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光
身份证号码:41042219880719****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较快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型产业。其中在整体建筑中,暖通空调尤为重要,是建筑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建筑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增加能源消耗。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较为关注暖通空调使用期间的能源消耗问题。为此,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引进节能设备,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环境质量,而且也与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相符合,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建筑环境
引言
在建筑中环境进行暖通空调设计能够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但是,暖通空调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但会消耗大量电力资源,而且对建筑环境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暖通空调是整体建筑环境中能耗比较高的设施设备,为了满足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需要,暖通空调的安装和控制应不断进行优化。以保证将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能耗降至最低。
1建筑环境下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差异性解析
建筑整体结构的设定,对内部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运行功率等具有直接性关联,为进一步加大空调系统本身的功能效用,应对建筑环境与格局进行多方面分析与确认,保证一定建筑体系下,暖通空调采暖系统可充分发挥出低碳、环保的优势。在建筑环境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依据实际设定参数,对建筑物所产生的联动温度进行有效调节,例如建筑格局、建筑材料等,同时应结合能源来设计结构体系,保证暖通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有效发挥出节能优势。室外环境对建筑物空调采暖的影响主要包含气候、绿化两方面。气候的差异性主要是以地理位置跨度来划分的,如北方夏季冬季的温度差,导致冬季对供暖系统的需求量逐渐加大,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对实际建筑地点、温度变化情况、季节性气候等进行深度调研,以制定较为完整的建筑格局。绿化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温度湿度调控能力、抗干扰能力等,都将对建筑结构空调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遵循设计基准,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物节能特性。
2建筑环境对暖通空调节能的影响
2.1绿化情况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较为关注的绿化问题,同时在进行城市绿化的过程中能够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程度,这就需要在环境建设期间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在建筑环境中,通过对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绿化,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周围环境、热量以及污染等实施有效地吸收,确保周围环境温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增强防辐射效果,以此确保温度与湿度的有效平衡。
2.2室内温度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动作程序与具体的环境因素有关,如室外温度、湿度、排风与通风效果等。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室外的温度传感器会把信息递送给气候补偿器,再由气候补偿器按照前期设定好的调节关系曲线,控制三通阀进行调节信号的输出,从而实现供水与回水的混合调整,最终实现预设温度。室外环境的温湿度变化给气候补偿器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一次供水回水的冷热流量调节,实现对送风温度、出水温度的控制,进而实现调整一次侧供水流量的自动化,对二次侧供水温度的控制也有着间接作用。与传统建筑物相比,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有其特殊性,在结构设计上明显区别于普通的暖通空调,正因如此,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才有节能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暖通空调的能耗也会随很多影响因素产生变化。例如,硬件中机型配置不合理,会导致能耗浪费;环境中温度、湿度超出平均水平,给暖通空调造成运行负担。
2.3天气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暖通空调,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室外温度进行针对性设计。
由于暖通空调运行负荷与较多因素有关,比如湿度、温度以及太阳辐射等,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对室外温度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计算,以此确保暖通空调运行期间达到节能要求,这就需要暖通空调、冷辐射与热负荷达到最低状态。
3建筑环境中的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3.1结合使用情况进行设计
建筑的使用情况千差万别,使用场所的气候、湿度、风力、光照等都会对空调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若考虑不周而片面地去考虑节能问题,会造成使用体验无法达到预期。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的使用环境来对暖通空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如在水资源较为充足的地方采用水源热泵作为暖通空调的热源,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暖通设计人员应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对相应地区的气候进行有效勘察,对于环境质量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收集,然后根据相应建筑自身的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建筑的各项基本参数,对建筑做好合理的维护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散失,选择合适的热源与设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空调新风系统负荷设计
新风处理的应用,主要是以两个系统组成,在系统间的协同运行下,保证空调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源耗损率降到最低。第一,热回收式系统,在空调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系统参数基准的设定对外部操控部件进行操控,如风量排放大小、气流回缩程度等,同时,在中央处理模块的作用下,内部电子线路可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化控制,以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响应时间,加大空调暖通系统的运行质量。此类系统运行时,对整体建筑环境的要求度不高,空调采暖系统是运行质量也存在一定误差,但与传统空调采暖系统相比,此类节能技术具有持续性、效率性的优势。第二,除湿式系统,此类系统不仅可精准的控制风量,还可依据气体中的湿度精准对气体排量及温湿比例进行调控,加大系统的排风效率,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4暖通空调系统选择
4.1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变频风机以及变频泵降低系统消耗量,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其次,在空调负荷的基础上对风流量以及水流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不但能够避免能量损失,而且还能够使水泵以及风机能耗有效降低。
4.2冷热源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冷热源在其中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对其实施针对性选择。首先,应当对空调系统运行期间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确定。其次,还应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由此可以看出,在选择冷热源的期间,应当对建筑物能源供应环境以及系统可靠性等因素实施全面综合性考虑,以此使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量最大程度上降低。
4.3自控水平
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自控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能够提高系统调节精度。其次,可有效使空调电能消耗量以及冷热有效降低,这对节能消耗提供条件。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能够在建筑物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室内温湿度、新风量以及启动时间等进行实质性调解,以此确保能耗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调暖通系统作为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空调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建筑设计阶段,应依据建筑格局、功能等,对空调暖通系统工作机理进行多维度分析,然后依据技术特性来选取适用于建筑环境的系统,以此来充分发挥出系统应有的效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洪刚.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8):239-240.
[2]银建华.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暖通空调控制技术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1):51-52.
[3]赵丽丽.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7(2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