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四校,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级教育机构逐渐对思政教育的实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小学作为学生初期思想构建的教学阶段,应进行相关教学效果的有效加强,以稳固学生的思想建设基础。如在思政教学中融入新媒体的应用,可实现一定的创新性拓展。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新媒体时代特点,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新媒体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进行了具体的例举,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但在当前小学的思政教育当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教学形式。教师应当积极采用新媒体技术应用,从全新角度进行其中各项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提升当前教育内容与时代因素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形成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正确思维模式。因此,本文对新媒体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应用于小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首先,新媒体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当前网络传输速度有目共睹,建立于其上的新媒体技术继承了其中优势,并在其中进行便于自身应用的适当优化,形成较为成熟的信息传播体系。小学的思政教育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导致学生无法实现相关知识的充分理解。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连续性的教学互动。
其次,新媒体出具有传播个性化的特点。在当前各项信息交流过程中,新媒体平台通过各方人才的自发加入,逐渐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信息流。因其各种信息的全面性,小学思政教育课堂可通新媒体平台提供的相关服务,进行教学内容的准确搜索。同时,通过平台的评论系统学生亦可实现相关知识的学以致用,并在与志同道合互动期间实现思想的交流[1]。
二、当前小学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当前小学思政教育工程中,学生主要存在缺乏学习自主性及学习兴趣等问题。其中学习自主性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教师及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没能进行创新应用,一直秉承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固化模式,进而忽略的学生自主探索的可能,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相关能力的锻炼,不利于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其中学习兴趣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教材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如教师不给予适当的引导,不仅易导致学生产生理解上的误区,还会使学生产生浅显理解的学习惯性,进而导致兴趣和学习质量的双重缺失。
三、新媒体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结合现实所需丰富应用内容
尽管当前小学思政教育已存在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但未与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可向整体学生进行思政教学的相关调研,并将调查结果积极融入到本校网络平台的应用功能的完善工作中。在校园博客中添加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分类,并保持定期更新。丰富文章种类后,不仅能吸引校内校外的搜索量和浏览量,还能推进当前小学思想教育教学进行教学意识的变换,实现相关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升。
以教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为题,学校可在博客的相关板块进行课程预热,并在内容构成上添加全国各地民间艺术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并在对应下方留下空白填框,推荐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进一步的信息查找,并将查找答案写入评论,并在近期的答案公布中探寻正确与否。同时,博客也可留有供学生投稿当期民俗知识补充的信息提交页面,实现学生线上信息搜索的即时应用,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信心,和后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对校园博客内容进行提及和延展讲解,学生通过事先的参与,会在期间展现出非比寻常的热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展开[2]。
(二)整合平台资源促进良性互动
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整体的小学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很少能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现在教学中加强了新媒体技术的相关应用,教师可在各社交平台上建立班级思政学习讨论组。其中社交软件的选择有微信、QQ等,此类软件较为成熟的线上沟通系统可有效补全课堂中未能实现的各项教学沟通。在诸多应用中,视频通话的交流方式最适合线上教学应用。教师可在期间对较为精要的教学讲解进行录屏和文件分享,并在线上交流期间适当应用当下流行语,迎合网络教学气氛。
以教材中《我们的公共生活》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进行课上讲解后,可在课后的固定时间通过视频连线进行相关知识的线上补充讲解。期间,同学可以通过公屏打字进行知识存疑的提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亦可随时播放视频及图片资料,进行更为详尽的讲解。如“公园长椅的合理使用”这一轮题,学生可能会持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在进行初步讲解后,搜索并播放相关公益宣传片,以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教材理论的渗透和论外知识的普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能开拓视野,还能在互动中加强与教师的亲密程度,以便后期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表现形式实现资源推广
短视频是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一大媒体传播形式,在当前的小学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大胆创新,采取相关形式的应用,通过视频形式记录本班教学活动、学生进步和教案编排等内容,并在热门的短视频平台上注册账号,进行此类信息内容的定期分享。在视频内容方面,教师应秉承优质思政教育意识宣传的原则,在邀请学生参与录制的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与父母进行相关内容的录制。这种多角度的思政教育成果展示能起到极大宣传效果[3]。
以教材中《我很诚实》一课为例,教师应将课堂中学生分享的诚实案例进行录像,并结合后期家长发送而来的生活诚实行为片段进行整体的内容编辑和发布,并关注视频下的评论交流,进行适当的互动和交流。期间如存在部分视频登上“热搜”的情况,亦可在课堂上告知学生,实现相关创新应用的成果分享。
结论:总的来说,在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当前的教学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结合现实所需丰富相关应用内容,整合平台资源促进良性互动,创新表现形式实现资源推广,从而实现当前小学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新型高效教学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宠.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07):24.
[2]田野.手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公关世界,2020(12):55-56.
[3]王丹.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06):71-74.
作者简介:马婧,女,汉族,籍贯:陕西省甘泉县。生于:1986-05,工作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四校,单位省市:陕西省西安市,单位邮编:710021,职称:二级教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