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安全的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6期   作者:孔令奎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交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孔令奎
        身份证号码:4127011976072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交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目前,保障交通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始对交通公路的美学概念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人员不仅要合理设计交通道路的上部结构和基础机构,还需要了解其美学概念。这种美学概念指的是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即景观设计。在对交通道路的美学概念进行设计时,人们既要重视外部的美观性,又要保证其安全性,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交通安全;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引言
        在设计中,要基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因素,综合山东省的实际状态,合理进行绿化设计,提升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此,在实际中要明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关键以及要点。
        1城市交通和道路绿化的关系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基础保障性工程,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随着人口基数持续增长,国民物质基础日益夯实,城市交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不仅道路本身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公众的出行安全性,而且交通的协调性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评定指标,所以现代城市交通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工程本身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优化完善,更加需要健全配套设施,增强道路的附加价值,而通过道路绿化工程的有效开展,城市交通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可以以绿化形式对道路结构进行区分,从而在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风貌相结合的同时,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提示)道路绿化的功能性,现代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需要综合考量人行、,所以城市交通与道路绿化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私人交通通行以及公共交通通行等多方面的需求,所以道路的设计相对更加完善,而在进行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期间,如果能够通过道路绿化工程的建设,以植被作为主要分割手段,则有助于提高区域划分的醒目感,避免驾驶人员视觉疲劳而导致事故发生。(2)道路绿化的审美性,道路绿化工程建设主要以天然植被为主要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分别布置于道路中央和两侧,而植被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形态、颜色等外观也会逐步发生转变,进而在车辆通行以及公众出行期间提供视觉享受,避免过度单调的人类社会建设造成城市道路整体形象下降。(3)道路绿化的附加价值,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城市与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所以在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地质因素的影响下,植物的性状、生长规律各异,而通过植物对城市道路进行部署,则有助于向外来游客彰显本土精神文明风貌,并且独特的植被也可以作为城市的象征,进而打造城市独有的靓丽名片。
        2城市道路绿化作用
        2.1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作用
        绿化植物对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作用,因为植物可以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耗损大量的水分以减少城市的热辐射。绿化的行道树还能通过其叶片形成的浓荫阻挡太阳的直射和来自地面、墙面或者相邻物体的反射热,产生降温降湿效应,增添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道路绿化还能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碳氧平衡,通过吸收汽车等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如SO2、NO2、Cl2、HF等,吸收道路空气上的粉尘,使生活在城市道路周围的人们能有健康干净的居住环境。绿化植物还能起到杀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景天科植物分泌的汁液可以消除很多季节性感冒病毒,很多结核菌类同样能够被松树林释放出的臭氧抑制或消灭,很多害虫也能够被樟树分泌出的物质驱赶或消灭。因此,道路绿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
        2.2美化环境作用
        从景观学的角度来讲,道路绿化属于植物造景,即应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和创造景观,并充分发挥出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从而提高城市道路景观空间的观赏性。在当今“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城市中,城市道路两侧往往高楼林立,因此会形成非常单调的硬质景观,而道路绿化不仅仅可以打破建筑物景观的单调性,同时还能够增强城市道路景观的色彩变化、季相变化等,如春天欣赏红花、夏天观赏绿叶、秋天欣赏果实、冬观赏枝干等。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等观赏特征都会慢慢发生变化,形成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景观,进而使得城市道路景观富有动态美。


        3基于交通安全的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3.1科学规划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结合道路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考虑,包括道路的区域位置、道路性质、行车速度、交通流量、周边环境等,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调树种和主干树种,强调城市道路与绿化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设计要重点突出,又与整个城市的风格和谐统一。
        3.2多样性配置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宜以乡土树种为主,能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降低养管成本。可适当结合外来的适宜树种,做到适地适树。通过合理规划,体现植物的多样性,把道路建设成乔、灌、草多层立体结构的混交群落。
        3.3叉路口绿化方案设计
        3.3.1市内繁忙路口的绿化设计
        市内繁忙路口绿化遵循外环路口的绿化设计原则,侧重于考虑绿地的通透性。繁忙路口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较多,车速较慢,驾驶员注意力相对集中。路口渠化交通一般通过绿化带和交通岛来引导车辆行驶,交通岛的面积在城区一般不应小于5m2。
        3.3.2庭院门口与道路交叉口的绿化设计
        这类路口属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是一种道路接入方式。绿地边缘应尽量增大转弯半径。在视角三角形范围内,要应用通透式配置原则。此外,有关部门注重平交路口用地的预留,充分挖掘路口通行能力,这是路口绿化安全设计的重要保障。
        3.2隧道绿化方案设计
        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入口应在距离入口前方的一定距离处树立提醒车辆驾驶员减速慢行的交通警示牌。除此以外,还可设置具有强制性的减速措施,如减速带以及具有美学概念的景观设计等。在设计高速公路的隧道入口时,设计师可以适当提高隧道入口的坡度。这种设计具有三大优势:阻挡雨水进入隧道内部,保持内部环境干燥;恢复车辆驾驶员的精神,使其感受到隧道内部坡度与外部的不同,从而产生警惕心理,大大减少事故风险;因坡度与外部不同,车辆驾驶员会减缓行驶速度,避免追尾事故发生。因隧道内外部可见度不同,车辆驾驶员会出现短暂失明现象。为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前边的一定位置可以设置以透光渐变玻璃为材料的封闭式道路,使得通道内的亮度与外部环境相协调,使车辆驾驶人员提前适应隧道环境,从而降低隧道事故发生率。受视觉距离限制,车辆驾驶人员可能无法确定前方是否具有隧道。因此,隧道前方可以利用绿化设计提醒驾驶员,从远到近,沿线绿化植物的观赏性下降,让车辆驾驶员产生警觉,减缓行驶速度。
        3.3弯道口绿化方案设计
        弯道处的绿化植被要尽可能低矮,保证驾驶员能够看到前方拐弯处的道路状况,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弯道绿化可以铺设草地,种植鲜花或灌木(必须低于驾驶员的驾驶视线),保障交通安全。在设计弯道绿化时,道路中间不能设计绿化带,以保障道路宽阔。
        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可被忽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可以减少驾驶员内心的枯燥感,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未来,人们要合理利用公路绿化进行交通安全设计,对交通事故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交通安全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媛.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644-645.
        [2]张燕.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色彩搭配与应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45):231.
        [3]丁铭绩.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图书情报导刊,2003,13(12):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