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东梅
身份证号码:3715021985121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建筑能耗较大的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为整体优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全面促进建筑行业集约高效发展,应该运用科学的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墙体节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针对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方面的特点,应该科学分析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适应性,以此来精准研判科学的建筑节能技术。
关键词: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墙体;节能技术;适用性
引言
人们对于环保意识逐年提升,使得建筑行业不得不加大新型材料的研发力度,同时秉承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建筑物外墙保温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确保建筑物自身保温性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落实。
1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是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杰出产物,不仅能够对传统施工活动开展当中所产生的噪音、烟尘等污染进行有效控制,更加能够促进工程领域与生态环保、资源能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领域的深度结合,以促进工程事业能够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当中,通常会由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材料的加工处理,而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威胁其生命健康,因此通过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有效开展,则能够予以改善,其次,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展当中,更多的强调清洁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利用,因此在当前社会各界积极践行节能环保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则能够促进建筑工程事业与市场积极接轨。
2严寒地区建筑外墙的保温技术改进方法
2.1优化窗洞以及位置的设计
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保温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窗洞的设计上,人们误认为窗洞越大越好,窗洞越大室内的阳光照射面积越大,室内的阳光照射时长越长。但事实上,在窗洞位置以及大小的设计过程中,若缺乏对建筑物所在区域阳光直射方向的考量,反而让窗口位置成为室内热量流失的主要区域。因此,为整体提升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应该科学设计窗洞的位置,按照太阳直射的方向来优选窗洞的大小。如在严寒地区,南向阳台即便是在冬季也能够保证一定的照射时长,进而让充足的阳光进入室内,有效增加室内的温度。因此,可以将南向位置的窗口位置调低,或者将其改造成为阳光房。同时,北向位置的窗洞太阳光难以照射进去,若盲目追求“落地窗”等设计,极容易造成室内热量的流失,难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保温效果。因此,在北向窗口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窗洞的位置以及大小。实践证明,相比密封性比较好的墙体,在窗户的设计过程中,即便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也能够将室内的热量流失,也能够让室外的冷空气进入室内,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值,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能源消耗。
2.2应用绿色照明施工技术
如今,绿色建筑节能照明施工技术的应用要考虑通过光纤照明技术构建照明系统,大幅度降低能耗,发挥光纤照明技术绿色、节能的优势。另外,还要详细设计照明系统,可在建筑楼道设计使用声控感应灯;在室外照明或光线较好的区域,则要选择应用光感应控制系统;在很少使用的楼梯间、地下室等区域则要应用开关控制技术,达到降低电能消耗的目的。一方面,要重视应用照明节能技术。
目前已经证实昼光照明技术可有效降低供电峰值,减少建筑能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建筑节能技术,它不仅照明效果更理想,而且还能减少电力光源需求量,减少耗电,避免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要可循环地利用能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太阳能已经得到广泛的开采、使用,将无偿的、可再生循环的太阳能应用于绿色建筑就是天然能源节能设计,不仅具备绿色、生态、污染少等优势,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3应用可持续能源
建筑工程属于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不仅体现在施工阶段当中,在后期使用环节,如果能够对原有能源种类进行转变,积极利用可再生、可持续能源,无疑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和危机的现状。在建筑工程当中所应用的可持续能源种类大致包括以下三种:1、太阳能,太阳能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它主要以利用太阳热辐射能而进行发电或是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太阳能的应用优势除了清洁无污染外,还具有能量巨大的优点,因此,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当结合当地环境特点和气候因素合理选择布置太阳能利用装置,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对于太阳能的应用多半存在于热水器的使用方面,通过屋顶布置太阳能采集装置,既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又能够短时间提高热水器内热度,确保居民用水方便。2、水能,我国属于缺水型国家,人均可用水资源量并不充足,因此为了防止水资源枯竭而对社会运转和人们生活造成影响,则需要尽可能地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在建筑工程当中设置专业的雨水清洁设施、储存设施、收集设施,在部分缺水的城市,还可以遵照海水净化设置原理对雨水进行到位清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风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也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位于世界前列,所能够进行利用的风能已经超过了5亿kn,然而就风能的利用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创新并不完善,在风能利用领域还有大量的开发潜力。
2.4选用科学接缝技术
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墙体节能技术的应用实践中,接缝的处理科学与否,同样是非常关键的。若在接缝处理过程中,运用方式不当或者接缝之间存在较大的裂缝,则势必会影响建筑墙体的整体保温效果。因此,在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改良过程中,应该着重选择科学的接缝处理工艺。现阶段在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的选择上,人们经常采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挤塑聚苯板等板状保温材料。但这种保温材料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拼接,以此来达到整体保温的效果。但在拼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裂缝,这就需要做好科学的接缝处理。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对于这类材料的接缝处理方式常常采用平缝的方式,以错缝搭接为主要形式。这种接缝处理方式,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相应的保温作用,但却无法发挥长效作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在接缝处极容易出现“热桥”效应,继而影响建筑外墙的整体保温效果。因此,在严寒地区,科学处理外墙保温材料的连接时,应该优化接缝口的处理,尽可能选择运用高效科学的接缝方式。比如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常常采用企口缝的铺贴方式。在保温材料的铺贴过程中,科学运用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整体提升保温材料的性能和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的渗透,整体优化外墙材料的防水能力。当然,由于这一铺贴方式的整体密封性比较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够增强保温材料的抗风能力。
结语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很重要的能耗。建筑外墙作为环境交互的主要场所,能够整体提高建筑物的节能生态效益,因此,行业设计者应该优化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结合严寒地区的特点,来开展改良保温方法以及隔热措施。
参考文献
[1]武欣,阎阳.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墙体节能几项技术适用性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3).
[2]褚廷明.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墙体热工性能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3]朱桐.建筑高性能外墙外保温经济厚度分析[J].建筑科学,2015,31(6):75-79,172.
[4]DB21/T1899-2011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