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焦方彬
[导读]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与此同时变形缝的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
        浙江子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与此同时变形缝的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如此,但该施工技术还是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针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物的变形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且导致结构变形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昼夜温差的变化、自然灾害、建筑物自身地基不均匀的沉降等。当建筑物发生严重变形时会产生极其危险的后果,这不仅威胁个人的生命安全,还会破坏人们的财产。因此,需要针对该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技发展至今出现了很多施工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比如说变形缝施工技术的引进。该技术概括来说是指:为了提前阻止建筑物因为沉降等因素发生变形,需要在建筑物可能发生问题的位置提前设置变形缝。该技术在建筑物施工中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对于建筑物的安全也起着相当大的保证作用。
        关键词:房建工程;变形缝;沉降缝;刚度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变形主要包含有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等内容,结构变形缝有效的保证了建筑质量,其是我国房建施工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所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做好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明确施工的重难点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1变形缝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建筑物的地基也会受外力的影响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再者说地震都会影响建筑屋的内部结构,这些影响会使建筑物产生变形,还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影响,会使建筑去产生一些附件的应力,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而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引进了变形缝这一施工工艺,提前在建筑物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预留设置变形缝,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物发生沉降或者其他问题的时候,有效的减少对其周边临近部位的影响,增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安全,这也是目前施工中最常用的办法。
        2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
        2.1柱模板施工的变形缝技术工艺
        对变形缝边柱模板进行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先行确定柱子的尺寸、位置,之后利用放线对柱子的位置进行定位,最后根据定位展开施工。搭设模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先搭建侧模板,也就是对变形缝那侧的模板先不搭设,该过程中加固比较简单,对柱的箍筋加固即可;第二,完成矫正模板的工作后,真正进行变形缝所对应的模板搭建工作,此时需要注意保证两个垂直,即模板与水平面之间、模板与相邻模板之间。同样,需要利用撑条对柱的模板外侧进行加固。和上述步骤一样,钉子选用圆顶,对模板和撑条进行固定工作。钉钉子时要考虑后续拆模板的问题,即将钉子留出5mm,不需要完全钉进去。对于柱的底面要和梁的模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针对和梁相交处的搭设需要依据梁模板的搭设方式进行。将柱的变形缝的撑条之间的距离设置成10~20cm的范围,即最大为20cm,最小是10cm。撑条的设置注意避开拉结栓的位置。为了变形缝螺栓的开孔可以利用长度更长的钻进行开孔。针对梁、柱的模板,在完成一系列的加固后,为了让模板更加完整结实有必要再一次开展协调加固工序,便于之后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进行。拆卸模板时需要先行取出模板和撑条内部钉入的钉子,进一步便可以拆除撑条、模板,最终完成变形缝模板的拆卸工作。
        2.2梁模板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梁模板的施工工作时,首先要将梁底模板铺好,同时还要确保其位置基本固定好。

之后,就要进行变形缝侧模板的铺设工作,在进行变形缝侧模板的铺设工作时,注意不用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当两侧的模板立设好之后,施工人员就要安装撑条。同时,还要确保其与模板相垂直,这时可以用一个圆钉钉在撑条上侧面,从而确保模板与撑条紧密、稳定的结合在一起。在进行撑条的设置时,要根据工程中梁截面的具体状况确定出一个合适的间距。一般来说,如果工程中下梁截面的截面尺寸不超过30cm×60cm,那么一般可以将撑条的间距设定为10~20cm,但是这一过程中要对模板的刚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同时还要确保撑条的间距最好不要大于20cm。在进行梁模板的具体施工工作时,施工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进行梁底模的配置工作时,要确保方木楞的宽度要比模板宽1cm左右,进而可以保证梁侧模能够完全的落在方木上面;其次,撑条上端的钉可以采用交错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位移或扭斜等问题。这一过程中,还要确保钉在钉入后外部要漏大约5mm,以便日后拆模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梁截面比较高或者是梁的侧模不稳定的问题,那么施工人员可以在梁内按照1~1.5m的水平间距来进行钢筋支撑,进而提升模板的加设效果。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加设PVC套管钢筋拉结螺栓进而对梁侧模板进行相应的加固工作,以提升模板的强度与施工效果;最后,施工人员要用封盖模板对梁侧模顶的变形缝进行缝补工作,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避免浇筑混凝土工作时出现的变形缝堵塞等问题。
        2.3钢筋的施工
        我们都知道,钢筋是我们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起着重大的作用,钢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在我们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达标的钢筋,且必须是国标。在进行钢筋固定绑扎的时候,我们要绑扎牢固还要增加垫块。
        2.4混凝土施工
        在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重要组成,要依照要求实施每一个混凝土浇灌步骤,从而保证浇灌质量。在对建筑工程的墙和柱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同一位置墙和两柱进行浇灌时,要确保每测浇筑高度都不超过50cm,并且要采取交替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梁时,要先对变形缝一侧梁进行浇筑,之后再对另一侧梁实施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两侧浇筑高度在20cm的范围之内。采取交替浇筑主要是为了把保证模板两侧受到均匀的力度,以免受力不均造成模板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
        3房建工程中结构变形缝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技术交底和具体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对于撑条的尺寸、固定方式需要根据工程自身的不同详细确定,变形缝位置侧侧模一定要抵紧。2)要控制撑条之间的距离,撑条放置时要保持横平竖直。为了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对撑条产生损坏,需要对盖板的严密性进行处理,一般是用交替浇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目的是让模板受力均匀。3)模板制作好后,为了回收和存放的方便需要统一放置。为了避免梁柱接头处的模板变形,撑条可以伸出上端约10~20mm。
        结语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可知知道,建筑工程结构的变形缝是一项复杂的施工工艺,但是它却很好的解决了我们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避免了很多建筑物的潜在的安全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时间。在施工中,我们应注意施工缝的施工工艺,重视施工缝的施工和质量监控,从源头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谷峪,桑苗.论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关键[J].中外企业家,2019,36(21):111.
        [2]余博伟.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9,39(9):131,133.
        [3]黄小林.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关键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28):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