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6期   作者: 乔际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电能在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乔际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电能在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火电仍然是我国的核心能源形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火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有必要加强对火电厂的运行管理和控制。目前,大多数火电厂采用集中控制运行方式,集中控制运行将对其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实际运行中,有必要加强对集控运行风险点的认识和掌握,本文主要分析火电厂集控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
        1火电厂集控运行概述
        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是电力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火电厂正常生产的许多过程,包括机械、动力、锅炉等。这三个部件在日常运行中都处于高温或高压状态。我们将其运行中可能引起的爆炸、触电等潜在问题称为危险控制点。随着火电厂生产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方向的逐步转变,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高。该方法虽然能提高电厂各部分的运行风险,但也能提高各部分的运行风险。为了实现火电厂集控运行部分的合理控制,必须在基本运行维护控制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安全控制。
        2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火电厂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求相关的生产技术人员具有高度的专业性,特别是作为生产核心环节的火电厂集控运行,其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素质工作人员要求更高。但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火电厂实现了快速发展,所需生产人员不断增加,招聘过程中的标准降低,导致火电厂集控运行中存在专业性不强、责任心不强的生产人员,在集控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违章操作,造成集控运行危险点的发生。
        2.2管理因素
        在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导致危险点的出现,如设备故障,处理不及时,或不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等,在日常工作中,未按规定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缺乏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会导致管理事故的发生。
        2.3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火电厂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中,涉及的设备种类很多,包括发电机、锅炉、汽轮机等辅助设备。一旦设备运行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集中控制运行的危险点。一方面,如果机械设备本身很容易造成危险点。一般来说,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发生老化和损坏。如果不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极易发生操作故障,造成集控操作危险点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火电厂集中控制设备的复杂性,要求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专业性不强、操作失误等原因,会出现操作问题,造成设备故障和危险点。
        3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方法
        有效解决火电厂集控运行中事故隐患性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集控运行的危险点控制:
        3.1做好集控运行设备技术调控
        为了降低火电厂集控运行中危险点爆炸的概率,应从程序开发的层面做好集控运行设备和技术的科学调控。首先,在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各类设备的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应进行设备使用前的全面检查,分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使用参数,并在设备出厂前进行相应的程序试验充分利用。其次,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维护的各项指标,及时做好日常检查,避免在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留下各种安全隐患,尽快处理安全隐患源。
        例如,为做好集控运行综合管理工作,某火电厂在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制定了以下集中控制运行控制计划:(1)企业向正规设备制造企业采购所需的火电厂集中控制装置,并从设备电子程序、设备硬件、设备使用参数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在火电厂集中控制技术使用过程中,生产设备的安全控制应严格按照嵌入式关联结构的要求进行(3)集中控制操作设备每天检查一次,集中控制操作的内部程序应定期更新;外部部件每月检修一次,实际操作中应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记录。


        在火力发电厂集中控制设备危险点的安全防范和管理中,管理者主要从设备应用的角度探讨方法。一方面,危险点控制从设备生产控制的源头抓起,合理开展安全隐患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中,做好科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隐患进行综合整治。因此,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对设备危险点的有效控制策略。
        3.2加强标准化操作和监督工作
        对于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为了实现对危险点的有效预控,必须不断加强职工值班纪律。同时,结合预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值班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完善,并在企业的经营和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避免在采取应急措施和错过最佳补救期的情况下应急失败,会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在实施了一定的防护措施后,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和演习,确保在实际生产中能够熟练操作,避免失误。这也有利于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充分发挥效力。当集控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或安全事故时,应充分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演练的内容和顺序进行有效补救,确保各项措施有序进行,防止危险扩大。
        3.3信息化技术引入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管理的部署和实施提供了帮助。因此,在当前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管理中,有必要及时分析信息技术在技术运行控制中的应用。例如,在火电厂集控运行管理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现有电厂的运行中,有助于火电厂集控运行管理预控工作的实施,并体现实施特点对电厂危险点集中控制运行管理,以满足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管理的实施要求。通过设置岗位权限,可以避免操作系统超限操作的风险。
        3.4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管理过程中,职工的安全意识对其稳定运行有很大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一些重要的危险点,从而扩大危险点的影响范围,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对火电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职工的安全意识,由被动的安全管理向主动的安全管理转变,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5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先进技术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火电厂生产经营发展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短板逐渐显现。在火电厂集中控制运行中,生产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已成为影响危险点发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国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生产技术要求的技术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同时,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进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新技术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在火电厂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作用。此外,加快对现有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造,加强当前先进信息技术管理的应用,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效地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的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有效消除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可以保证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安全,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总之,在火力发电集中控制运行中,对危险点进行有效的预控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经过以上介绍和分析,作为电厂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危险点的预控工作,并根据具体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帮助企业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培训教育,落实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安全责任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火电厂安全生产提供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邢国君.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研究[J].2016,7(6):108.
        [2]晋世豪,刘鹏举.浅谈集控站运行管理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2014,9(5):59.
        [3]马良木.关于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探讨[J].科技风,2017,8(12):177.
        [4]?王永锋.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及有效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8(1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