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探究 兰香平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兰香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成为很多企业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讨论的话题。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成为很多企业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讨论的话题。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精细化,是电力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和必经阶段,更是电力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顺应市场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必将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造力,为电力企业切实发挥自身的中流砥柱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
        1 引言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后勤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成为很多企业后勤部门工作人员讨论的话题。从客观方面来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服务模式是前提条件和基础,而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发展,因此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角色进行不断转变,找准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找准,进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精细化的作用和意义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精细化管理首先能够减轻电力企业后勤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然后将节省下来的运行成本投入到电力企业其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规模。其次,利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 “管理制度化、表单信息化以及制度表单化”,这样一来,就方便后勤管理部门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快速确定自己的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避免有人在其位不谋其政,浪费企业的资源。同时,由于后勤工作内容所制定的表单信息和业务流程都是经过严格审核才能够采用的,因此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因为在传统的后勤管理工作中,总是有很多员工做着很多意义不大且可有可无的工作,虽然也付出了劳动并使用了较多的资源,但是对于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以及现实的需求来说其实是作用不大的。最后,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加强对后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技能和个人道德素养并深化其责任意识。在精细化管理中融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从整体上推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现阶段国有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后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
        企业后勤部门经常与办公行政部门混合办公,这样就造成了工作管理、服务机制混乱,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所以需要将工作管理、服务机制加以规范并明确部门职责。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在后勤工作存在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后勤人员凭经验办事,靠习惯动作,随意性大,往往这样,在工作中就会很容易出现漏洞。
        3.2由于采购和接待往往被认为是后勤工作的主要工作,而这些看似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很多企业就不重视后勤管理工作也不愿往后勤工作中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这样又会造成后勤建设和经营资金匮乏,没有创新后劲,服务设施设备陈旧。而有些国有电力企业因为效益不理想,对后勤保障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一些由于工作性质导致的具有职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无规律性等特点的国有电力企业,因为担心投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造成浪费,所以也不敢在后勤工作上有大的动作。
        3.3后勤保障服务不能和企业发展要求很好的匹配
        后勤工作任务重、项目杂,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后勤工作,它是保障企业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部分国有电力企业后勤保障员工多来自社会底层人员,部分人年龄也偏大,普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面对任务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大部分后勤人员都要身兼数职,由于其自身能力和体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都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后勤保障跟不上。


        3.4后勤部门成本控制不严格
        由于国有电力企业后勤部门既管理又经营,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很难被建立起来,这就使得后勤部门的成本很难被控制。同时,“重运行轻管理、重产值轻成本”是国有电力企业后勤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趋势推动下,后勤社会化的集约化、专业化优势就很难被发挥出来。
        4 提高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4.1对后勤保障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的发展中,若要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技术投入,做好技术创新工作。而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需要高质量的管理作为支撑。因此在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必须要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对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后勤管理上前期内容较多,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一定要对管理工作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处理和科学优化。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此外,对后勤工作开展精细化管理也能更好地对企业的成本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企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2实施精细化分工
        在电力企业中管理组织实行“精细化”分工,把责任、权利、利益、目标等分解承包落实到每条、每块,实行授权、受控、监督三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当设置管理目标时,首先,管理目标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其次,管理目标的分解是灵活的。第三,管理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首先管理目标有一定灵活性,只有目标值设定合理,才能保证既不浪费企业资源又能使目标得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分解有一定的灵活性,企业管理目标分解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形成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体系,对于各部门分派的任务既坚持严肃性,又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其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任务,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保证管理目标的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起初目标可能设定比较合理,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一旦环境改变,继而可能就会导致企业目标实现的条件改变,如果继续执行原定目标,就很可能会导致管理出现较大偏差,所以为了实现企业长远的整体目标,就需要及时灵活的调整局部管理目标,使局部管理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辅相成。
        (2)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人的集体责任感,使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来,为实行精细化管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中,精细化管理模式和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一样的特性,因此,需要根据其特性和具体的管理内容,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提高后勤部门的人力资源质量、工作模式的制度化和高效化程度,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促进相应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加快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的关键,也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龙颖.电力企业如何做好企业绩效管理[J/OL].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
        [2]林丽燕.电力营销业扩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1:138-139.
        [3]刘江波.探讨如何做好水力发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6):5-6.
        [4]王红.电力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助推一线高效工作的重要价值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3):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