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烈,张雅娟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奎屯供电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奎屯市,833200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网络的不断完善,供电系统运行结构与形式的优化改革,推动了电力计量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为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供电企业在建立健全计量管理标准化机制的同时,针对用户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对计量技术、设备等进行优化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计量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关键词: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应用策略
1在电力系统中推进计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满足用户多元化的用电需求
当前阶段,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入改革与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使得电力网络系统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是有效满足不同性质用户多元化、差异化用电需求的重要保障。用电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用电形式愈发多样,这对于电力计量技术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电力计量技术、设备的创新与改革,电力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发展形势下,为保证供电单位计量工作的整体质效,需要计量工作者依照标准化技术、工作规范,有效落实实际工作目标,在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化计量系统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管控,降低人为失误造成的运行风险,推动供电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1.2全面提升电力计量的效率性与安全性
在电力计量领域引进智能化、自动化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系统功能,对计量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深入分析、准确计算。在全面提升电力计量准确性与效率性的同时,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监管,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督与反馈,在保证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方面有着优势作用。积极推进电力计量一体化、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在全面提升计量工作质效的基础上,为供电企业长效发展目标的落实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在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电力计量技术所具备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使人力、物理及其他资源更加节省,为电力计量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稳定、高效的电力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以标准化技术、设备为基础,对实践工作流程进行统一规划,才能更好地确保计量工作的有序推进,为供电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智能化电力管理体系提供支持。
2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现状透视
近年来,随着电力网络系统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评估、处理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以及电力一体化客户终端和自动化变电站的广泛分布,我国的电力计量事业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很多地区已经整体进入了电力计量技术自动化阶段,电力计量一体化技术表现出系统、智能以及网络化的趋势: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集变电站、电力系统、客户终端等用电部门的数据,并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研究和处理运用,实现了电力计量设备与电力计量技术的一体化应用及管理。然而,虽然国内的大型电力计量设备和设施已逐步向发达国家的水准靠拢,但在直接面对用电者的电力计量基层部门,如一些中低压配电系统、县级电力系统中,往往出现电力计量设备和仪器老化、损坏、不足等诸多问题,使得电力企业无法对能源的消耗情况做出有效的监控,导致电力计量工作无法正常、及时地开展。经过大量调研发现,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部分设备在老化、损坏之后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维修,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计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技术参差不齐,对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等掌握了解不足,操作起来非常生疏,降低了电力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量工作人员的现场验收和检验电能计量装置的经验仍然十分缺乏,其适应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都还有待大幅提升。
第二,在对电力计量设备、装置、仪器的统计分析数据进行处理时,部分机构和部门没有做好数据资料的妥善保管保存工作,使得电能计量相关报表数据失真,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基础信息,影响了电量及线损等一系列经济指标的计算,同时也影响了电力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其次,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工作中,部分监管监察部门对工作单位和部门的管理指导工作没有充分实施,致使电力计量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和职业精神,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尽职尽责地对电力消耗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影响了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提高推广及应用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力度,规范电力设备的运行管理及维护。第四,我国的电力计量工作队伍十分庞大,电力计量工作人员经常发生变动和调整,影响了相关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3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的对策
3.1优化改进计量误差
一是革新计量方式。采用新型的计量设备仪器,淘汰传统的一表乘三计量,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的精准性,同时,查出导致误差的根据原因,减少计量误差问题的出现。此外,还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计量装置,不断完善、更新电力计量设备。二是改进监测方法。为了推进监测工作更好的进行,需要不断改进监测方法。首先,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精确处理,优化并及时保存数据,实现信息数据监测;其次,及时发现校正不规范计量装置,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计量装置监测水平。
3.2强化管理水平,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对于电力计量工作十分重要。加强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同时,能够提升计量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加强配电工作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以学习标准化的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强化标准化意识。此外,还要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能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班培训,提高计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3鼓励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新技术
电力计量技术要积极自主研发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熟练应用各种新型技术。首先,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熟悉先进设备的性能并熟练掌握。尤其是要重视电力计量设备的核心原件的研发,在高科技、高效率的基础上向设备智能化发展,比如;加强继电器自我识别、校正、修复等功能;其次,加强智能电网技术的建设,运用现代化通讯设备能够及时预测、排除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选用可靠性、开放性的电力计量模块,以便提高信息收集整理速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最佳状态。
3.4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体系,设置专职管理机构,制定详细完善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加强监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管理工作明确划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做到奖罚分明,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强化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制度,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可靠性。做到制度完善、监督有力、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管理体系。
结束语:在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经营与运作的过程中,非常的强调电力计量管理,因为提升电力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可以使得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更好的进行合作,为双方争取更多的利益。在新形势下提升电力计量管理是必由之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桂力.刍议如何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J].科技视界,2018(35).
[2]贾晓旺.智能电力计量在用电保护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
[3]陈雷.电力企业如何检测电力计量系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
[4]王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电子世界,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