都在招新人,这样就会成为一支没有丰富经验的队伍,无法满足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2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任务比较多,工作人员必须要深入地认识信息化建设对水利改革以及水利系统日后发展的作用,将水利信息当成战略性任务来完善。水利系统可以通过举行定期培训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一线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可以通过网站、报刊以及各种媒介手段来普及水利信息化知识。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来拟定技术标准以及详细的规范,为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坚决抵制低水平工程开发以及重复建设。相关单位必须要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建设问题,对其网络进行维护管理,各地区要建设转向机构,专人专制,保证水利工程可以正常运行[2]。
        2.2加大融资力度
        因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且资金投入比较大的工程类型,想要妥善地解决信息建设问题,首先就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通过分项建设或者是分担投资模式的方式来完善项目融资,缓解大部分水利部门资金紧张的问题。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需要纳入到各级部门水利基本建设计划中,所有财政预算都需要有相应的科研项目或者是资金支撑,设定足够的年投入比例来分步建设,逐步完善相关问题。

在新建项目或者是改造项目建设中,必须根据工程性质以及工程规模来明确所有施工环节需要的资金情况,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资金。
        2.3完善人才结构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集中了水利、信息产业以及各种新型产业的工程类型,科技含量比较高并且属于智力密集型工作,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泛,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想要从根本上完善当前水利部门用人机制,必须打破传统习惯,改变论资排辈的情况,提升信息化队伍建设质量,使队伍逐渐转变为年轻化、骨干化类型。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信息化知识程度,将计算机的实际使用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来对人员进行评判。可以通过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福利待遇的方式来吸纳高水平工作人员,改善办公环境,吸引IT行业的人才到水利行业就业,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3]。
        2.4加快水利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水利部门想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完善内部互联网建设,通过提升互联网建设质量的方式来促进部门更好更快的发展。水利部门需要构建全面覆盖我国各个地区的公共网络,在网络上构建出属于自己部门的信息资料库和信息化的专网,通过层层检验的方式保证其达标,全面实现全国辐射,保证公共网络连接的可行性,使信息可以共享。各地区的水利部门在完善水利信息专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标准统一,规范结构,便于公共网络接入,保证水利系统的内部信息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各界别水利网站之间也应该通过数据、语言以及视频等方式将内部的资料传输到网上,除了机密文件之外,所有的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实现交换共享,借助水利网站这一平台来公开政务,让百姓可以近距离的和政府接触,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关系更加融洽。
        2.5水利信息化建设应加大软件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水利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共享的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加速向水利行业渗透,水利行业面临着全面技术升级的大好机遇。水利政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监控调度、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大中型灌区的综合管理等都迫切需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5(GIS、GPS、RS)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其中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主要技术支撑。GIS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GIS技术的发展,更取决于水利行业信息化,尤其是数字化的进程。在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指导下,GIS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而且迅速地占领管理和决策层面,并且势必作为基础技术支撑,进入数字流域或数字水利的框架[4]。GIS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网络Gls、组件式GIS、三维GIS和四维GIS、VR-GIS技术。
        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水利信息化是一项覆盖全国的系统工程,标准化是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标准化的有效运用可使建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因此,应做到根据实际需要以实用为目的,确定目标,明确任务,不搞形象工程,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杜绝低水平的开发和重复建设,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打基础,全面推进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
        3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必须要重点推广的内容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小康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水利要求,应当实行采取电子化管理以及水利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同时提高信息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这样更能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四一.总结经验务实创新努力做好“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J].信息化建设,2018(04):6-8.
        [2]杨卫东.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M].科学出版社、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17.
        [3]胡蓓姿,等主编.信息化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4]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一)[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18(09):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