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建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基坑工程作为城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开挖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城建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建工程基坑合理开挖施工的重要性,对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重要性;技术;应用;质量控制
一、城建工程基坑合理开挖施工的重要性
城建工程基坑的合理开挖施工可以控制尘土污染,营造优质的作业环境。例如:某大型建筑基础施工的深基坑土方开挖时,选择分层开挖的方法,一边开挖一边运出土体,适当清理基坑环境,以免产生过量的尘土,该工程非常注重土方开挖的速度,通过控制速度配合土方开挖的进程,由此安全保护基坑,一旦土方开挖中出现不良现象,立刻暂停开挖,及时处理土方开挖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土方开挖的安全水平和质量。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中的土方开挖,需要着重考虑技术性,优化整个土方开挖的过程。
二、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某城建工程的概况
某城建工程地上34层,分为8#、9#楼,其中20415.49平方米为8#楼建筑面积,高度为99.85米;17794.56平方米为9#楼建筑面积,高度为99.05米,都为框剪结构,钻孔灌注桩为其主要基础形式。标准设防类为该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型,6度为场地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0.05g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基坑南北侧都有拟建楼房,工程土质为填土、粉质粘土等,按照地质情况,0.9米为地下水位埋设深度,孔隙型潜水为土层内的地下水,土具有极差的含水性与透水性,可看作隔水层。根据设计图纸分析,本工程基坑支护选取放坡开挖。
2.喷锚支护技术
因该工程基坑底设计具有较深设计标高,及基坑开挖范围大,可选取喷锚边坡支护的方法进行施工。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可选取—2.4到6.9米之间控制开挖整体深度。拟将土钉挂网护坡及时设置在四个方向,选取直径6.5钢筋进行单成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并进行泄水口设置,随后即可实施喷浆支护作业。在—3米位置选取C20细石混凝土(80到100毫米厚度)进行1:1放坡,并进行喷锚支护,根据加固方法实施土方开挖作业。开挖深度为承台底面标高后,可选用人工方式进行预留30厘米位置清理。承台挖土深度符合施工规定后,可通过反铲挖掘机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并结合人工清底施工。在与设计高度相近时,在各个桩上工作人员需进行控制标高标识,防止对桩头造成损坏。工程桩向承台位置伸入10厘米后,需凿平桩顶。选用整体式作为承台开挖方式,承台开挖后通过桩基验收在对承台垫层进行浇捣。集水井、排水沟在各层开挖前必须完工,并进行潜水泵(4台)合理配置。基础开挖施工后,需选用明沟收集到集水坑,随后通过潜水泵排抽模式将基坑积水排出。
3.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是把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的工程。作为城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土方开挖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按照城建工程设计要点,可选取反铲挖机进行本工程土方开挖施工,土方外运时选取的车辆为自卸汽车。在基坑开挖施工中,边坡支护需同时进行,这就要求必须一次成型。通过机械开挖方式进行施工,一般开挖可分层进行,为与基坑围护施工相匹配,需划分为3个阶段,如2.35米为第一阶段开挖深度等。开挖前需按照现场测设的控制坐标点将基坑开挖边线放出,并进行施工区域的准确确定。开挖顺序为从基坑32轴通过倒退方法向1轴开挖,为避免超挖问题,可通过人工方式处理基坑底部预留的30厘米位置,并做好修边工作。随后进行垫层及时铺筑,避免扰动基底土体。深挖施工时,必须对挖边坡稳定性加以重视。按照城建工程建设需求,开挖施工顺序为由上到下分层进行。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在对松软度较严重的土方进行开挖施工时,可通过机械将硬木桩(100毫米直径)打压到基底位置,以此确保其稳固性。
土方边坡开挖时,需根据设计规定对开挖坡度进行有效控制,做好边坡施工后,需对边坡及时复核,随后将松动土方清除,根据开挖施工速度,进行开挖与防护施工,以此确保开挖施工后边坡能够具备较强稳定性。
4.土方回填施工技术
土方回填前需将施工位置杂物清理干净,随后对回填土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无杂物存在,粒径与施工规定相符,要求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回填土含水量。按照土质、密实度需求等确定各层土铺筑厚度,夯实土层时,打夯遍数为3遍。回填土质必须与植物栽植需求相符,通过分层夯实作业回填种植土,以此满足工程建设承载力需求。回填土夯实每层填土后,需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环刀取样,以此将干土质量密度准确测量,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后,才能进行上一层铺土。完成所有填土后,需实施表面拉线找平施工,确保其平整度符合施工规定。
5.基坑排水、降水方式
土方开挖施工时,如开挖底面标高在地下水位基坑以下,因土的含水层处于切断状态,基坑内将不断渗入地下水。地下水存在,不仅增加土方开挖施工难度,还极易出现边坡坍塌问题,甚至出现水浸泡地基现象,影响工后建筑物质量。为此,必须嚴格遵循工程实际情况与地质条件,选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地下水位下降,确保开挖基坑与施工时不存在水浸湿现象。通常可选取集水坑排水法作为主要措施,集水坑与排水沟为集水坑排水的主要特征,按照工程建设需求,可选取动力水泵作为基坑排水的主要工具,如机动、电动等类型。水泵选取时,与基坑涌水量相比,取水泵的排水量通常为其1.5到2倍之间。如基坑涌水量在每小时20立方米以下时,可选取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如基坑涌水量在每小时60立方米以上时,可选取离心式水泵。
三、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
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要对土质特点、地理环境、基坑开挖深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对基坑隆起、地面变形、流砂管涌等险情重点控制。在整个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事项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主要包括:
(1)当在市区进行施工作业时,要做好相应的环保处理。如,选择支护体系时,不仅要防止施工过程中有过大振动出现,还要对泥浆污染、噪音污染、化学浆液污染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尽可能做到对周边居民利益不造成任何损坏。通常情况下,基坑开挖施工将会影响四周原有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性,为了将这些不利影响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要对周边房屋的沉降特点、材料的收缩变形特性及环境温度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3)在城市较为繁华区域,建筑物具有极为密集的特点,地下管线的排布也很复杂,这种现象的存在将极大地限制深基坑施工。基于此,垂直开挖具有显著优势,但也要正视其存在的潜在威胁;
(4)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工期紧、场地小,因此要对施工流程进行科学安排,并有效降低因场地限制带来的严重危害。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建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并且基坑工程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基坑工程支护施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合理应用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城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素玉等.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7(43)
[2]李守来,张二甫.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8(25)
[3]王晓聪.试论城建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