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6250219781017XXXX
摘要:GPS-RTK技术其实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工程测量技术,就是因为它的过人之处在于稳定性以及操作性强,才会被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推荐,加上在操作的过程中非常简单,还有就是它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全面,这个是传统测量无法做到的,通过GPS-RTK技术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会更准确,结合一些专业的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可以把它的有点发挥到极致。操作人员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及记录测量的参数数据,再不断的将得到的数据进行优化,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外界因素影响测量结果。
关键词:GPS-RTK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1导言
工程项目在正式开始建设之前,需要先对工程区域、桥梁结构以及地质条件进行测量,以此来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测量工作主要包含着工程的定线测量、地形测绘、放样以及施工管理等工作,通过应用GPS-RTK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满足当前的工程测量工作的要求。
2 GPS-RTK技术介绍
2.1 GPS-RTK技术内涵
GPS-RTK是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实时提供观测点的定位数据,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其功能实现主要由GPS接收机、流动站、基准站以及实时差分软件与数据链等部分组成。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选取精度较高的控制点布置GPS信号接收机作为测量基准站,然后根据基准站的实际情况以及测量厂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情况来确定流动站;当基准站与流动站确定好后,接收机将根据指令与卫星进行不断联测,并将采集到的定位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再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辅助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就可以得到流动站的最终坐标及精度,完成作业任务。
2.2工作原理
第一种就是静态定位法,所谓的静态定位就是固定接收器的天线,让它在整个测量工作中保持不动,首先需要准备号测量的仪器设备,然后开机连接卫星设备,在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检测,在这期间必须要保证两端成功相连,以防后面数据的传输可以顺利完成,等全部确认后就可以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了。静态的测量技术通常适用于一些要求比较高以及需要超高精准度的工程项目。第二种方法就是实时动态法,它和静态定位工作原理是相反的,这种方法在整个测量的过程中需要让接收器上的天线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周围的情况节点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就是在设置基站的时候要保证线路的准确性,然后在进行踩点将坐标进行匹配,同时需要建立坐标系,然后在进行测量。主要是通过载波相位对工程进行测量基础得出实时差分,根据实时动态可以达到厘米级别的精准度。主要的原理还是因为当获得测量物的坐标后作为一个参考点以及基准点,然后在安装接收器连接卫星数据,根据观察这些数据,在把得到的结果用传送的方式把测量值以及卫星跟踪的情况和接收器的状态发送出去,等到流动站上受到了这些来自于基准站上的数据之后,工作人员在结合定位原理开始进行计算得出最终数据,通常就是计算基准站的三维坐标以及测量的精准度,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GPS-RTK技术,它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待测试点的精度进行实时监测。
3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强化测量技术水平
因GPS-RTK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难度,因而一部分测量人员难以全面掌握相关技术,这就要求需加强测量人员技术培训工作,可以聘请一些业内较为权威的技术人员与专家为测量人员开展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测量人员对于GPS-RTK测量技术的掌握。培训过程中还包括研究与推广新型的测量技术,从而确保测量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关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具体要点。除此之外,还要明确测量人员的具体职责,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来提高测量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在测量工程开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程具有现代化特点,因而需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此来不断地提高GPS-RTK测量水平。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测量设备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设备管理办法及措施,构建相关的管理体系来确保测量设备能够实现高效的应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如设备人员在使用相关设备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校对工作,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工作,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均需要立刻对其开展维修。
3.3数据收集工作
首先,测量人员需要加强对已经获得的控制点的分析,根据控制点结果来进行地形测量;其次,测量人员需要保证外部无线电台和基站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0km,以此来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度;最后,测量人员在正式开始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先进行流动站的校准,将其测量精度控制在厘米级,并利用RTK控制测量误差。
3.4数字地形图的测量
测量人员通过应用GPS-RTK技术,还可以进行数字地形图的测量,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所需要的控制点的数量一般较少,可以有效的弥补我国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在测量过程中的缺点,只需要获取采集点的坐标数据到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中,就可以得到测量人员所需要的地形图,且绘图的效率和质量都较高,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也可以进行工程测量。
3.5施工放样测量工作
我国传统的工程施工放样工作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一起是全站仪,其测量的必要条件是点间的通视,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较大,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放样测量工作的效果。通过应用GPS-RTK技术,其在系统软件中就自带放样功能,可以实现工程完成点以及直线等测量工作,自动生成放样点
4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实际应用实例
4.1工程案例的概况
某工程项目位于我国的丘陵地区,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时,其测量范围包含着一大片森林保护区,且测量环境较为复杂,测量高度的最大差异达到了300m以上。另外,此工程项目包含着较多的分项目,其中,地质情况比较复杂且施工难度较大的是隧道建设和桥梁建设,对于此工程项目,测量人员使用了GPS-RTK技术进行工程测量。
4.2作业准备
选取适当位置布设基准站安装接收机,同样流动站接收机根据项目情况也进行系统设置,然后选择3个已知控制点进行联测,求得坐标转换参数,然后进行初始化设置就可以进行测量作业了。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第4个已知控制点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误差控制到5mm以内。
4.3放样作业
在坐标参数经过转换的基础上将放样点的编号与坐标输入到RTK手簿中,然后手簿就会自动显示出放样点的信息,导航中会显示出放样点位置并计算出导航数据,同时手簿上还会显示出当前RTK天线位置与放样点实际位置的偏移量,同时在手簿上显示出RTK天线应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作业人员通过手簿上的导航移动流动站接收机,当导航中显示流动站与放样点位置重合时,流动站的实际位置就是得到的放样点位置,即可在该位置埋桩标记,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资料的整理保存,将采集的实际坐标数据与设计坐标进行比对,避免出现差错。
5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们国家在工程测量工作中主要采用的就是GPS-RTK技术,和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较,这种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精准度高以及时效性强,同时又可以实时得到相对应的数据,可以更全面的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加快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是值得工程师们去推广运用的,GPS-RTK技术的出现,带给测量工作一个质的飞跃,为我们国家工程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牛洪柳.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2,38(03):222-223.
[2]莫日根,李淑娟.GPS-RTK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及其技术特点[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3(01):61-62+60.
[3]希来.探讨GPS-RTK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78.
[4]刘宓,杨玲玲.GPS-RTK技术在工程放样测量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2013(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