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中血栓抽吸的应用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周翠香
[导读] 探讨血栓抽吸在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
        周翠香
        阳泉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心内科,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在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例急诊PCI中未应用血栓抽吸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再选取20例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IMI血流Ⅱ-Ⅲ、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的LVEF、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现象、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的LVEF、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栓负荷较重、支架内血栓的STEMI患者在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能明显冠脉血流,减少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现象,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1],是心内科最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迅猛发展,给STEMI的治疗带来巨大的进步,并且部分替代了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护士要分步完成围术期护理,争分夺秒抓紧时间进行抢救。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STEMI患者40例,均符合STEMI诊断标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启动胸痛中心,直接进入导管室行急诊PCI。首选桡动脉作为血管穿刺途径,5F通用造影导管完成冠脉造影后,根据血管病变情况选用合适的指引导管,用软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处,再次造影如果发现TIMI血流Ⅱ-Ⅲ级时给予替罗非班10μg/㎏冠脉内注入,继之球囊预扩张,根据病变情况行支架置入术,此为对照组;再次造影如果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较重、支架内血栓或TIMI血流0-Ⅰ级时应用血栓抽吸装置手动抽吸血栓2-3次,TIMI血流Ⅱ-Ⅲ级时按照对照组方法处置,此为观察组。
          1.2.2 围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STEMI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烦躁,部分患者可有濒死感,护士要在短时间内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使用适量镇静剂,同时要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并禁食,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镇静止痛,准备好造影剂、肝素、替罗非班及各种抢救药品,备好临时起搏器、除颤仪、造影导管、导丝、指引导管、球囊、支架等。②术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反应,监测心电图变化,特别是闭塞血管开通时可能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动过缓等一过性心律失常,要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抢救,观察血栓抽吸导管有无吸出物,记录抽吸次数、吸出物的性质等。同时还要观察冠状动脉内压力变化情况,球囊扩张时可引起冠状动脉内压力下降,若压力曲线不正常或压力明显下降要及时提醒手术医师,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③术后护理。卧床休息24h,如无特殊情况24h后可下地活动。桡动脉穿刺点给予止血器加压止血,定时放松止血器,认真观察桡动脉穿刺点附近的局部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表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警惕血管迷走反射,如有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监测出入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健康宣教,指导康复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3]。
1.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①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②术前及术后(1周后)LVEF。③住院时间。④患者满意度。⑤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梗、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 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改善预后,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急诊PCI可早期迅速疏通梗死血管,恢复冠脉血流,遏制心肌坏死,已成为STEMI的常规治疗方法。但PCI并不能有效清除血栓,可导致斑块和血栓脱落,引起远端血管堵塞,出现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PCI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在急诊PCI中血管抽吸可抽吸出血管内的血栓,减少微血栓的脱落及栓塞,明显减少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并发症。虽然血栓抽吸效果明显,但并非所有STEMI患者都适用血栓抽吸,如非血栓病变、严重狭窄病变、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血管直径较小(<2.0mm) 病变不宜采用血栓抽吸治疗[4]。同时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术后加强健康宣教及指导训练,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加深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2-255.
[2]何亮,陈淑芳.全程优化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J].当代医学,2015,21(29):93-94.
[3]王如珠,殷屹岗,朱莉,等. 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5,17( 10) : 1041-1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