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电引水隧洞砼衬砌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伟 王战胜
[导读] 摘要:在发电引水隧洞施工阶段,受到环境、工艺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砼衬砌裂缝质量问题,缩短发电引水隧洞的使用寿命,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砼衬砌裂缝也是发电引水隧洞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66
        摘要:在发电引水隧洞施工阶段,受到环境、工艺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砼衬砌裂缝质量问题,缩短发电引水隧洞的使用寿命,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砼衬砌裂缝也是发电引水隧洞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分析发电引水隧洞砼衬砌裂缝问题的成因,并阐述控制裂缝病害的相关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发电引水隧洞施工水平。
        关键词:发电引水隧洞;砼衬砌裂缝;成因;控制
        一、工程概述
        ABHYJ发电引水工程,全长为7563.178m,开挖断面为圆形,直径最大为8.6m,最小为7.0m,混凝土衬砌采用二级配泵送混凝土C30F150W10,坍落度160-180mm、180-220mm两种,骨料为人工碎石。采用全断面衬砌的方法施工,使用全圆针梁式钢模台车工艺施工。
        二、发电引水隧洞砼衬砌裂缝的出现成因
        1.温度应力
        在隧洞砼衬砌施工环节中,受到施工环境气候温度变化、混凝土水化升温因素的共同影响,砼衬砌结构将承受一定程度的温度荷载与拉应力。如果温度差过大,砼衬砌结构将承受超过自身极限的抗拉力,从而形成裂缝,裂缝形式主要为纵向裂缝。同时,在砼衬砌结构受到温度应力影响形成裂缝,且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解决时,洞内水温处于周期性变化过程,裂缝具有扩展性特征,持续向两侧延伸扩展。例如,在砼衬砌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在水化热过程中将持续释放大量热能,且混凝土弹性模量也将产生明显变化,混凝土温度与洞内气温差往往会达到25℃-30℃。在混凝土浇筑完毕8d左右,混凝土温度将快速下降,逐渐恢复至正常温度。而在混凝土温差过大时,将产生较大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则砼衬砌裂缝问题出现率越高。
        2.混凝土质量不佳
        在部分发电引水隧洞工程中,由于所配制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是配合比方案不合理,拌合水用量、外加剂掺量过大,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坍塌度、干缩变形量较大。在产生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力时,将会引发砼衬砌结构干缩裂缝质量通病的出现。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也将提高砼衬砌裂缝问题的出现率。例如,在混凝土层厚度不一致时,局部砼衬砌结构的温度差、收缩程度与其他部位存在明显差异,在结合部位易出现砼衬砌裂缝问题。而在隧洞混凝土灌浆施工不当时,隧洞拱顶混凝土与周边围岩结构易产生连续脱空现象,围岩结构难以对隧洞拱顶部位起到有效约束作用,最终在隧洞起拱部位出现裂缝问题。
        3.外水压力
        在发电引水隧洞施工中,由于围岩与砼衬砌结构二者保持紧密贴合状态,且岩体为透水介质。因此,当隧洞周边地层分布丰富地下水资源时,砼衬砌结构持续受到外水压力与渗透荷载影响,这将缩短隧洞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承受过大外水压力时,砼衬砌结构还有可能出现裂缝质量通病。因此,技术人员可选择在隧洞适当部位中设置排水孔,持续排出渗透水体,形成外堵内排效应。如此,可以大幅降低砼衬砌结构、顶板与边墙等部位所承受的外水压力。同时,也可选择采取围岩灌浆措施,向围岩裂隙中灌注适量水泥浆体,消除地下水渗透通道,在客观层面上减轻砼衬砌所产生拉应力。
        4.岩性影响
        现阶段,多数发电引水隧洞施工现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各洞段所穿越地层结构不一致,其裂缝发展规律、地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而各处洞段交接部位受到岩性影响,所产生应力相互叠加,加大了砼衬砌裂缝质量通病的出现率。例如,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中,所修建隧洞依次穿越杂谷脑组大理岩、白山组大理岩与岩塘组大理岩地层。其中,岩塘组大理岩地层中分布着大量裂缝,与其他地层存在明显差异,该部分洞段频繁出现砼衬砌裂缝问题。


        三、发电引水隧洞砼衬砌裂缝控制措施
        1.温度控措施
        1.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降低水化热温升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施工时,除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抗渗等主要指标外,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改善混凝土性能,增强混凝土密实性,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时,尽量减少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
        1.2加强检测及控制,确保拌和系统出机口温度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按SL677-2014规范的规定,按要求定时测量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拌和场出机口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不高于20℃,必要时采取加冰拌和,确保提供满足出机口温度要求的拌制混凝土。
        1.3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浇筑块最高温升
        做好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回升。在料罐表面设一层隔热材料,以减少温升;并尽可能的减少运输时间及转运次数。
        2.I、II类裂缝控制
        I、II类裂缝的缝宽较小,且普遍不具备扩展性特征,并不会对砼衬砌结构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因此,针对这类裂缝,技术人员采取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即可。
        具体处理步骤包括:施工人员操纵磨平机等设备,对砼衬砌结构上形成各处微小裂缝表面部位开展打磨操作、直至打磨到混凝土结构层,将打磨宽度控制在15cm左右。随后,清理裂缝表面残留的灰尘与各类杂质,将裂缝静置一定时间,或是使用烘干机、喷灯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使用毛刷在裂缝表面均匀涂刷底液,结合施工情况科学制定底液配合比方案,并对试品性能加以检测。同时,在砼衬砌结构表面分布凹槽时,需要提前对凹槽部分进行找平处理。随后,检查底液涂刷质量,对漏刷部位开展补刷操作;封缝处理。在所涂刷底液表干后,施工人员及时在底液层上方均匀涂刷聚合物砂浆层、或是HK-961涂层,将封缝层厚度控制在1mm左右。分两次涂刷底液,在首道涂层干燥后涂刷二道涂层。同时,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应在涂料配制环节中加入适量稀释剂,以调整涂料流动性。而在隧洞底部开展带水施工作业时,技术人员应提前在砼衬砌裂缝部位周边区域设置挡水结构,直至裂缝处理完毕、涂层干燥后,再拆除挡水结构。
        4.III、IV类裂缝控制
        由于III、IV类裂缝的缝宽较大,裂缝自身存在扩展性。因此,技术人员应采取灌浆法,具体处理步骤为:施工人员操纵磨平机对裂缝部位进行打磨处理,清除表面分布各类杂质。随后,沿裂缝两侧开展钻孔作业,重点控制孔距、钻孔角度与深度,要求所钻探孔洞穿过裂缝底部,且不会破坏砼衬砌结构层;在孔底埋入注浆管,综合分析孔深、裂缝宽度等参数,合理设置注浆管埋深位置;开展清孔作业,清除孔内分布各类杂物与粉尘、涂刷一层厚度在1mm左右的聚合物砂浆层;向缝内灌注适量浆液,重点控制灌浆速度与压力值。例如,将灌浆压力设定为0.4MPa,直至浆液自孔口溢出为止;施工人员使用钢丝刷对裂缝表面进行清理,铲除多余浆液、刮平裂缝表面。此外,在所形成裂缝内部含有水体时,例如直接采取灌浆法,将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裂缝处理质量不理想。因此,技术人员需要提前钻设排水孔,排除裂缝内部渗透水,再使用环氧浆料等材料对裂缝开展补强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引水隧洞施工中,对砼衬砌裂缝问题的有效处理,是保障工程质量达标,消除温度、地质水文等因素对砼衬砌质量所造成影响的主要途径。因此,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砼衬砌裂缝问题的出现成因,掌握上述控制措施,根据裂缝类型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及早消除工程隐患,确保发电引水隧洞应用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江鱼.大型引水隧洞衬砌裂缝原因分析及修复处理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4(05).
        [2]郭利军,赵春荣,钟俭雄,朱新民.引水隧洞衬砌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J].山西水利科技,2013(03).
        [3]吕周兴.引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23(1).
        作者简介:
        刘伟(1987),男,甘肃文县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师,大专。
        王战胜(1989),男,陕西渭南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师,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