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王天亮1王军鹏2张华3
[导读]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市政建筑工程是关乎着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
        王天亮1王军鹏2张华3
        1身份证号:61010219690414****,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042519930629****,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011319880506****,陕西省
        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市政建筑工程是关乎着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建筑结构基础是建筑安全的保障,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因而做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实际,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要点与施工技术做简单的分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基础指的是埋在地面以下,将建筑物竖向构件荷载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地基是指承载基础传来的荷载的土层。地基基础是建筑的立足点,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活动中的一大重难点。这是因为,基础埋深在土层中,而土层下面各项情况相对复杂,土质、地下水等均会给地基基础的承载性能带来影响。因此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难度大,过程复杂。
        1.地基处理价值
        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如果不能保障地基坚实度,则必然会对整体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基础具体是指向地基下部结构传递荷载。通常情况下,地基承载建筑整体结构的荷载,因此必须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进而有效避免出现失稳和破坏现象,基于此,为了确保土建工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必须对其沉降进行科学控制,确保地基沉降不能超出变形可控范围。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使用天然地基,在此过程中,如果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地基加固,在对地基处理之后进行土建工程基础的合理构建,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整体施工需求,进而为其土建工程建设施工创建良好的条件,保障整体工程建设效果,使其整体项目施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满足现代社会居民生产生活具体需求,为现代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条件[1]。
        2.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特点
        2.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地缘广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有不同,而采用的地基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我国四川、云南地区,不仅地震频发,还大量分布着喀斯特地貌,建筑地基施工更需要重视地质勘测和地基加固。而不同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地质条件,对地基勘察、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2.2影响因素众多
        对市政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地点多处于城市地区,而地基施工涉及到土方开挖、地下施工等。一方面,多数城市地区地下遍布各类公共工程设施,如电缆、给排水系统、燃气管道等,这些地下设施的存在,会给地基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居民区、闹市区等,市民出行、城市交通都会与工程地基施工互相影响。也就是说,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需要和相关单位接洽,规避地下设施影响,还要做好现场管理。
        2.3施工条件差且工期紧张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位置的特殊性,意味着其施工条件比较差。市政建筑工程地基的施工会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同时要长期进行露天施工。同时,为了尽快发挥工程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城市运转的影响,市政建筑工程建设工期一般都比较紧张。尤其是处于居民区、学校、医院、写字楼等附近的建筑工程,对施工单位的噪声、扬尘控制水平要求较高,很多工程甚至只能夜间施工,更导致了地基施工工期的紧张[2]。


        3.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3.1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需详细勘察分析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水的构造与分布,尽可能全面、广泛的搜集与地质情况相关的信息、数据如准确掌握施工区域内地下水分支数目、结构、水量等重要信息,进而明确地下水将给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带来怎样影响,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优化设计、有效规避,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并且设计人员需采用专业化的取样与分析手段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结构进行勘查,获得有关地质结构的科学数据与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有效保证基础设计质量。
        3.2基础设计选型
        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建筑工程的形体以及建筑功能施工要求准确计算出建筑工程的分布情况与荷载,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地区抗震烈度、相邻建筑物施工建设基础情况来选择最佳的建筑基础形式,设计出最佳的建筑基础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进行建筑基础中的砌体结构设计,设计人员可考虑采用刚性条形基础设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条形基础、三合土条形基础以及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这三种主要的基础形式中做合理选择,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效果。但如果基础宽度超过 2.5m,设计人员就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对基础进行扩展,以保证基础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符合工程要求。如果建筑物下面部分没有地下室,并且框架结构荷载较小,设计人员可考虑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形式设计。若建筑物地基条件相对复杂,施工区域内土质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建筑物框架结构存有较大荷载,设计人员就可考虑运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形式,从而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当地下室中不存在框剪结构且建筑荷载相对均匀时,墙下条基、柱基等是比较适用的建筑地基基础形式[3]。
        3.3振捣加固施工技术
        我国很多地区市政建筑工程施工面临着软土地基的问题,这种地基结构不稳定,地层土壤松散,同时含水量较高。针对这种地质结构较为松散、稳定性不强的地基工程,可以使用振捣加固施工该技术改善地层状态。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设备,通过振动、挤压的方式,来减小地层中的间隙,同时达到排水目的。目前强夯法是比较常见的振捣加固技术,即利用夯锤自由落体冲击地面,增加土层密实度和强度,以达到地基施工要求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施工简单、效率高、效果好、经济性好,但是产生的噪音较大,不适用处于住宅区、市中心等位置的市政建筑工程。
        3.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针对地基深度较浅的市政建筑工程,可以使用水泥深层搅拌桩技术。深层搅拌法是在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比较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在地层上钻孔,然后利用专业设备深入地层进行搅拌、振动,同时将水泥浆、石灰粉及适量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固化剂注入地层之中,让固化剂和水分、土壤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让土壤形成强度高、整体性好的复合土桩,以达到加强地基的目的。该技术比较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优势在于强化效果好,可以迅速让土层达到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要求。但该技术施工难度和成本较高,尤其对固化剂的选用、配比,以及搅拌设备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是建筑的立足点,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时,相关单位应提高对地基基础的重视度,并能根据施工区域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科学选择地基基础形式,做好地基基础设计;同时合理选用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不断优化施工工艺,进而提升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师铸.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20(03):179.
        [2]张登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20(03):70.
        [3]蒋思良,刘怀江,周东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核心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05-206+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