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王意静
[导读]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所指的是,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王意静
        天津市泛亚工程机电设备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4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所指的是,采用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对所开展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可以采用优化整合资源的方式,对整个项目开展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从而可以使工程项目中的人财物形成最佳组织,让工程项目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开展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加大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在企业中树立起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问题;措施
        
        由于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相对落后,致使企业的施工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并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通过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才能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最大化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
        想要切实地实现降低工程成本,需要以健全、统一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来对每一个环节的资金消耗进行管理化控制。但当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并没有构建起健全、统一的造价管理机制,而且不同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造价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各有区别,导致无法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开展统一管理。此外,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异的问题,同样会给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形成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情况下,对于建筑工作造价管理工作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还会导致其项目资源应用效率有所降低。
        1.2监管水平较低
        造价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在造价监督管理中却存在水平较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难以通过有效的造价监管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工期拖延以及环境污染,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同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建筑工程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促使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逐年在增加。但是,在诸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当中,由于造价管理人员学历方面以及个人能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措施
        2.1构建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来进行工作指导。建筑工程项目是由不同施工环节所构成,要想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不同施工环节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具体而言,需要构建起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对不同环节之间进行沟通来实现相互之间的配合,让所有环节形成统一协作的工作状态。如果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部分工程完工之后,容易导致因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返工,甚至对整体工程形成了严重的影响,无法让整体工程通过相关的验收,导致工程无法按期交付使用,给投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在有效的沟通机制指导下,认真做好整个建筑工程的内、外部沟通,确保每一个环节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2.2以统一协调方式加强前期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要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参与建设的各方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联动工作状态。因此,在开展实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前期,就需要以统一协调的方式来加强前期控制管理。

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行整体控制,尤其是每一个建设环节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可以实现相互协调、统一管理的目标。此外,通过加强前期控制管理工作,可以让投资者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详细了解,并严格控制好每一个环节中的资金运用,避免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让其项目成为烂尾工程的现象。所以,各建筑企业以及投资方应该树立起建筑工程前期造价管理意识,为其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3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实际情况不发生脱节现象,管理人员应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监督,实时掌控工程各个项目的进度及质量情况,实现对工程的全面控制。同时,及时发现工程中影响造价的因素,例如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设计变更等,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原因以及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动态控制,始终保证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要求造价管理人员积极与不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造价控制方案,保证造价管理与实际情况相符,以增强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2.4提升监管水平
        企业在开展造价管理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监管水平,由于造价管理涉及方面较多,需要构建完善和合理的监管体系,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和落实。首先,建筑企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整合现场造价管控资源,形成完善而有效的监管体系,进而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其次,在管理中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全面覆盖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处理,避免增加工程造价;最后,发挥现场监理的作用,对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出现返工情况。
        2.5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所谓信息共享平台所指的是,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利用科学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进行造价管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利用好信息技术,以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模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信息合理化、高效化的应用到管理过程中,同时可以将自身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共享。BIM技术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其技术是基于CAD技术基础上所研发的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其技术当前已经在工程项目的多个阶段获得应用。通过BIM技术的信息化特征,能够将建筑工程的物理以及功能特征以数字方式进行表现,从而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并通过可视化操作来对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不仅增强了建工工程项目的案例性,还可以对其工程项目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
        2.6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造价管理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要求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职业素养,并且认真对待每个施工环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注重加强造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首先,建筑企业要积极从高校和社会中吸纳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提升造价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和专业水平,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其次,企业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造价管理知识、信息技术操作、职业素养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明确管理人员的权利范围和岗位责任,并且完善追责制度,如果发现问题便于及时追责,通过相关制度规范人员的管理行为,提升其责任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制定出一套完整且灵活的造价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和贯穿到全面的管理之中,让参与其中的管理部门都能够具备深刻的管理意识,相互监督和领导工作,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和整体性都将得到提高,合理科学的管理监督工作对建筑造价预算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让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许东洋.中国房地产业.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