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王洪岭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洪岭1 王磊2 刘杰3 郭和美4
[导读]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中必然会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
        1.身份证号码:13082419871008xxxx
        2.身份证号码:13092919891223xxxx
        3.身份证号码:37068119941121xxxx
        4.身份证号码:13062719821130xxxx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中必然会使用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有必要改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并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充分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特点;要点
        引言
        为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土木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从土木建筑的建设角度看,由于该工程类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提升,并满足人们在不断提升的经济环境下对生活质量的各类要求,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应就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强化施工技术以在保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外观性与功能性的基本需求。
        1土木工程的内涵
        作为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土木工程的知识往往会涉及勘探、设计以及施工建设等多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它是一切和文化、土、水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具体行为上来看,就是依靠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对建筑进行施工和维护,这一门工程学科的专业性非常强,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土木工程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它的具体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简单进行概述,就是土木工程从传统的单一施工类学科向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发展,这些属性也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可以从中看出,土木工程的发展水平可以体现出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整个土木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混凝土技术又是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点,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配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工程结构,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科学配制,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控制。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含碱量0.6%以下的水泥,并使用部分矿粉掺和料、低碱外加剂等配料,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先开展混凝土试配,结合实际含碱量,选择有效的外加剂、砂石、水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制,重点检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对于多数土木工程建筑建设期间的混凝土主要由商混基地提供,但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部分混凝土仍旧需要现场搅拌,搅拌过程中应保证选用的材料与商混基地的标准相同,确保现场搅拌混凝土满足相应标准。混凝土搅拌前要先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搅拌工序稳定、持续,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既要确保搅拌桶湿润,还要避免其因受潮出现故障。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工作,搅拌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混凝土各类标准,若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要及时安排二次搅拌,确保满足工程建设标准。
        2.2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
        混凝土表面或是内部结构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其同样是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想要把控整体结构质量以及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就必须提高对裂缝防控技术的重视程度。

从当前就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混凝土结构作为最为常见的结构类型,裂缝问题的出现频率最高,导致其出现裂缝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人为因素、材料因素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因此对其结构从多个方面进行持续强化极其重要,应以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制定对应的问题解决措施,以保证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来说,不仅要考察现场的施工情况,也应遵循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建设原则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施工缝在混凝土结构构建过程中属于无法规避的问题类型,因此应提前制定问题的技术控制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其对于整体结构的影响,并将相关措施融入后浇带的填筑施工环节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为进一步降低裂缝的问题的发生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应添加振捣棒作为辅助施工措施,通过控制其频率把控其坍落度,继而掌握准确的振捣时间。振捣棒的快速插入与缓慢拔出是结构施工应注意到的具体内容。若工程有更为细致的要求或是振捣需要,可以执行二次振捣操作。
        2.3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做到以下内容:第一,合理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水泥用量的测量及控制,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效果,从而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第二,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当出现水泥与空气接触的问题,会使混凝土结构的热量降低,当这些热量进入到整个混凝土结构之中时,会出现热量传递的问题。第三,根据混凝土结构浇筑工程,在温度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根据工程需求设定土木工程施工方案,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以往经验以及施工项目的特点,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4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首先,温度与湿度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与保湿工作。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材料配比不同,其对于养护时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需要进行14天以上的保温保湿工作,其他类混凝土则需要7天的养护周期。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成分,计划保温保湿周期,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混凝土成型后,需要对钢筋模板进行拆除,此时混凝土结构将置于阳光下,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在受阳光直射的混凝土侧放置防晒设施,如颜色较深的麻袋,以避免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最后,混凝土的湿度是保证其结构抗拉强度、应力均匀的重要因素。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与实用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建筑必须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各个施工环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一旦出现裂缝之后,要及时进行治理,从而不断降低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率,减少其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可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4.
        [2]刘丽.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46,154.
        [3]吴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99.
        [4]彭国运.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