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园林工程管理优势也日益显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园林绿化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园林工程管理是指在特定条件约束之下,为了达到目标,追求更高质量,需要对工程进行投资、施工、组织、协调、控制等。在确保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基础之上,将工程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实现园林工程管理的动态控制。目前,单位自行组织建设,工程指挥、管理、设计、招投标都在园林工程管理范畴之内。因此,现阶段探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1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1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之前,都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和确认,并且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利用到的材料规格、标准等也需要在图纸中详细标注出来,要求材料购买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购买,尽管这些材料都可以在材料市场进行购买,而且进货渠道也较多,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对其产品销售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了解,进而选择那些检查质量达标的材料。对于选购的材料,使用之前也需要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材料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每一批采购的材料在入库保存之前,都需要将购买时间、购买渠道以及供应商详细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确定各方责任,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处理,并及时和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
1.2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施工作业点较为分散,而且各个施工项目涉及的专业也较多,因此也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区域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施工,并且保障项目的衔接性,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进度的确定下,应用分段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围栏,而且在车流量较多的路口,也需要配置专门管理人员或交警协助疏导,避免发生交通堵塞情况。同时,在夜间作业时,也要设置施工指示灯,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各种垃圾以及废料。另外,还需要相关人员正确掌握植被栽种时间,了解植被生长特性等,解决景观设计和土壤调节问题,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1.3植被成活率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除了基本建筑、墙体等建设之外,还需要种植各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环境下,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有些植物对天气、土壤、水分等要求较高,缺失有效管理可能会导致其死亡,降低成活率,因此,就需要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对植被成活率的管理。特别是植被移栽,很多植被在移栽过程中死亡,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或手段,提升植被移栽的成活率。比如,可以加大植被根部的土球规模,避免对植被的根系造成损伤;而且还可以在植被完成移栽之后,及时向植被表面喷洒一些具有蒸发性的移栽剂,尽可能保证植被的水分,提升其存活的概率;在移栽过程中,尽可能增加人手,提升移栽速率,避免植被在等待移栽时缺水;对于一些喜阴植物,要做好庇荫处理;针对一些老树木或名贵树木,可以减少其枝杈和树叶的数量,避免营养缺失。
1.4相关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人员较为复杂,整体建设队伍包括设计师、种植师、管理师、绿化养护师、整地师、施工者等人员,不同人员有不同的职务,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不管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高度重视选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时刻关注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情况,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提升责任意识,减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措施
2.1抗旱灌溉技术
如果难以将优良的灌溉条件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绿植,那么容易造成绿植受到旱涝灾害。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有效体现抗旱灌溉技术的优势作用,结合各个季节的绿植要求的水量实施合理地灌溉。一般来讲,在春秋时的绿植,因为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需要使灌溉的水量适度增加,防止绿植缺水造成死亡。在夏季时,因为受到强光照的影响,植物叶面具备较强的蒸腾作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增加灌溉量,那么会导致叶面枯黄。因此,有关工作者应制订系统的灌溉计划,确保提高灌溉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也能够结合有关仪器体现辅助价值,像是应用土壤水分温度速测仪,其能够对土壤含水多少进行准确地分析,从而将有效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园林绿化工程的抗旱灌溉技术实施中。
2.2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生长,在出现大规模病虫害的情况下,会使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受损,因此需要结合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植物的顺利生长。一是有关工作者应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系统地把握较容易出现的害虫种类,且根据害虫的生物特点执行有目的性的防治措施,防止之后泛滥而降低园林建设质量。二是由区域政府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实施疾病检疫工作,避免单株植物因为存在病害而波及整体植被群体。三是能够结合适度栽培植被的手段降低外界物种侵害或有害生物种群量,如此一来,才可以使植被自身补偿能力和耐害能力提升,防止植被受到病虫害的破坏。四是能够结合实际现状,在具备较多害虫的区域饲养害虫的天敌,且在不污染空气的前提下通过以鸟治虫或以菌治虫的手段给植被创设优良的生存场所。
2.3支撑养护技术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而言,不但应种植小规模的绿植,而且需要栽培大规模的乔木。在此过程中,如果可以科学地应用支撑养护技术,那么能够提高乔木成活率。鉴于此,有关工作者需要真正地贯彻实施乔木支撑养护工作,结合支撑柱的设置来固定乔木,防止其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倒塌或倾斜的情况。除此之外,应用支撑养护技术还能够使乔木根系的承载压力减小,保障乔木根系可以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如果植被缺少有效的支撑柱,那么会造成植被树木倒伏和枝干折断。
2.4土壤养护和防寒养护技术
园林植物对土壤的条件标准比较高,因此想要使植物的成活率提升,就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范围的土壤应用有效的养护技术。一是能够监测土壤的条件,且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适度地增加营养成分,确保植物的优良生长。除此之外,还应将植被防寒技术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因为绝大多数的区域存在显著的节气划分,所以在寒冷的节气如果不能够对植物实施防寒养护工作,那么会使植被存在冻伤的情况,从而使园林工程整体建设质量降低。为此,有关工作者务必根据园林植被的气候条件、生长状态等对其应用防寒养护技术,具体来讲,涵盖灌冻水、涂白喷白植被枝干、植被根覆土等技术,这样可以使植被不容易冻伤,进而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植被的正常生长,最终实现理想的园林绿化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结语
综上,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包含前期施工建设,还包含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它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尽可能将园林绿化的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实际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情况,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及养护要求,同时要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性的园林绿化团队、施工团队,以此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后期养护水准。
参考文献:
[1]任安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9-150.
[2]李向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9(19):183-184.
[3]袁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6(19):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