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土木工程方面人们投入的关注越来越多,也逐渐成为了我国消耗能源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在实践中将施工技术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新标准。进而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已经逐渐从原先的城市楼房、桥梁等常规内容扩展到港口、隧道、填海造陆、跨海大桥等新型土木工程施工内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物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并且逐渐与航空航天、计算机科学以及大数据时代等新型学科内容产生日益密切的联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环保性、高效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手段的选择与制定,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应变机制,同时工程结束后的维修和保养技术等都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范畴。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固定性和流动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其中固定性是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一些固定性技术,例如钢结构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这些施工技术一般较为稳定,更新变化较为缓慢,也因此是土木工程最为基础的技术,是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术。而流动性则是指施工队伍的流动以及同一工程上工人在作业空间上的流动。
2.渐变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其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更新完善的系统,因此使得土木工程具有渐变性。
3.整体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道工序之间都相互连接,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配合。
4.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复杂繁琐,并且容易受到气候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干扰。
三、土木工程建设主要技术
1.地基处理技术。在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施工规范来操作,在施工地基项目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增加地基的应用强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增加建筑结构承担负荷的水平,防止在施工过程产生质量缺陷,例如,在地基基础建设中出现的裂纹,在检查地基的时候,需要采用沉降观测法来检测地基结构。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中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砂石桩法、高压喷注浆以及强夯法等。
2.砼项目施工。通常情况下,砼项目可以分成很多类型,在不同种类的划分中,其采取的施工方法存在差异,比如,根据灌浇的性能,能够分为现场灌浇与预制两类灌浇方式。预制砼被推行使用于土木工程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投资少的特征;现浇砼时要求采用模板支撑来施工,能够对现场的砼结构信息进行全面检测,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钢结构处理技术。在钢结构建设技术中,通常关键的技术过程是在装载钢框架部件前,首先应当对施工现场加以清理,进而做好钢框架部件吊装的准备任务,运输过程要确保运输渠道的顺畅。当钢机构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应精确控制起吊力度,进而确保在吊起时的平衡,当钢结构部件吊起到平台上时,要确保作业平台的完整洁净。
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意义
作为土木工程中的核心要素,施工过程中展现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决定土木工程的整体效果,因此务必要大力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但就当下而言,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需要,有部分施工技术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略显“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满足建设需要,就无法将现代化建筑建设出最佳效果,甚至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埋下未知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对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展开革新工作,对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技术创新,优化过往施工技术中存有的不足之处,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是为了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创新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
五、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相关途径
1.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
所谓的体外预应力技术,也就是将预应力钢束节和施工的具体需要,通过防护处理来应用到混凝土构件的外部,并且通过专用锚具将相关的预应力在外部予以施加。对于整个的预应力体系来讲,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正在成为当前预应力技术发展和研究的主要项目,能够更好地对混凝土拼接桥梁和相对来讲跨度较大的建筑工程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简化预应力筋曲线的变化,以及不断地对模组产生的损失予以降低,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对结构的整体尺寸和自重予以减轻,也便于后期的相关维护和检测。结合诸多的优点,新型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
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所涉及的内容,当前最为常见的技术就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这也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技术,同时也是新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操作的过程中比较简单,并且相对来说成本更加低廉,有着更加牢固的稳定性。
在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抗拉力严重不足,可能造成混凝土工程产生相关的质量隐患,而这种新型的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可使这一问题有效规避,并且材料有着更加显著的抗冲击力,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痕、耐久性差等相关方面的结构病害。其中直螺纹接头连接,是当前比较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它在性能表现方面比较理想,因此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环节,被广泛应用,并深受好评。
3.深基坑支撑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工程抗震效果、空间方面都要通过对深基坑支撑技术实现。可见,创新深基坑支撑技术创新对于土木工程建设来说意义重大。土木工程建设中,为了使深基坑支撑技术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具体创新过程中,可通过对桩错支档体系进行应用实现,具体作业期间,应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对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土质、环境、坑壁、地下水位等多个方面,其中土质疏松、坑壁土质密度低等都会对深基坑支撑技术造成较大影响,土木工程施工期间,应对灌注桩技术和预应力错杆技术进行应用,对土质进行加固,进而确保深基坑支撑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4.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灌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钻孔技术创新。钻孔技术是灌注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钻孔技术创新指的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而后运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做进一步测量确认,从而保证钻孔统一。在钻工程序前,技术人员应该事先调试钻孔机,从而保证作业流畅。当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塌或者卡钻现象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钻工程序,首先对发生坍塌或卡钻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这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表现。另一方面,灌注技术的创新还体现在钻孔灌注泥浆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灌注技术,补充孔内泥浆,从而达到充分填充的效果,保证桩体稳固。
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1.科学化发展
土木工程未来施工发展要以科技发展为基础。因此,提高企业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应当合理应用科技手段,进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效率,从而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造价管理得到改善。土木工程造价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期间第一项关键参数,通过对高科技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高效经济、节能目的都能够得到体现。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合理应用新技术手段保证土木工程质量;减低人工、材料费用,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损耗,进而使材料利用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使设备、人工在工程施工中都能够实现合理配合,进而促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并且能够得到完善与提高。
2.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就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其中包含了施工人员、材料和技术监督等多方面,通过落实这些环节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以权责落实方式为主,把各环节的控制要点落实于每个部门内,当发生问题以后马上追究责任。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体系,激发管理人员控制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和队伍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而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的员工,则是进行严惩。
3.自动化发展
在现代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工业自动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更加高效、稳定、安全、节能的工业自动化的标准施工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业自动化模式跟能体现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用工业生产来高效的完成建筑构件的预制生产和现场加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的成套技术引入,是对土木工程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主要构件预制可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还可以有效杜绝因受天气因素而影响工期。全面运用吊装设备进行施工,大幅度缩短现场构件的组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梁柱组装取代模板组立及钢筋绑扎,使得相关技术人员的现场耗时减少,并能够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故而,工业自动化将成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4.生态建筑发展
现代人们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在未来土木工程发展期间,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都是关键发展方向,节能环保使绿色生态下土木工程建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相统一,从而保证绿色环保生态建筑发展。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在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选择中,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选取能量消耗小、污染小的设备和材料,减小土木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对生态能源的合理利用,这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目标。生态建筑发展,一方面可以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应的施工单位与企业要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去完善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漏洞,不仅仅要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也要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杨阳,姚刚,沈鑫,张爱莉.基于VR和BIM技术的场景沉浸式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07)
[2]李文慧.关于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
[3]党立涛.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标准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1)
[4]冉茂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