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娇颖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小学
摘要:音乐当中包含着许多人们内心的感受,音乐的表达本身就是在社会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内容,所以在小学音乐唱歌课当中,针对学生的音准与节奏感的培养就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节奏和音准是音乐当中最基本的两项要素,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就需要以歌唱的形式来展现音乐自身的美,本文将根据上述内容展开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人士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课;音准与节奏;培养策略
引言:
音准是音乐的灵魂,而节奏是音乐当中的骨架,掌握这两个方面就可以对音乐的韵律美得到完整的展示。在学习的过程中,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一定要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有关音乐教学当中的具体要点,并且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学好音准与节奏方面的内容。
一、节奏的控制
对于节奏的领会,就是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律动,也就是说学生可以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进行适当地跳动,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生对于节奏特性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三拍子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自身的肢体来模仿歌曲当中的情景,使得学生能够从日常的活动当中体会到音乐的融入。而且通过肢体动作,例如拍手或者跳舞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的节奏感有更为深入的体现,教师也能够看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具体天赋主要在哪里。咱俩学生掌握到音乐的节奏之后,教师依然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和表达出音乐当中的重拍部位,针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表现来定义其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已经达到了应有的程度。
乐器也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很多学生更喜欢去玩耍乐器,并且并用乐器来表现音乐节奏。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即便是歌唱课,也可以应用一些乐器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提升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积极性。在互相配合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增长,对于歌唱以及演奏乐器的兴趣,是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并且也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彼此之间的配合度。
二、聆听与感受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能够把握住音乐的精髓,教师需要始终强调聆听音乐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仔细地去从音乐本身出发来训练自己的耳朵和歌唱过程当中的音准。良好的聆听习惯。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的表达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短时间之内教师与学生就要达成良好的默契,才能够确保学生始终对音乐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兴趣,而且实际上也只有在学生掌握听歌技巧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旋律和歌曲内容的领悟力有所上升。学生在掌握学历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其中的高低音,并且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真正地参与到音乐的表达活动当中,尤其是在高音表达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阶。从音阶的上下行来进行反复的练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相应的难度,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和日常练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阶的变化,锻炼自身的听觉能力,从而培养起良好的音乐素质水平。在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欣赏曲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在《阿细跳月》的学习中,在这一首乐曲的学习中,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并表现彝族音乐。音乐是通过节奏、高低音等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的,在对这首乐曲的学习中,要教会学生听辨高和低的音,助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视唱练习
首先要针对音乐音节打开练习,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音阶的把握是最为需要受到重视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c大调音阶的具体训练,这作为歌唱课当中的基础内容部分,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与多个音乐作品和音阶训练内容进行相互的对照。然后,就是对音乐的音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到各种音程的准确模唱。比如在《卖报歌》这一首歌曲的教学中,演唱时学生要采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通过听辨商调式的自然音程,开展感性的商调式音阶练习。要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掌握不同的音乐节奏类型,比如在《卖报歌》这一首歌曲中,需要让学生认识低音点,演唱时要在速度以及力度上多提示学生。通过节奏型的练唱来学会通读歌词与节奏,了解各自之间的关系,争取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为复杂的音乐节奏内容。在巩固学生对于节奏和音准的把握基础上,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获得综合提升。
四、结束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教师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也是不断在课堂当中不断的渗透音乐审美,让学生能够根据音准和节奏来提升自身的歌唱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手段完善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能够精准地把握到音准和节奏的内容,从而运用自身的歌唱技巧去与音乐实现深入的交流,进一步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奎.小学音乐课堂中音准与节奏的训练[J].艺术评鉴,2019(04):126-127.
[2]张莹莹.小学低年级唱歌课中音乐要素教学的实施[J].音乐天地,2014(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