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41140219851003XXXX 2.身份证号码:41140219880131XXXX 3.身份证号码:41232219830625XXXX
摘要:城建施工企业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加强城建施工企业材料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还能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完善,从长远上看对企业意义重大。同时,每个企业都肩负着社会责任,从减少资源消耗的角度来看,则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城建施工企业;材料
引言
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是评价一项经济活动首要考量的两大指标,城市建设活动也不例外。进行任何的城市建设活动,施工企业都必须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工程材料质量和成本的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工程材料质量和成本全员、全流程、全要素管控,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时化解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城建施工企业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基建工程施工所需建筑材料涵盖较广,种类式样要求五花八门,这使得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相关采购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技能技巧培训,在采买工作中很可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无法统筹全面的控制材料质量,这就使得施工材料质量难以完全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不能用于基建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利益熏心的采购人员,通过暗地里与商家的协商,虚报施工材料购买费用,降低材料质量标准要求,中饱私囊,吃商家的回扣,这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导致施工材料质量严重下降。
1.2管理因素
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较为注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细枝末节的材料质量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管理监督工作时,往往会忽略这一关键环节,难以切实有效地进行施工材料的检查控制,使得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有可能流进基建施工现场,影响到整个基建工程的施工材料质量。此外,还存在一些管理监督人员玩忽职守,在实际工作中不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监督工作,使得罔顾企业经济利益的偷奸耍滑之辈能够钻工作流程的漏洞,让施工材料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实际的施工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1.3市场因素
现阶段社会飞速发展,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施工建筑材料,但是材料质量却参差不齐,而且其具体功能效用也不尽相同。施工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要综合考虑建筑标准要求和工程材料成本,在纷乱繁杂的产品中,很难在材料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准确把握,难以切实达到最优方案。另外,不排除有些功利心较重的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以次充好,夹杂质量不好的材料出售给采买人员,这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施工成本增加,还严重威胁着基建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性能。
2城建施工企业材料质量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2.1细致安排,做好材料进场
基建工程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种类较多,用量较大,必须要进行细致安排,做好材料进场工作,避免施工材料过早或者过晚进场,对建筑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施工材料过早进场,便会使得施工现场场地空间占用过多,影响实际的基建工程施工进行,而且,施工材料的过早进场,还有可能因为实际的施工需要进行二次搬运,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增加了基建施工成本。另外,大量施工材料的堆积存放,还需要安排大量人员进行看护管理,以免施工材料的混乱丢失,如果当地天气环境因素恶劣,还有可能使得施工材料进水发霉,产生一定的形变和损坏,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施工材料浪费,损害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如果基建施工材料过晚进场,则会明显影响施工进度,拖缓实际的施工建设速度,造成不良影响。
2.2理清责权,全流程管控施工材料
城建施工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实体,必须在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成本质量控制体系,理清责权,对施工材料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对于施工材料的管控,权责的分清要从材料采购和材料存储两环节进行定性、定量的规定。在材料采购环节,明确采买人的责任属性与权利范围,规定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列出详细的采购计划,做好市场调查和公司库存确认,交由公司管理部门批复后才能开始采购活动。在采购计划中要明确采购意向,明确采购商品的型号、数量、金额等。采买完毕入库时,要经库房人员确认采购材料的型号、数量、金额等,方可进行入库登记。制定明确的库房管理制度,尤其对材料储存环境做严格规定,尽量避免因材料储存方式不当而造成财产损失,一旦出现因储存不当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情况,严厉问责。除此之外还要引入监督巡检机制,城建施工企业需要设立独立的材料监督岗位,定期对材料采购活动和材料入库存储进行跟踪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相关人员的不当行为,同时,对管理制度中出现的不适应现实条件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反应,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制度。
2.3分解成本管理关键点,合理确定成本责任主体
合理确定成本管理各环节的成本责任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各责任主体积极性,使成本管理工作环环相扣。施工单位应合理确定项目成本估算、目标成本制定、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考核等各阶段的成本责任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通过互相支持、互相检验保障项目效益,进而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三是重视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充分利用成本分析结果改进成本管理工作。成本预算,可为企业预算期成本管理工作指明奋斗目标,并为进行成本控制提供直接依据。尤其是项目成本预算还能促使成本责任主体挖掘潜力,控制成本耗费,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本分析应融合于成本管理过程中,项目完工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便于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借鉴和提升;施工过程中成本的实时分析,促使责任人通过及时分析,调整施工组织,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效益。
2.4进一步强化成本责任主体概念,逐步提升成本责任主体的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企业习惯于将成本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责任,对成本责任主体强调的过少,使发生和影响成本的各成本责任主体忽视了自身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各个成本责任主体虽有成本概念,但意识不到位,对自身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做得不细,从而使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企业各成本责任主体应认真领悟成本管理的内涵,明白其成本管理工作成效对公司成本的影响,不断提高自身成本管理水平,将成本管理做到实处。
结语
质量安全是建筑工程的基本施工建设原则,也是建筑发挥应有功能效用的首要前提,对于关乎国家民生的基建工程更是如此。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保证基建施工材料质量,为基建工程的良好施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安全和功用稳定,推动我国基建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国家强势崛起。
参考文献:
[1]包珉.有关城建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J].广东科技,2014(08).
[2]龚芳.论城建施工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J].科技资讯,2014(24).
[3]丁峰.浅议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成本[J].煤矿现代化,2007(3).
[4]刘爱斌.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J].河南建材,2018,(03):30-31.
[5]卢桂梅.浅谈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19).
[6]李秀霜,张锦秋.浅析城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6.