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李红梅
[导读] 目前,国内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红利的削弱和人工
        李红梅
        身份证号:42012219790825****
        摘要:目前,国内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红利的削弱和人工成本的激增。传统的建设方法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由此,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将BIM技术拓展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此,以下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在设计装配式建筑时,应用BIM技术,可发挥其集成作用,通过数字虚拟手段,进行可视化平台搭建,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监控项目推进过程,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通过该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设计误差,而且可以提升其技术先进性,实现应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加强建筑工程建设技术的目的。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实践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建筑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物问题影响了工程建设使用的可持续性。这里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指,建筑资源浪费、空气污染以及建设过程产生危害人体的有害物质。装配式建筑,作为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约建筑物建设的工程量,还能降低造价成本。然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无法采用传统结构设计方法,需结合BIM技术提供支撑。但相关建设者对BIM技术的运用优势不甚清晰,使得BIM技术无法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发挥出应有价值。为此,相关建设者应对以往BIM技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出BIM技术的运用优势,进而提高设计实践控制的效果价值。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优势
        2.1设计论证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所编制设计方案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设计问题,且部分问题难以被直接发现。这一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并导致部分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预期产生出入。BIM技术的应用,可凭借技术高超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辅助设计人员快速发现各项设计问题,从而更准确、客观的验证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此外,根据项目具体要求及实际情况,从中选择最为适宜的设计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开展深化设计工作,即可有效预防各类设计与施工问题的出现。
        2.2BIM技术的信息化和协同处理
        BIM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BIM技术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三维规划的信息交互渠道,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的规划模型置于同一个交互平台进行合并,从而使得装配式建筑各个部分都可以很好地协调处理。信息化的技术还能够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发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措施。BIM技术可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规划,在施工前进行问题的预先处理,对没有必要的施工部分进行削减,可以更好地避免在实际的施工中进行返工,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
        2.3推动构件设计标准化发展
        在预制建筑构件设计环节中,由于这项设计工作涉及诸多专业领域,且出图量较大,有一定可能出现专业设计碰撞,构件设计参数计算有误等问题,最终使得所制作各类预制建筑构件的规格尺寸与实际施工需求不符。BIM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技术将持续采集工程相关信息,并根据信息关联情况,对各类工程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类管理,为后续预制建筑构件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同时,BIM技术也将为不同专业设计人员提供协调优化数据。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构件拆分
        在结构分析模型方面,导入Revit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结构模型。在此期间,为了实现预期的操作目标,有必要导入相应的内容,它包括构件的截面形状、材料和配筋信息。在导入的初期阶段,需要做好局部的修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经过修理后,实现了构件的标准化和自然科学的拆分。在构件拆分过程中,首先对模型拆分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构件的可视化编程将构件及其零件进行拆分。拆分前要做好相关拆分的步骤计算,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有序进行,不得只根据主观意愿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按照柱、板、墙拆分的原则,实现不同类型构件的高质量拆分。要了解不同零件的不同分离方法,必须熟悉相关细节。从构件计算的角度来看,详细深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出现任何的纰漏。
        3.2构件编码以及信息创建
        针对预制式构件展开编码活动是计算机运行识别及处理程序的前提及基础,有关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预制式构件根据属性与类型实施分类,搭建相应的类目;其次对下属的预制式构件开展编码活动,让各预制式构件都拥有独特的编码,方便计算机运行快速识别程序。在预制式构件的编码工作中,要主动遵循相关原则:第一,唯一性,各预制式构件的编码都具有唯一属性;第二,统一性,要注意所有的构件编码都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第三,实用性,要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处理,方便有关员工的使用及管理;第四,完整性,要将所有构件设为编码对象。
        3.3在户型设计中的应用
        1)户型内部设计:保证户型构造合理性,是满足业主方对建筑功能空间基本需求的必要条件。建筑设计师要根据户型的构造形态,在数据库中检索对应的户型结构。设备设计师需参照户型结构设计方案,调整设备配置形态。与此同时,设备设计人员还要协调处理各类主体要素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预防构件碰撞问题。剪力墙模块设计是整个模块化设计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优化剪力墙模块设计,可以提高协同设计效率,加强设计的标准性与精确性。2)户型间设计:户型间设计是指通过传递户型功能的结构接口,选择对应的户型形成完整的建筑单元。建筑系统是指通过构件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其中,各户型不但具有独立功能,还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户型间的共享构件称之为接口。接口是各户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有效解决接口问题是优化设计的关键步骤。按照构件的共享部位差异,可将接口划分为连接接口和重合接口两类。连接接口是指兼具协调性与共享性特征的组合构件,往往需要外部构件进行连接处理;而重合接口则是指共享部分重合的构件。对此,设计人员应遵循删繁就简的基本原则,删除重合接口中的重叠部分,在有效解决接口问题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的完整性。
        3.4成本控制方面
        在进行BIM装配式构件设计时,应体现成本控制理念,利用模型造价,对其构件所需要的成本进行良好控制。相关研究显示,采取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其设计造价更改量仅为传统设计的60%左右,对造价控制精准度实现了大幅度提升。BIM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造价控制优势,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进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为建筑行业赢得更多盈利空间。
结束语
        BIM技术主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与施工等整个项目工程阶段,提出BIM技术实用价值的建筑参数化设计,同时获取预制构件生产、运输与装配信息,合理设计整体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装配式结构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完成智能化装配式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何智.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1):62-63.
[2]林忠华,冯宁静,胡志伟,李小凡.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17-21.
[3]方文烨.探寻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29+33.
[4]杨亚丽,刘可心,李彦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258-259.
[5]李党.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关键作用[J].山西建筑,2016,42(33):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