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刘继峰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继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道路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道路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道路经常出现各种病害,不仅对公众的安全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导致直接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本文对道路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保障道路充分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今电商和物流这两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有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加强的市政道路在施工时的水平,除了能够帮助各个地区之间更好地完成贸易,而且还能够促使经济获得良好发展,更使得人民在出行时变得更加安全,从而提升所有人民自身的幸福指数,所以当对其进行施工时,应当从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等各个方面因素入手,不仅要提升工程自身稳定性,还要促使道路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下面笔者就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1.1道路混合材料的拌和方式
        当前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常常运用生产能力至少为80吨/小时的间歇性拌和机,实现对材料的混合处理。此外,为了精确控制作业的温度环境与成品质量,可以在机械的合适位置安装传感器,通过计算机程序实施全程监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未经处理的原材料放置在指定地点,之后完全由智能化系统自主操作。上料、拌和、过料的全过程均可以通过显示器进行监控。此种改进方式基于计算机智能控制软件,由于各项原材料的配比、添加过程十分精确,故而极大地降低了混合材料无法达到标准要求,而导致的工程质量较低情况的出现频率。根据混合材料需求量的不同,间歇性拌和机每次运转的时长最小为30s、最大可达50秒。此外,进行沥青加热作业时,需要使用导热油,并将温度控制在160℃~170℃之间;矿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稍高,可以提升10℃~20℃;执行混合作业时的理想温度应该适当降低,控制在155℃左右为最佳。
        1.2振捣工艺
        通常情况下,当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的,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不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还要确保其自身水平能够满足要求。当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不仅要在振捣的精确性与振捣频率这两方面上给予重视,还要避免出现漏振的问题。并且,施工时还应当根据当其具体情况完成分析,对于施工人员也要加强培训,使其在振捣操作上更加规范,符合振捣工艺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始终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当对插电部位进行选择时应当始终保持均匀状态。
        1.3摊铺
        摊铺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决定整体道路的质量。在实际摊铺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基层的平整,并对基层的宽度、高度以及梯度等进行核实,然后再进行施工。检查之后,进行施工放线,在直线区域内可以间隔10m铺设找平基准线,在曲线区域可以间隔5m铺设找平基准线,以此来确保铺设的高度。在摊铺过程中要确保物料的充足,确保铺设机械设备能够进行无间歇式作业。摊铺机在进行施工时其温度不得低于100度,在进行摊铺时必须确保均匀速度,确保摊铺均匀。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施工操作,其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20摄氏度,在碾压过程中要通过缓慢碾压来一点点的消除碾压痕迹。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时刻的检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松散、裂缝等问题,要及时的修补,以确保沥青道路路面的平整和整齐。


        1.4道路混合材料的碾压施工技术要点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作业与摊铺作业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摊铺长度达到30m后,碾压作业务必立刻开展。此时混合材料的温度已经从摊铺初始的130℃左右的温度降低至115℃左右。根据初压温度必须达到110℃以上的标准,此时的作业条件最为理想。结合相关工程案例来看,对此期间的温度监控作业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故而可以将改进重点放在对摊铺结束后混合材料的温度监控、测量环节,使作业更加精确化。进行初压作业时,常常选用钢轮压路机,按照5km/h的速度在摊铺层上匀速行驶,执行一个往返周期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混合材料已经被初步压实,且性能逐渐趋于稳定[5]。之后必须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执行复压作业。复压作业阶段可以,选用轮胎压路机,以7km/h的速度,在面层上匀速行驶三个来回。此过程运用轮胎的柔和特性,能够对混合材料起到反复的“揉搓”作用,从而使材料中的缝隙不复存在,达到“紧密黏连”的目的[6]。为了提升面层的美感,可以再次运用钢轮压路机,采用与初压的作业相同的方式,在面层上匀速行驶两个来回。此举的目的在于清除复压过程中,轮胎对混合材料表面造成的痕迹。
        2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管理措施
        2.1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材料顾名思义具有混合性,它是将多种施工材料即砂石、集料和水泥进行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以,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也会对整个混凝土的施工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在施工选择的过程中,采购人员要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并根据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等的原材料,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造成整个施工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硅原酸的水泥是常见的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而砂石粒径应尽量控制在3cm以内,并严格把控其骨料含量,避免因砂石问题造成项目质量下降。
        2.2规范检测
        对于建设单位项目实验室,其中存在部分参数难以对其进行检测,此时则要将用于检测的原材料送到专业机构中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最为全面的数据。建设单位在选择检测机构时需要先对检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所选择的机构不仅要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先进的检测设备,而且在业内也要拥有良好的口碑。当项目正式上场以后,此时则要组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完成相关物质的技术交底工作,以便能够明确原材料在技术上的要求与标准。当检测机构所选择的检测和取样方法不一样时,那么最终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也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明确。事实上,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分批次进行选购的,当对材料进行取样时要按照相关标准而进行,使得所采取的样本对于检测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降低检测结果不准确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2.3道路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在实际的公路项目中,在具体的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相关技术人员还应该做好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做好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几率。尤其是在沥青路面工程完成后的前几年,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注重沥青公路的保养和维护维修工作,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尽可能的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同时为广大司机提供更加安全的驾驶保障。
        结语
        市政道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的工程,其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市场进行规范,保障所有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都是合格品,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混凝土技术是当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并且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建设单位应当重视使用混凝土技术,保障每一个环节是规范的,避免因为其他因素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洪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4):289+291.
        [2]张彦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14):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