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锦城
[导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方面积累了充分经验,在道路桥梁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埔县公路事务中心  广东省梅州市  5142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在建设方面积累了充分经验,在道路桥梁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高要求,需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为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先简支后结构体系是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的运用不仅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道桥建设的高要求,在建设难度大等工程中的运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加强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的分析,是促进道桥施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引言: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它的实用性非常高,实现了对简支梁桥施工技术与连续梁桥施工技术不同有点的综合,能够有效提高桥梁建设的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保障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能够实现对传统多孔中等跨径桥梁等建造方式的不足的弥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行车需求不断增加的新要求,对于促进现阶段桥梁工程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研究价值。
        一、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一)前期准确中的要点分析
        施工前应做到对施工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审核与优化工作,明确施工中的所有施工工序流程,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明确先简支后施工技术的运用工序。同时针对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做好简支梁体的基础准备。
        (二)梁体的预制与安装要点
        在梁体的预制与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对梁体的各项参数进行确定,确保梁体预制后的强度、刚度等性能能够满足精品预制梁的要求。同时需要注意模板的设计也需要根据预制梁横坡等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提高其可调控性。除在保障预制梁的基本性能之外,还需要注意对原材料、配比比例、尺寸大小、养护等方面的基础工作予以重视[1]。例如在临时支座的制作中,为保障其强度、刚度等性能,应采用沙筒等便于拆卸的方式进行制作。
        (三)墩顶湿接头浇筑的要点
        墩顶湿接头浇筑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浇铸之前,应在小箱梁端面、横隔板、肋侧面、桥墩盖梁顶面等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凿毛及净水泥浆工作,可采用专用粘结剂等相关工具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性能;其次,在浇铸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时刻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变化情况,必须保障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即使设计中并未对混凝土强度做出要求,同样需要时刻关注其强度变化情况;最后,在浇铸工作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强度能够不断提升,以满足施工要求[2]。
        (四)二次预应力体系建立中的要点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对预制梁的管道、锚固齿板的精度与尺寸进行确定,在二次预应力的施工之前,需对管道进行切实饱和,以保障二次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的轻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时间、顺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此外,还应重视对简支刚构连续桥梁桥墩中竖向预应力筋的保护,可采用专门的管道压浆配方及真空压浆进行保护。
        (五)负弯矩二次拉张的要点分析
        负弯矩二次张拉是对梁板顶面预应力和钢束进行张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先简支后施工技术与其他桥梁施工技术的根本区别所在,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进行张拉,钢束张拉中需两面同时进行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应以先外侧后内侧的顺序进行张拉,且每次张拉只能张拉一根钢绞线[3]。张拉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压浆工作。
        (六)新旧混凝土连接面处理中的要点
        湿接头部位一般采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理方式,这是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加强对其处理的重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采用缓凝水冲法进行处理,首先用高效缓凝剂对混凝土表面和模板表面进行喷洒,确保构建混凝土凝集的时间超过构建内部的混凝土凝结时间,以此形成凝结时差。这样当内部混凝土已将完成凝结时表面的混凝土还未完全凝结。此时再用冲洗设备对表面的混凝土进行冲洗,这样能够有效去除表面浮浆与细集料,粗集料也能够露出表面,从而形成粗糙的表面。
 
        二、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一)临时支座设计中的质量控制
        临时支座的支座需确保刚度与强度,同时具备良好的易拆装性,并确保落梁均匀性。预应力张拉完成之后,当压浆强度超过35MPa时即可将临时支座进行拆除。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逐孔对称、均匀、平稳且同步,临时支座拆除完成后,应将永久支座与墩顶、梁底进行严密贴合。结合当前施工方法,可采用多种方式对临时支座进行设置。如采用可泻落沙箱承受T梁自重及架桥机重量后的沉降量,梁底与盆式支座间需保留一定空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沙箱沉落量不一致的问题,导致T梁吊空从而引发质量问题。在此问题的解决上可采用如下方式:可运用预压实验中所得的平均沉降量指导现场安装工作,以此为基础控制好T梁的安装标高与设计标高,确保两项标高的一致性[4]。
        (二)明确张拉预制底座的设计要求
        张拉预制底座的设置应做到兼顾、无沉陷,同时确保其排水性能,避免因为排水补偿导致地基下沉问题的出现。底座的反拱度值应根据设计文件所要求的反拱度值以及实际施工情况对张拉情况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反拱度值应是抛物线形式,同时需要确保桥梁安装精度的精确性,必须将安装误差控制在两毫米以内,以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同时能够满足结构连续的施工目的,对于提高结构稳定性、承载能力、降低梁部伸缩缝数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充分发挥出该施工技术的施工价值,应明确其施工技术要点,并在实际运用中重视各个重要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明确需要注意的内容,严格落实施工要求,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桂志武.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核心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187-188,194.
        [2]李嘉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914-915.
        [3]齐翠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079.
        [4]刘建军.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下旬刊),2020,(6):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