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霞 杨然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台区线损管理作为发输变配用环节的重要管理单元,跑、冒、滴、漏问题多发,是线损治理的难点、重点。台区线损管理既面向广大用户,服务民生,又是反违查窃的主战场。对促进供电企业本质提升,降损、止损、增效意义重大。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改进与改善,作为管理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的台区线损治理、户表管理就凸显重要。台区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一种体现。以配电变压器台区总表电量和该变压器所带低压用户计费表计电量作为线损计算和考核的依据。
关键词:台区线损;户变关系;通信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线损率越高说明营配基础设置越低,企业耗费的资金越大,台区线损管理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任务也是电力企业最不容忽视的项目。若企业的台区线损管理到位,区线合理利用,减少损耗,采用电阻较低材质金属,利用物理公式计算出合适、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电流与电压比值,则说明台线区管理营配基础越高,为企业降低的资金损耗就越低,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为此提高台区线损营配基础设置水平是各大电力企业的终一目标。
1 存在问题
1.1 窃电问题
个别用户,因利益驱动,铤而走险,私自开启电表接线表盖,调整表计接线方式,不计或少计电量,导致台区线损高。还有个别用户,绕越计量装置,直接盗窃电能使用,造成供电公司的直接电量损失,导致高损台区出现。防窃防盗是台区线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1.2 模块通信不畅
终端设置问题:变压器采集终端的RS485端口设置与RS485线连接端口不对应、表号设置错误、APN地址设置错误等造成数据无法上传。485接线问题:安装终端时未能将RS485线拧紧,或忘记连接RS485线,或终端与电能表485端口不一致,终端参数设置端口与终端、电能表实际连接端口不一致。三相电压线无一相接入或零线未接入,导致终端无电压。终端掉线:现场信号弱甚至没有信号;天线脱落、损坏、与上行通道模块不匹配,非同一型号,终端故障(终端黑屏或屏幕虽亮但不显示任何信息);SIM卡、上行通道模块缺失、损坏等,导致通信不畅。
1.3 无功、电压影响
在客户用户端中,针对有些专门变电用户,电力企业应重视其无功考核。除了本应做的让电力收费系统有条不紊的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还应该使其用户端根据自身能力及条件情况来采取一些必要的改善措施,提高用户电能利用率,降低损耗,并对这些无功损耗用户采取一些补偿措施,以此有两大好处:一是能够减少变压器的负荷提高其使用寿命,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居民用户的生活水平。若以上所述方式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践,则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还能节约用户对电费的开支,让企业与用户之间都能提高各自的利益实现双赢。
1.4 台区负损
变压器台区造成负损的原因,多为户变关系挂接错误;光伏上网用户,接线错误;终端表计故障。光伏发电分为自发自用电,余电上网;全部上网两种。全部上网的,不会造成台区负损,因为在电量统计时,光伏发电量加入了台区供电量,所以不会出现供电量小于售电量的情况,但如果台区用户较少,光伏发电量较大,会造成某相走负电流,可能会造成台区负损耗。
自发自用电,余电上网的,可能会造成台区负损,因为此时的光伏发电用户的电量是计算在售电量里面的,如果光伏发电量大于台区损耗电量,就会造成售电量大于供电量,造成变压器台区负损耗。
2 解决途径
2.1 管理降损
采用技术手段积极深入高损台区调研是技术手段管理降损的主要途径,经此方法能有效的控制且寻出电网需完善的地方;现今线损管控的难题在于查找漏、偷和跑现象,针对于农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居民居住密度稀疏,具有较大的供电半径,每个季节所用电量存在区别,而且偷电技术手段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很大程度上增加线损管控的难度。因此对于查找表计故障及居民偷电在工作量上表现极大,根据以往线损管理经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将查找范围缩小,如将多个考核计量加装至 JP 柜内分相的某段线路,需定期的抄录居民子表及考核计量,并且对其计算,以此便于精确寻求某区域电能损失量,进而将考核范围进一步缩小,最终把考核计量加装至某户和某表箱上。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处理窃电行为,及时更换计量故障,追加故障计量电量,以此才能实现更好的农村线损管理。
2.2 降低线路运行损耗,更新改造线路设备
①加强线路设备改造。在架设或敷设低压线路前,要根据供区实际用电负荷,合理选择线路的供电半径和导线的材质、型号、截面积等,有效降低导线电阻率。在线路架设安装中,要规范安装线路接头,尽量减少导线接头,以免接头发热增加线路上的电能损耗。②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实行分流改造,转移负荷。对近电远供迂回、“卡脖子”线路要及时整改,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迂回倒送,增大导线截面积。③做好低压线路的三相负荷平衡工作。针对不同季节用电负荷变化较大的情况,要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防止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损增大。
2.3 计量装置造成的故障解决措施
检查变压器台区总表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接线异常,在查找故障时,首先实施现场检查,找到台区总表计量故障所在;其次通过电采自动化系统判定此台区总表计量是否存在问题。对于用户计量装置来说,因为点多面广,在查找故障时,首先要根据电采信息系统,进行初步排查筛选,再次进行现场排查,特别是经常发生故障的区域要实施重点排查。在实施电费电量复核过程中,要加强嫌疑计量装置的诊断分析,特别要加强季节性用电的用户检查。检查联合接线盒,调整错误接法;调整电流进出线,进线换出线,出线换进线即可。对于外部负荷来说,一定要在安装了合格的计量装置之后,才能计量,并且要加强临时用电的核算。加强对各类计量装置的巡查频度、力度,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查找故障。加强表计退库末端管理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因表计造成电能量损失。用电客户计量装置必须使用国家认可的合格产品,并经校验合格,保证计量准确,并能够按照使用周期校验和检修。
2.4 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数据管控
台区线损管理涉及的参数较多,相关数据量也较大,因此对当前线损管理中的营配贯通采集建模数据,要加强核查和整改,确保数据维护“前清后不乱”。规范线路切改、营业普查等有关流程,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控。同时,可充分利用现在的手机网络便利,建立台区线损工作微信群,实时通报线损指标排名,收集技术难题,分析异常数据,研讨解决方案,梳理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工作重点、难点,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便于更好地明确责任、进度和要求,统筹安排线损管理各项工作。
结束语
运用电采信息系统的大数据,进行后台监控,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同时结合生产现场,实地察看,台区检测仪器就地检测等对台区线损把脉问诊,科学有序地开展变压器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成效明显。针对高损、负损台区、通信方式、现场表计接线、线路破损、窃电等进行及时排查处理,确保变压器台区线损管理取得明显实效。
参考文献
[1] 郝纲.基于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分析[J].时代农机,2020(02).
[2] 罗雨顺,郑位明,李书.基于配电网线损实时数据在线及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4):143-144.
[3] 彭聪.提高营业管理与减少线损漏洞的措施[J].农电管理,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