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 王冬梅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冬梅1 王帅2 张颖3 康艳娇4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在各个行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不断的拓展和发展。
        1.身份证号码:13022419921205xxxx
        2.身份证号码:23270019920212xxxx
        3.身份证号码:15210419831105xxxx
        4.身份证号码:1306021985012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在各个行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不断的拓展和发展。这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电力行业。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我国输配电用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带动了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发展。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
        引言
        目前,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被广泛的运用,因为自动化技术能有效满足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可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实行的用电工程自动化项目起步较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步骤还需要钻研和发掘,其技术发展的较为缓慢。因此,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
        1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
        1.1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高效性
        输配电用电工程在进行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其高效性。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用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同问题的处理,因此自动化技术在处理电力系统运行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高效。同时,对解决问题效率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对输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扩大了输配电系统的管理范围以及影响力。
        1.2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快捷性
        以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为前提,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传统工作中因为人工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以及漏洞,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分析数据,来下达准确的指令,方便快捷,以此来降低企业对人力物力的投入。
        1.3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以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为前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操作、设备检修等所耽误的时间,此外,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一个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让输配电质量得到最大的保障,从而确保整个电力输配电过程的稳定性。
        2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所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相关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思想理念落后和技术水平不足,不能熟练的掌握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运用,加上自动化技术在现在的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使用率较低,导致了自动化技术不能很好的运用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之中。另外,由于国内的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应用较少,技术与理论还尚未成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自动化技术运用不完全,也一定程度上制约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阻碍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
        2.2复合型技术水平落后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科学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包括了自动化技术,但其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运行项目起步较晚,相较于其他国家电力自动化进程稍显落后,复合型的技术手段还处于缺乏的状态,不将输配电与用电工程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当需求电力的用户不断增加,此时其用电量的压力也不断地增大,没有复合型的技术手段,易产生不稳定的状态,自动化技术对其控制性还不完全。因此现有的自动化技术不能有效地保障和满足用电的自动化进程,还需要加强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投入。


        2.3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输配电与用电工程都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输电的电线常常裸露在外面,遭遇到恶劣的雨雪天气,会使电线发生老化或者漏电,产生事故的安全和电力的浪费;或者环境温差的巨大变化,会导致用电负荷的增长,浪费用电量,消耗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益。因此对于如何降低外在因素对于电力的浪费也是自动化技术需要考虑的难点.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没有一个健全且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不行的。管理上的混乱会给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必须建立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电力从生产、输送直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力企业要想实现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就是对电力输配电和用电过程中的技术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提高某一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加强人才的投入,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就是直接加大先进人才的引入;第二,就是加强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其次就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只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的保证,才能实现电力技术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3.3降低电能损耗
        针对电能损耗过多的问题,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电能的损耗。首先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力度,设置奖惩制度,最大程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其次就是积极开展电力输配电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从客观上降低对电能的损耗。
        3.4对电力企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
        目前电力企业中,机械自动化的程度相对较低,电力工作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因此,极大程度上调动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提高供电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调动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最好方式就是奖励机制,设置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对作业人员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将会极大程度地提高供电技术水平和整体质量,进而使得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兼具高效性以及稳定性等。根据当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用,及时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技术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增强对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监控力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一个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够保证输配电的质量,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进而促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实现我国自动化进程的目标.
        3.5有效应对的方法,降低环境的影响
        输配电与用电工程极易受到外部温度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自动化技术时也应该考虑在内。温差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量,对我国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会造成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在此情况下,企业所采用的自动化技术,需要考虑能有效保障电力能源输送的质量、安全与稳定,要及时更新自动化设备,以此减少电能的浪费。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制定高温天气的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此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管理人员也需要实时监控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的运行情况,以此来保障电力输送系统的运行安全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惟有需求到新的突破,才能打破现阶段的发展壁垒,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就成为了其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契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实现,对于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更高层次的经济效益、增强电力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推动国内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全阳.关于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10648-10648.
        [2]阙建华.浅析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009-1009.
        [3]张晓东,平杰锋.浅析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1258-1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