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源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浮供电局 527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电网建设的自动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为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建设目标,需要大幅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换代是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增大的情况,应当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建设高效、经济的系统,维持城市电力的稳定运行。城市配电网技术的革新能够解决需求与实际供应间的矛盾,我国已然领会到电力系统升级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加大对配电网的投入。但由于输电线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连带多个区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积极探讨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做论述。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具体应用
引言
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推动电网安全化、稳定化发展,满足电力系统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多元化,压缩电力生产成本,让电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需要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进一步推广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主站系统规划。主站系统规划是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重要环节,渗透技术内涵构建的自动化区域主站系统应当具备多种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功能有: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况,出现故障时,在短时间内可以判定故障产生的位置以及类型,保护隔离区域和整体线路的运行安全。区域主站系统规划内容的制定要在添加远程控制和通信设备之后,工作人员结合发来的数据信息,利用远程操控的手段,将线路重构,维持网络信号的通畅,及时给未出现故障的区域送电。在抢修前要将抢修命令及时发布到系统中,并在抢修完毕后给出恢复意见,形成作业的闭环。其次是规模规划要点。规模的设定要结合配电网的覆盖面,根据城市建设的要求,在配电网系统中设置主站结构的一般形式为中型,利用DAS系统精准控制市区内的配电网络,发展高效的供电水平。DAS系统是由SCADA系统衍生出的监控结构,不仅能够完成实时的监控任务,还可以准确调度配电网的停送电过程。DAS系统能够定位故障的区域,并隔离断电区域待检修完成后恢复用电结构,将配电网络重构。该系统具有事故处理的功能,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基本结构与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相似,兼顾可靠性的特点。DAS系统可以实现内部信息交流,领导登录局域网即可查收到配电网发来的具体信息,加强事故处理的保障力度,便于整体管控,提升配电管网的运行水平。最后是中心计算机的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在设置好远程遥控和通信手段之后,还应当规划中心计算机结构。计算机是将数据信息转变为最终判定结果的工具,并对后续接收的信息一一筛选和处理,完成非故障确定的环节,实现机械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心计算机发挥具体效能的前提是检修人员应当具备极强的素质水平,抢修人员能够控制计算机的正常开关,可以结合现实的信息确定开与关的作业内容,维持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2电力负荷
对于工厂的运行而言,电力负荷的设计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针对设备中的电力负荷可靠性与出现故障后的影响大小,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等级划分,而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中根据等级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对于因出现故障终端转换而导致社会用电出现影响的电力负荷问题,而该等级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某一片区域中,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同时还可以多准备一套设备,保障在出现故障时,系统在断电之后仍旧可以及时供电。
而相较于一级负荷而言,二级负荷的影响相对较小,造成的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但是两者之间的原理十分相似,所以二级负荷的处理也同样可以根据一级负荷的处理方式进行,并且不能与国家制定的标准脱离。而三级负荷的影响相对较轻,无需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只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定期进行维护。
3供配电系统
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自动化供配电,运行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利用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保护供配电系统。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可对电网供电功能展开安全巡防,随时发现供电安全问题,并及时维修故障问题,保证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目前,自动化技术逐渐取代人工管理,让供配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保护,进一步提高电力人员人身安全,降低操作难度,也有效地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供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短路保护和继电保护。如电流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下,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供配电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自供配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依赖,系统中断路器和继电保护器得到保护,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系统故障概率显著降低,有效提高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继电保护器继电保护是电力电气工程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继电保护,能够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继电器装置的安全稳定。在继电器运行过程中,误操作和故障是最常见的问题,多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故障。应用自动化技术保护继电器,可有效提升继电器精度以及响应速度。系统中出现安全事故时,利用自动化继电保护器,能够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展开实时监控,将监控结果对比其他设备参数,确认是否提供保护。
4电气自动化应用于变电站
电气自动化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其中变电站作为供配电网络的重要节点,电气自动化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变电站与系统数据展开综合分析,进而作出科学的决策,比如将功率信号电缆向光缆、光纤实现转化。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还能够有助于变电站对电能质量的监控,了解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参数,并针对系统中参数的变化,对下一步状态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其应用领域多种多样,对于系统的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说,电气自动化应用是供配电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电力部门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让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合理和科学。随着当前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对用电需求的激增,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更多新的技术,在设计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最后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供配电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林庆炜.自动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33):236-237.
[2]陈云.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0):138-139.
[3]姚钢.试论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8(15):82.
[4]张守峻,齐广超,陈桂萍.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201-00201.
[5]李堂. 火力发电厂低压电气供配电和设备安全运行 [ J] . 工程技术: 引文版,2016 ( 5) : 00258-0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